书城古代言情红楼之雍皇夺玉
940000000061

第61章

说着复又皱起眉头,道:“朕想让乌拉那拉氏凝香先有了指婚的身份,混淆视听,那林丫头默默无闻,也不会是老四的软肋。等过了几年,老四年纪渐长,林丫头也大了,青云也回宫了,朕再做打算。只没想到,凝香那丫头命短。”

加上满城谣言,让他满盘计划全部打乱,只得另想他法。

康熙这么一番话,似乎事事胸有成竹,李德全也不禁心里暗暗纳罕,越发觉得日后得对黛玉更尊重一些才是,却没想到,她才是康熙心中胤禛福晋的人选。如此说来,康熙也是对胤禛另眼相看了,只是藏得好深。

康熙面色深沉,眼中精光闪烁,推开奏折起身往寝宫去歇息,忽然又回头笑道:“李德全,闲了,也让林丫头时常往朕书房多走走,与她谈诗词论书画,真乃一大快事。另外,叫柳色那个小太监机灵点,好好守护着林丫头。”

与其毁了林家,不如让林家为皇家所用,黛玉人品才貌,配胤禛亦是绰绰有余。康熙心里暗暗沉吟,已经有了主意,日后也多让胤禛进宫,他们又是旧识,虽然林丫头尚幼,可胤禛却心思已定,他自然也乐见其成。

龙行虎步间,又不禁暗自皱起眉头,至于别人,他得好生计较一番。

这个媳妇,万万不能让给了别人。

李德全忙答应了,服侍着康熙去歇息,心里却惊骇之极,暗自苦笑。

万万没有想到,黛玉那里的小太监柳色,居然会是康熙的人。

这也难怪他竟然如此机灵,连元春的面子都不买,一把喷壶水让她气得半死。

身后有所倚仗,才敢不守规矩啊!

柳色原是黛玉那里第一得用的小太监,年纪虽然只有十五六岁,可言谈举止都极逗趣,消息又灵通,性子又活泼,事事都以黛玉马首是瞻,往往提前告诉黛玉种种,在黛玉跟前亦是百般取笑,让黛玉十分开心之余,不免十分倚重。

昨日半夜春雨缠绵,黛玉也是一夜辗转反侧,次日竟起来迟了。

听到窗外风雨平息,黛玉方拥被坐起,问雪雁道:“怎么也不叫我一声儿?别是我这个女先生,倒是比公主学生起来还晚一些,叫她们笑话。”

雪雁笑着上来服侍,道:“皇上回来还没几日,各宫各院里都忙得很,公主郡主也不上课,姑娘起来这么早做什么?偏昨儿个夜里又听着姑娘翻身不断,四更时分才略略安歇,我再大的胆子,也不愿意叫了姑娘起床。春捂秋冻,今日又是清明,气息却冷,还是穿着那身夹袄罢。”

黛玉听她唠唠叨叨,心里却是一暖,有人关怀,总是如置身暖春。

既然清明,自是踏青扫墓,黛玉也想出宫一趟,便不曾着宫装,穿上一身淡粉的棉夹袄裤,绣着一朵朵重瓣樱花,外面却是淡紫色的坎肩并一条淡绿长裙,襟前裙摆都是雪雁精心绣的兰花。

不戴旗头,只挽着家常偏髻,盘成兰花状,别着一支白玉簪,柳色笑盈盈地捧着兰花式翡翠盘子进来,上面各色兰花,一股兰香霎时溢满室内。柳色笑道:“才折了些新鲜兰花,给格格簪头罢。”

雪雁伸手拣了一朵幽兰替黛玉簪上,笑道:“姑娘可不就是兰花仙子?”

柳色一旁笑道:“格格可不是天上的仙子下凡来了?果然和寻常人大不相同的。今儿个是三月三,春光烂漫,四爷做了几只大风筝,约格格踏青去。已经在外间等着了,这兰花也是四爷送来的。”

黛玉闻言忙嗔道:“怎么不早些说?让四哥久等?”走出卧室,眸色流转,波光潋滟,满室流光溢彩,身畔似有烟雾轻笼,似真似幻,当真非尘世中人。

胤禛今日穿了一件淡紫色的衣裳,更显得俊逸儒雅,黛玉瞧得一呆。

细细打量了黛玉一回,胤禛笑道:“果然是兰花仙子,雪雁和柳色说得都不错,凡间人等哪有这样的气度?今日清明,我想你也该出宫了,正好我也不用上朝,就陪着你回家走一趟罢,叫上青云,好生乐一日。”

又指了指身后的太监,竟带了许多食盒物事,想是打算在山野用膳。

刚出为了屋,但见苔痕青翠,檐下廊上摆了几盆兰花,叶翠花娇,在这个时节开得极好,不禁看了胤禛一眼,笑道:“多谢你了,我以为已经没好兰花了。”

胤禛一笑道:“三月里牡丹开得最好,不过我想你也不喜牡丹,又未免俗气。可巧门下奴才孝敬了几盆从山中移出来的兰花,在这样的时节竟比一二月开得还好,就送来你玩赏一番,改日再送你几盆别的稀罕花。”

黛玉心中喜悦不尽,多瞧了几眼,才依依不舍地出了宫。

正打算回来后好生赏玩一回,画几幅画儿,绣几件东西,也不枉他一番心思。

车辇步出有凤来仪阁,车辇早已齐备。

一想到即将出宫踏青,黛玉的心儿飞扬起来,欢悦无比。

因为是要出宫,车辇极其安稳精致,却并不十分华丽,不过清晨的寒气还是有一点儿的,因此里面也是十分温暖舒适。黛玉在车辇前停下,正要行了车辇,却见皇太后宫里的太监躬身道:“凤仪格格,太后娘娘召见。”

黛玉闻言一怔,她素知太后虽非康熙生母,可母慈子孝,亦为美谈。

眸光流转,瞅着眼前的太监不语。

胤禛浓眉却是一挑,情知无法推辞,沉声道:“太后娘娘什么时候回宫的?”

太后年轻守寡,是孝庄老太后的侄女,康熙年幼丧母,多蒙太后教养,太后性情温和,十分孝顺,自从康熙掌权,孝庄太后薨逝,她便长年都吃斋念佛,自从康熙亲征,她便去佛寺静养,因此黛玉并不曾见过她。

可是太后也是精明人,叫了黛玉过去做什么?

“回四阿哥的话,因万岁爷亲征大捷,太后娘娘心里高兴,还了愿,昨儿个就急着回来了。”太监刘月躬身道,神色不卑不亢,恭恭敬敬地看着黛玉。

黛玉皱眉道:“容我换件衣裳,再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既然是见外人,总不能失了礼数。

刘月忙道:“凤仪格格天生丽质,太后娘娘急着见格格,格格也不用十分遵循礼数,只娘娘见了格格就已经十分高兴了。”能说出这话来,自然也是太后的嘱咐,不然像他这些宫中的老人们岂能罔顾宫中礼法。

没有召见胤禛,纵然胤禛身份尊贵,也不得擅自进了慈宁宫,他心里也与太后并不十分亲近,只对黛玉轻声道:“我在你这里等着,你出了慈宁宫就回来,然后再出宫去,总不能辜负了韶华好春光。”

黛玉点头答应,明眸流转,风致嫣然。

慈宁宫格局恢宏大气,虽有极多宝物奢华至极,却不见一丝炫耀之意。

瞧着弯刀宝剑,诸般书籍,都有一层岁月的痕迹。

这些,必定是当年孝庄太后的手笔。黛玉细细打量之后,心中忖度。

论起红妆英雄,大清开国以来,唯孝庄太后一人尔。

太后已经坐在上座,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两鬓斑白,可依旧风华端庄,韵致犹存,身畔的老嬷嬷轻声细语地禀告道:“这便是皇上亲封的正一品凤仪。”

太后忙命已经盈盈行礼的黛玉起身,细细打量——

果然如传说中一般风流袅娜,清淡妆饰,更显得清丽稚嫩。

也不见寻常人面对太后的畏缩,抬眸迎着自己的目光,不卑不亢。

晶莹清润的双眸,不见奴颜婢膝的谄媚,坦然中,透着落落大方的灵秀。

她,林黛玉,名满大江南北,果真是传言不谬!

太后心里暗暗赞叹一声,知道眼前的女子,既非嫔妃,亦非公主,能出入皇宫自由,必定也是康熙极为赞赏的女子,与素日所见之人真乃云泥之别。

慈祥地笑道:“好个小巧玲珑的玉人儿,快过来叫哀家瞧瞧!”

身份体面的老嬷嬷亲自过来拉着黛玉走到太后跟前,脸上亦是和蔼慈祥。

太后拉着黛玉的手,细细地又打量了一番,笑道:“哀家早就听那些孙女儿说起你了,说凤仪先生如何如何,果然是个好孩子,浑身透着机灵劲儿。”

黛玉温润一笑,道:“太后娘娘过誉了。”

心中忖度不已,猜不透太后之意。

太后瞧得喜不自禁,命人设座,啜了一口茶,道:“哀家听说,你是前盐课御史林海大人的千金,进宫也有一年多了罢?”

“一年多点。”黛玉清冽地回话,不多言,也不多动。

心里自然是不喜欢的,好容易今儿个是清明,她才和四哥哥准备踏青呢!

真真有些浪费了一早的好心情。

就在黛玉沉默时,忽闻殿外一阵轻轻的喧哗之音,太监进来禀报道:“大阿哥和太子殿下一同过来给太后娘娘请安了!”

太后道:“好些时候不见这两个孩子,哀家还当他们只顾着上朝,竟不知道还有哀家这位老太婆在慈宁宫里等着他们了。”语气虽然十分嗔怪,可是神色却是喜气洋洋,可见心里也是十分挂念着自己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