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944500000014

第14章 7 巧手与美玉的相互成全

第二章7 巧手与美玉的相互成全

任何一个创造,大概都是两面的:一面属于成己,一面属于成物。

——《人生在创造》

当一个人在不断地打磨一块美玉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不断地雕琢自己的心灵和双手。等那块实在的玉完成之际,他心中的美玉也渐渐发亮。所以,梁漱溟先生说:“成物者,同时亦成己。”

梁漱溟先生还举了个例子说,一位学者发表学术著作,这应当是“成物”,也就是外在的世界可见的功业,但是他所拥有的知识和学问则是他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同样,政治家的功业是成物,而他走向功业中所修炼成的自身本领人格又是“成己”。

同样,成己者同时亦成物。古代的时候,文人雅士喜好琴棋书画,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方式,也就是梁漱溟先生所说的“成己”,但同时,不知不觉中,自有一种气度影响到旁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采墨迹,就是一份珍贵的遗产。

梁漱溟先生说:“一德行涵养好的人是成己,而其待人接物行事亦莫非成物。”

可见,一个人完善自己与创造世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面。毕竟,人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和外在的事物不停地打交道的。在打交道中,受到影响的就是双方。

有位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创下了一份家业。弥留之际,他最不放心的就是他的三个儿子,因为这三人都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每天生活懒散,得过且过,迟早要把这份家业挥霍一空。他的妻子知道后,跟他说了件事情,老人带着希望和期待安然离去。

三个儿子为父亲的去世悲痛不已。母亲把他们叫到自己房中说:现在,你们的父亲已经不在了,而你们又没有一技之长。好在他早就考虑到了今天的状况,所以在园子里埋了一个宝箱,里面的财物足够你么用一辈子了。

三人听了,心中感动不已。

母亲又说:可惜时间太久了,你们的父亲也忘记了埋在哪个角落。

老大说:既然是父亲留下来的,那我们就赶紧去找吧。

他从门后拿起从未碰过的锄头,冲了出去,两个弟弟紧随其后。

当他们大汗淋漓地把园子一角的荒地翻了一遍之后,一无所获。他们的母亲送来馒头和开水。他们从未觉得这些食物也这么好吃。吃完后,稍做休息,他们又赶着去挖另一个地方。如此三天三夜之后,依然没有见到宝箱的影子。他们怀疑是自己的父亲老糊涂了,根本没有什么宝箱。于是,他们停止了找宝箱。

母亲说:“既然已经翻了地,那就干脆种上种子吧。”

他们想想也是,就买了种子播种了下去。没有想到,秋天来临的时候,原来的果树因为他们的松土,结出了比往年更大更甜的果实;而新种的果树同样也长了出来。他们这时才领悟到,原来父亲所说的宝箱是真的存在的,那就是他们自己那双手。

这兄弟三人,原本只是简单地想要找出一件虚无的宝藏,但是在开垦外在荒地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也拔出了自己心中的荒草,最终,既创造的一片待丰收的果园,也成就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认为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范蠡既为家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历练着自己的才智。

战国时,秦国围困赵之邯郸,魏王派辛垣衍潜入,希望平原君能够尊秦王为帝,认为这样秦国就会退兵。但是鲁仲连义正词严,说服了辛垣衍,也坚定了平原君守卫邯郸的信心。后来,信陵君窃符来救,秦兵退却。史称“鲁仲连义不帝秦”。

鲁仲连在说服辛垣衍的一番话语,既收到了实际的效果,让他御秦兵于城门之外,也展示了他的正气凛然和思维严谨。如果没有这番话,知道鲁仲连品性的人恐怕要大为减少。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的:“一开明通达的人是成己,而其一句话说出来,无不明白透亮,正是成物了。”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与外在世界互动的过程,既不断地在改变外面的环境,也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地酝酿、展现自己的力量。“玉不琢,不成器。”能雕琢出美玉的人,一定心灵手巧。人不需要特意用美玉来展示自己的特质,但是这块美玉自然而然地就会传达出这个信息。“成物”与“成己”,就是如此统一于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