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千年修仙记
94500000085

第85章

老子《道德经》关于自然界的论述正在被现代自然科学所证实。举例而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翻译成物理学的语言,就是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有电荷、重子数、轻子数、奇异数等量子数相反的粒子存在,称为该种粒子的反粒子,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新的粒子。这不正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结论么?现代物理学还证明,基本粒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正反粒子对撞可以湮灭成光,光也可以生成基本粒子,两个高能粒子相撞,可以在这两个粒子仍然存在的同时,产生一系列新的粒子。这些不正是对两千多年前的老子《道德经》“有无相生”的一个很好的注解和诠释么?

早在17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都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赞叹不已,老子则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黑格尔从《道德经》中吸收营养则是不争的事实。从16世纪开始,西方人就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除了《圣经》就是《道德经》。

老子还从自然、无为的角度阐述了治国和修身养生之道,因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无私无欲的,他们没想做什么,自然演化,却万物繁茂、井然有序,万古长存,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由此,治国与修身,也应无为,无私无欲,不勉强自己,也不勉强去做任何事情。他还认为,人应顺应自然,自然、无为地面对社会、面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谐共处。这些思想,直到现在仍然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消极的无为。老子的无为,是指不勉强而为,是告诫人们不要违反自然规律而蛮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说的就是只要不违背自然规律,顺势而为,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老子所说的柔之胜刚、水利万物、为而不争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老子还从自然、无为及道本虚无、清静的角度阐述了修炼之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意思是说放下一切,使心灵达到彻底地宁静。万物蓬蓬勃勃地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万物虽然纷纷芸芸,但达到了虚极静笃的境界,就能体会到它们的根本。它们的根本其实就是虚静,虚静是事物的本性。复归于本性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才能明理。不认识自然而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本性的人能包容一切,能包容一切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就能终身不会遭到危险,才能长久。

道家和道教都把《道德经》奉为最高经典。其实道家和道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道家不是宗教,道家是指研究、论述自然、社会及修炼理论的学派,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的创始人虽然是老子,但道家的思想却起源于更为久远的远古时期。早在黄帝时期,就有修炼的隐士广成子及黄帝问道广成子的故事,还有皇帝问道素女、玄女的故事,及帝喾时期二百六十七岁的采女问道七百六十七岁的彭祖的故事。只是在老子之前这些思想还不系统,还没有达到老子《道德经》的高度。

道教在东汉时才创立起来,它以道家的理论为基础,并结合中国对自然的崇拜及对祖先的崇拜,以及对灵魂、鬼神的信仰,在以《道德经》为最高经典的同时,编写经书,确立神仙谱系,制定斋醮科仪。因为道教的来源复杂,所以道教是崇拜多神的宗教,道教把老子奉为太上老君。

《道德经》问世以后,像对待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样,皇家对老子的祭祀也是一直延绵不断。很多地方有历代皇帝祭祀老子的遗迹,很多史料有历代皇帝祭祀老子的记载。很多皇帝把老子的《道德经》看作是治世的法宝。元代朝廷为了打压过度发展的全真道而纵容并进而操纵佛道相争,最后全面打击全真道时,在下令烧毁全部道教经书的诏书里,却明令《道德经》除外,由此可以看出朝廷对《道德经》的认可和重视。

10、道家丹法流派

道家丹法始于老子,却有两大流派。一派为老子传关令尹喜,其后的谱系为长桑公子,庄子,王骀,麻衣道者(李和),陈抟,火龙真人,张三丰等,被称为道家内丹文始派(因关令尹喜号文始先生而得名)。

另一流派为老子传道于白云上真,白云上真传王玄甫,王玄甫传钟离权,钟离权传吕洞宾,被称为道家内丹少阳派(因王玄甫被封为东华紫府少阳帝君而得名),后开南宗、北宗、中派、东派、西派等多种流派,以及清静派丹法和阴阳双修派丹法两大体系。

文始派和少阳派虽都尊老子为鼻祖,但在道法上有所区别,少阳派从炼精化炁开始,经历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等阶段,最后达到炼虚合道之境界。文史派则是以虚无为本,以无为为要,待至虚极静笃之时,天人合一,以我之元阳神炁,合天地元阳神炁,精炁自化,丹不炼而自成,直达炼虚合道之境界。文始派以虚无为宗,注重修性,虽不言精炁,却精炁自化,属无上至真之妙道,顿超直入。少阳派则注重修命,炼养阴阳,以有为法而至于无为法,虽术语繁多且程序复杂,但层次分明,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都有应验,便于入手,流传甚广。因而有内丹仙学以文始派为最高,少阳派为最大的说法。

文始派的修炼方法是运用老子大道至虚至静和抱中守一的思想,通过坐忘、听息、或守身中一窍(如丹田)的方法,达到虚极静笃的状态,从而达到炼虚合道的境界。守一如庄子所说:“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听息的方法也如庄子所言:排除杂念,静坐并专心听自己的呼吸,慢慢地要做到不是用耳去听,而是用心去体会,进而不是用心去体会,而是用炁去感应。以致至虚至静,虚极静笃而与道和。

钟吕派修炼方法参见第34、36、37回中介绍的小乘法、中乘法、大乘法,此不赘述。

张三丰又综合了文始派和少阳派的特点,创见了三丰派,被广为流传。他主张无为和有为并用,性命双修,功夫下手“不可执于有为,有为都是后天,今之道门,多流此弊,故世间罕全真;亦不可着于无为,无为便落顽空,今之释门,多中此弊,故天下少佛子。”

三丰派继承文始派的修持方法,认为除杂念是第一着筑基炼己之功,至虚守静,当达到虚极静笃之时,静极生动,就会精炁自化而炼精化气,继而炼气化神而至炼神还虚。在丹道理论上,三奉派把少阳派的实修过程与文始派的修炼内景结合起来,用少阳派的术语和理论诠释文始派修炼过程中出现的内景,在理论上把文始派和少阳派统一了起来。但在张三丰之后,三奉派又出现了很多支派,正应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老话。

三丰派的修持方法仍是打坐,如张三丰《玄机直讲》所言:先将身心都安定了,气息都平和了,始将双目微闭,垂帘观照下丹田。心止于脐下为凝神,气归于脐下为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静自然为勿忘;顺其清静自然为勿助。不即不离,勿助勿忘,万念俱灭,一灵独存,即是正念。自然渐渐两肾火蒸,丹田炁暖,息不用调而自调,炁不用炼而自炼。气息即和,自然于上中下不出不入,无来无去,即是胎息、真鼎炉。此时真炁自然熏蒸营卫,由尾闾穿夹脊、经玉枕升上泥丸(肘后飞金晶、冲三关),下鹊桥(鼻窍内上颚处),过重楼(气管),至绛宫(心宫)而落入中丹田(心下脐上中间一窍),是为河车初动(金液还丹)。但炁至而神未全,我只微微凝照,守于中宫(中丹田),自有无穷生机。中间若有一点灵光觉在丹田,是为水底玄珠、土内黄芽,又一阳来复(阳光一现、又称一候),恍如红日初升,若隐若现,即生铅火。虚无寂灭,神凝于中,功无间断、打成一片,是为五行配合。行之一月二月,我神自静,静久则炁益生,百余日真炁渐渐充盈(二候),自然坎离****(心神与肾炁交合,又名肾水与心火****、水火相交)、乾坤会合。一霎时间,真炁混合,自有一阵回风上冲百脉,是为河车真动。身居于内,丹光不离,称为大周天,也称行九转大还。此时一点至阳之精,凝结于中,隐藏于欲静情寂之时,而有象有形。到此地位,息住于胎,内外温养,顷刻无差,又称为十月功夫。实际上静功在一刻之中,亦有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之功在内,不只是十月功夫如此。坐下闭目存神,使心静息调,即是炼精化炁之功。回光返照,凝神丹穴,使真息往来。内中静极而动,动极而净,无限生机,此即炼炁化神之功。如此真炁朝元,阴阳反复,****一番,自然风平浪静,我于此时将正念止于丹田,即是封固火候。直到真空真静,或一两年、或十年百年,打破虚空,与太虚同体,此为炼神还虚之功。阳神放养也像少阳派一样,需渐放渐收、渐放渐远。炼功中所见到的各种景象,都不可认他。可见三丰派的修持方法从根本上说仍和文始派一样,守其清静自然,但在理论的阐释上却借鉴了少阳派的说法。

道家历来讲究男女平等,认为女子只要根据其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同样可以修炼成仙。但由于女子与男子生理结构不同,故修炼方法也有不同,所以又有女丹派。其实女丹派从属于其它流派,即修炼理论与其所从属的流派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只是具体的修炼方法。此外,内丹家还认为,男子外阳而内阴,女子外阴而内阳。男子丹田在脐下一寸三分处,女子丹田在两乳中间一寸三分处。女子心宫(性)与丹田(命)的距离比男子近,所以女子修炼比男子成丹快。

道家思想起源于黄帝之前的远古时期,集大成于老子。内丹学是数千年来神仙家在道家理论的基础上,汲取儒、释、医等思想精华,经过无数修炼者的实修实证和总结提炼,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宇宙观、人生观和修炼体系,是一项开发人体生命潜能和探究人类心灵奥秘的人体系统工程。它以人体自身为研究和修炼对象,以达到人和宇宙的自然本性相契合的仙人境界为目标,把老子的道家哲学拓展为修炼方法,为修炼者打通了一条通往仙人境界的隧道,也为普通人提供了一种防病治病、养生长寿的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是中国历代神仙家苦苦探究宇宙自然法则和人体生命科学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