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星云讲佛,禅是淡淡下午茶
序章 轻叩禅门,观似海佛法
1薪火传灯,星云大师的云水日月
不论是酷暑天柔风清凉的晨间,还是寒冬里风雪相伴的清晨,每次早课讽诵《楞严咒》读到“愿将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一句时,年纪尚幼的小沙弥都会在心中暗暗发愿:“将来,我一定要把全部的身心奉献于弘法利生。”
世事蹉跎成白首,六十年甲子轮回间,当年的小沙弥早已成为受人尊敬的佛学大师。
他就是佛光山的开创者星云法师,虽然被弟子信徒推崇备至,但法师为人依旧谦和低调。他的每一场演讲都吸引了很多人,虽不至夹道欢迎,但众人虔心求教的场面也蔚为壮观。
从一个食不果腹、六年间只穿两身衣服、鞋子破了拿纸垫的小沙弥,成长为屹立在两千多年悠悠佛教历史长河中一座丰碑,他把“人间佛教”的火种洒满了五洲大地。媒体评论说:“如今的星云大师,不只属于佛光山,不只属于台湾,不只属于中国,已经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宝藏。”
星云大师俗姓李,名国深,法名悟彻,号今觉,1927年他出生在江苏省江都县,12岁时在宜兴大觉寺出家,随志开上人修行。
1941年,他受具足戒,并入栖霞律学院攻读。
1945年,他入焦山佛学院修学,并于1947年毕业后返回大觉寺担任监院,兼任当地白塔小学校长,并任《怒涛》月刊主编。
1948年,他出任南京华藏寺住持。
1949年春,星云大师前往台湾,初驻锡中坜圆光寺,并于次年开始主编《人生杂志》月刊。
1952年,他到宜兰雷音寺,成立念佛会、弘法会、歌咏队等组织,奠定了以后弘法事业的基础。
1955年,他在高雄创建高雄佛教堂,两年以后在台北创办了佛教文化服务处。
1962年,他任《觉世旬刊》发行人,并在高雄创建寿山寺,设立寿山佛学院。
1967年5月16日,他在高雄大树乡麻竹园山地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的宗旨,开始致力于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并融古汇今,手拟规章制度,将佛教带往现代化的新里程。
从12岁出家,到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六十年佛门生活让星云大师拥有了慈悲的心肠、平和的心态、积极的人生观。他教化宏广,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出家弟子千余人,信众更是多达百万。他一生弘扬佛教,倡导“欢喜与融合、同体与共生、尊重与包容、平等与和平、圆满与自在”等观念。
“大彻大悟很难,但每天有一点小小的开悟是可能的,我每天都在努力,要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断用心去开悟。”星云大师这样说,他从大陆到台湾,从宜兰雷音寺到高雄佛光山寺,他积聚众人的愿力,遍弘佛法于五大洲。当年的一个平凡和尚,如今成就了不凡的志业。
一路走来,荆棘遍地,有快乐亦有痛苦,有喜悦也有忧愁,晴天朗日、雨天滴水,都成为一路走来不曾错过的美丽风景。他将佛法的真谛一点一滴地向世人普及,他把佛门的慈悲与智慧之光洒向所有路人。星云法师曾说:“我只想尽一点心力,不妄想,不僭越,只想慢慢把弘法利生的事业做起来,直到现在,也从来没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情,我只想像爬楼梯一样,一步步往上爬,而非一步登天。”
然而世事绝无偶然,只有如星云法师一般,以平和质朴、勤奋不懈、创新改革的精神朝着正确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才会征服理想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