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1)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动力,每个人做不同的事,需要不同的动力。他自从那天晚上第一次见到露丝?摩斯,深刻感受到自然差距的存在,因此学习,弥补差距就成为他的目标。他埋头读书已经一个礼拜了,有了可观的收获,但仍然不敢去见她,他不知道应该什么时候去最好,因为虽然他摆脱了旧的生活方式,但新的东西却没有学到手,也没有任何什么人告诉他,他担心自己犯下无法弥补的过错。他苦闷,迷茫,无事可做,只有去读书。他十分刻苦,虽然自己的底子薄弱,但是他在学海里正像小蚂蚁在啃骨头,不断地汲取养料。
哲学著作门派比较多,他又没有挑选方向,经常是今天看的是过时理论,明天读的是超前观点,把他本来不清楚的头脑,弄得更加糊涂。他找到了卡尔?马克思、李嘉图、亚当?斯密和密尔的著作,本身这些人的观点不同,当然著书理论差异更使他难寻根源。他们每个人的理论无法证明自己正确,又无法驳倒他人的观点错误,使他迷惑不解,然而又想弄明白。一天他通过市政厅公园时,看到那里聚集着一些人,出于好奇,他挤进了人群,人群中间站着六七个人,个个都涨红了脸,认真、激动、嗓音很高地讨论着什么问题。从这些人的嘴里他听出正讲哲学,在这里他听到了许许多多的新名词: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单一税等。这些学术的专用语,对他来讲都是新奇的,属于什么领域的都分不清,因为他是知识浅薄的人,他无法听懂这些讨论,只听到谁讲得多,谁的声音大而已。
马丁?伊登加入了听众的行列,不知不觉好几个小时过去了,他脑海里本来就不太清楚,这一下子变成了一锅浆糊。他离开了人群,径直向图书馆走去。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查阅那些新名词,又借到了一些书籍,有《秘密教义》、《进步与贫困》、《社会主义精义》和《宗教与科学的论战》。许多事情是有意捉弄人,他偏偏先读的是《秘密教义》,他首先在书桌前读累了,又到床上,背靠着床头继续读,边读边记笔记,他不停地翻着词典,争取把书读懂。早晨三点钟了,他慢慢地抬起头,天花板好像大海一样,门窗又像图书馆里的书架,而自己却怀抱一片树叶在这大海中漂泊着,任波涛的袭击,任狂风的摧残,一会儿随浪上升,一会又随波下降。脑子乱了,眼睛花了,手指都有些僵硬了,于是他把《秘密教义》放在床边,熄灭了煤油灯,头轻轻地一歪就睡着了。
他不光缺少思维训练和基础知识的补充,又长年不学习,显得他迟钝无能,本来凭他的脑筋是完全可以领会这些思想的。至于那三本书,他读得也很吃力,可是深深地明白,借助查阅词典,掌握其中的每一个词是读懂这些书的必要条件。他读了很多书,后来又在诗歌中找到了安慰,在那质朴的诗中,寻求最大的快乐。他热爱美,诗歌中的美打动了他。他能在繁重的工作中悟出诗句,尽管他当时还不清楚。后来,他在书海中偶然发现盖莱的《古典神话》和勃尔芬区的《寓言的时代》,这两本书成了他的启蒙,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他那无知的黑暗,他更加贪婪地读诗了。不久就能把读过的那种富于音韵和优美的诗句高歌或低吟一番,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和运用,从中他也取得了极大的快乐。
他去图书馆的频率大大增加,那位法国女郎老是对他笑,点头打招呼。马丁对她也感到是一位熟人了。有一次,马丁壮着胆子,带着选好要借的书,找法国女郎办理借阅登记,突然发问说:
“有件事情想向你求教。”
法国女郎抬起头,双手同时向后梳理着头发,向他点了点头,注意听他的下文。
“我遇见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并且我想去见她,请告诉我应该什么时间,采用什么方式,要做哪些准备才能去见她呢?”
可怜的马丁太紧张了,当他讲出这些话时,后背的汗都出来了,把本来就不雅观的衬衫又紧紧地绷在身上。
“这很简单吗,不用做什么准备,保持平时的面目,什么时候都可以去。”法国女郎极其轻松地回答着。
“但是,这个事情不像你想的那样简单,”马丁反对道,“她和我是……她和我的事是这样的,你知道吗?她还在上大学,有可能不经常在家。”
“那你就接着去。”
“我可能没有说明白,”马丁下决心要向这位法国女郎求教了,他结结巴巴招认了,“我是文化水平很低的一个粗人,又没有什么社交经验,对男女之事更加发愁。而那位姑娘的情况与我是不同的,她出身高贵,又读大学。你不会笑我有些傻吧?”他感觉到了什么,随后问道。
“不,不会的。”法国女郎继续说,“只要你真心想去看她,就应该坚持做下去,虽然这事是你自己的私事,但是我愿意帮助你。”
法国女郎的诚意打动了马丁的心,他敬佩地望着她,喃喃地说:
“我要是像你一样能说就好了。”
“你在说什么?”法国女追问道。
“我是说,我若像你一样有礼貌,有知识,谈吐文雅自如,思维敏捷那多好啊!”
“哦。”法国女郎满意地笑了笑。
“你还得告诉我,最好是什么时间去呢?比如上午、下午?吃饭前还是吃饭后?是晚上?星期天可以吗?”马丁急需一套具体而又完整的行动计划。
“你最好先给她打个电话,问一声好,取得她的同意,”法国女郎津津有味地讲着,“你看怎么样?”
“真是绝妙的办法,我这就去做,”他拿起书就向门口走。他马上又转过身问:“与她说话的时候,我怎么称呼她,比如说,她叫丽茜?史密斯,我叫她什么好呢?”
“叫‘史密斯小姐,’”法国女郎用那权威性的口吻指导道,“一直叫她‘史密斯小姐,’一直叫到你认为已经了解她为止。”
马丁?伊登兴冲冲地跑出图书馆,找到了电话与她通话。当他结结巴巴发问后,对方传来了银铃般的笑声,他又借口说:
“什么时候可以还回借的那几本书?”
“随便什么时间来都可以,今天下午我在家温习功课。”她在电话里这么回答着。
马丁急忙放下听筒,一下子跳了起来,借来的书散了一地。他的精神压力得到了释放,心情顿时愉快、轻松,哼着诗歌连蹦带跳地回家去了。
稍做整理的他站立在门前。她亲自来开门迎接,她那双不可多得的女人眼睛飞快地注意到裤子熨出了笔直的折线,虽然没有达到理想的地步,但看得出马丁做了些改进,他是很认真的。俩人相见,四目相对沉默无言,从他朝气勃勃的身躯、结实的胸膛迸发着阵阵激浪,猛烈地冲击着她;他的出现使她吃惊,感到少女的冲动,真想扑向他,获得他的温暖和抚爱。当她伸出手欢迎他时,俩人的手相握,他的感受在升华,内心荡漾着欣喜若狂的神情。
她礼貌地请他到居室坐下来,他刚才的紧张得到了放松。开始谈起借的那几本书,其中他没有读懂勃朗宁的作品,但对史文朋的作品倒是很喜欢……她主动把话题引向另一个,目的是让他感到轻松,没有压抑感。她这样做显示出的优雅神态,使他更加疯狂地爱着她。自从他们第一次相会,她便产生了一个说不清的想法,她要尽力帮助他,她的这份怜悯绝非寻常。因为是他激发了她的柔情,以前没有任何人使她产生过这样的感染力,他那颈脖的魅力一如既往,仍然具有标准男人的气概。这些足以使她产生少女般的恐慌和震惊,使她整个身心为种种异样的情感而颤动,一想到她把手放在他脖子上时,那甜美的感觉依旧使她放肆和冲动。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在她心里激起的浪花居然是爱情之花,新生的爱情竟会以这样的面貌集中体现出来。她知道她并不向往他,她只是对他感兴趣,把他当作一个可以挖掘的优秀人选而已,至于他俩的结合,恐怕是一件慈悲的事。
他自我感觉是爱她,向往她,他在她身上感受到母爱般的情怀,他从来没有像想这件事一样想过任何事情。为了她而学习诗,并通过诗情打开了他的智慧之窗。“痴狂的情侣宁为一吻而命入黄泉”,他感到自己就是痴狂的恋人,高官厚禄不能叫他满意。终于,他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只有学习提高自己,明白了自己为何而生,做自己想做、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