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
949000000074

第74章 狂欢之苦涩 (5)

第十五章狂欢之苦涩 (5)

旧体制的机构还为他维系着,而不是体制本身。钱简直是不存在的。旧的义务职责也不存在。他们从剧院回来,吃了晚饭,就穿着晨衣走来走去。他们在高层有一大间卧室加一个在拐角处的起居室,又安静又舒适。他们就在自己的房里进餐,一个叫汉斯的年轻德国人侍候他们。汉斯认为他们俩都极好,总是殷勤地回答他们:“好的,男爵先生。好的,男爵夫人”。他们经常能看到公园那一边黎明的晨曦。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尖塔浮现了,皮卡迪利公园大树旁连成一串的灯暗淡下去,变得飞蛾一般,清晨的车辆在树影下的街道上有节奏地行驶着。下面的街道在灯光的照耀下整个晚上都像块金属似的微微闪亮,在夜色中向前远远地延伸,现在好像在云雾中模模糊糊的,因为有了晨光。

朝霞映红了天空。他们把玻璃门打开,走到令人眼花缭乱的阳台上,像俩个极乐的天使似的得意洋洋,朝下望着静静的还在沉睡的世界。这个世界将要醒来,进入一种不真实的、讲义务的、吵吵嚷嚷又呆滞的骚乱中。他们很快又酣睡了,紧紧地抱在一起,一同做着好梦,直睡到中午。醒来他们就到了不断变化的现实中。只有他们才处于现实的世界中。其他人都生活在低一层次的范围内。想做什么他们就做了。他们会了多萝西,她应该是他们的客人。还见了斯克里宾斯基的朋友,两个牛津大学的年轻人。完全是出于单纯,他们叫她斯克里宾斯基太太。确实,他们那么尊敬地对待她,使她开始认为自己真的是相当于整个世界了,相当于旧世界也相当于新世界。她忘记了自己是在旧世界范围之外的。她认为这是自己的真实世界的魅力带来的,因而就是她的。在这不断变化着的现实中一个个星期过去了。他们相互之间始终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其中一人要进行的每一项活动对自己是现实,对另一个人就是冒险。

他们不想要外面的刺激,很少到剧院去,而是经常在高居于皮卡迪利之上的起居室,两边的窗子都打开,通往阳台的门也开着,眺望绿色公园,或是看下面来来去去的车辆。一次,正看着日落,她突然想走了。她一定要离开,一定要马上离开。两小时之后,他们在查林克罗斯乘火车去巴黎。巴黎是斯克里宾斯基提议的地方。厄秀拉不在乎到哪儿,出发就是最愉快的事。有几天她都陶醉在巴黎的新奇之中。然后,有什么原因,她在回伦敦的途中一定要造访卢昂。斯克里宾斯基本能地不相信她想去这个地方。可是,她任性地要去。好像她要试一试那儿会对她产生什么影响。在卢昂,斯克里宾斯基第一次尝到了死亡的冰冷感觉,这不是因为害怕其他的男人,而是怕她。厄秀拉似乎要离开他了。她追随的不是斯克里宾斯基而是其他的事物。她并不需要他。古老的街道、教堂、城市的年龄和极为宁静的环境把厄秀拉从他身边拉开了。似乎这些是她已经忘却并且需要的,她把注意力转向这个城市。现在,这就是现实:这座高大的石砌的教堂在沉睡着,里面正做着弥撒,它既不知时间倏忽,也听不见任何否定。

它的稳定与绝对使它显得十分庄严。她的心开始独自驰骋了。斯克里宾斯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自己也没意识到。不过,在鲁昂,他第一次受到了极度痛苦的煎熬,第一次有了死亡的感觉,他们正是朝着死亡迈进。厄秀拉第一次感觉到忧郁的渴望,非常沉重,毫无希望的预兆,简直就是深深陷入了冷漠和绝望之中。他们回到了伦敦,可是只剩下两天时间了。斯克里宾斯基开始焦虑,担忧她的离去。厄秀拉心里有某种命中注定的预兆,很平静。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不管怎样,斯克里宾斯基保持着从容自在,还是他那富于魅力的样子。直到厄秀拉走了,他才转身离开圣潘克拉斯,坐上了开往平里科的电车到安吉尔去,星期天晚上到莫尔盖特街。接着,寒冷的恐怖逐渐渗透了他。他看到都市路的恐怖,感觉到了他乘坐的电车上令人厌恶的肮脏。寒冷、僵硬、灰白的贫瘠把他包围住了。

那么,哪儿是光明美好的世界?按理说他应该属于美好的世界。他怎么会被抛到这个垃圾堆上?他好像要发疯了。砖楼、电车和街上灰蒙蒙的人群使他感到恐怖,感到天旋地转,什么也看不见,犹如喝醉了酒。他要疯了。他曾经和厄秀拉生活在一个封闭、充满活力、激动人心的世界,一切都富有生命力地跳动着。现在,他发现自己正在僵化的、灰色冰冷的世界里拼命挣扎,在几堵死墙之间及呆板的车辆、移动着的鬼怪一般的人群中挣扎。生命之火熄灭了,只剩下灰烬在移动、扬起或呆立着,一阵可怕的卡嗒卡嗒的活动,倒干炉渣的嘎拉声,寒冷又无生命。仿佛照射下来的阳光都是不自然的光线,把城里的灰尘都暴露出来了;仿佛夜里的灯光是腐烂的不祥之光。气得要发狂,他走到自己的俱乐部,坐下来喝了一杯威士忌,一动不动,变成了泥塑。他觉得自己是行尸走肉,只能像其他鬼怪一样出现,在我们这死亡的语言里管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叫人们。厄秀拉不在对他来说比痛苦还难受,毁了他的生命。他毫无知觉地从午饭时间一直挨到下午吃茶点,脸上一直僵硬不变没有血色。他的生命成了枯燥呆板的活动。

然而他自己还弄不明白这压倒了他的极度痛苦。他怎么会那么潦倒心如死灰?他给厄秀拉写了一封信。“我一直在想我们必须在短期内结婚。我到印度之后,薪水就会更多一些,够我们用的了。要是你不想去印度,我很可能留在英国。不过我认为你会喜欢印度的。你可以骑马,还可以结识那儿的每一个人。也许你要留下来拿学位,我们可以在你拿到学位后马上结婚。一收到你的回信我马上给你父亲写信……”他一直写下去,替她安排好。要是能和她在一起就好了!现在他所想的都是要娶她,把握住她。然而他始终是一点儿希望也没有,心冷如灰,没有激情没有关连。生命仿佛已经完结,心灵也枯竭了。整个人完全枯萎了。他是个鬼怪,被生活抛弃了。他没有丰满的形体,只是扁平的一块。

疯狂与日俱增,没有生命的恐惧攫住了他。他去这儿,去那儿,到处去。可是不管做什么,他都很清楚只有一个他的符号在那儿,里面什么也没有。去剧院,他听到看到的落在了意识的冰冷表层,现在他就只有这个冰冷表层了,下面什么也没有。他从来没有过类似的经历。除了机械地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什么也没有。他没有生命,没有内在的东西,也没有人与他接触。人们只不过是一些已知生命的替代。现在他身处的这个世界没有丰满浑圆的形体,一切都是一个死板的人为排列的形状,没有生命没有形体。很多时间他都是和朋友们同仁们在一起。这样他就忘掉了一切。

他们的活动弥补了他的空虚感,他们挤掉了他消极的恐惧。只有喝酒的时候,他才高兴。一喝就喝很多。于是,他就成了另一个人,成了一朵温暖、弥漫、发光的云,在弥漫着温暖气息的空中世界遨游。他是一个扩散无形、拥有一切的人。一切都融为一片玫瑰色的光,他就是那片光,所有的一切都是、其他人也都是那片光。那红光非常非常好看,他要歌唱。厄秀拉回到贝多弗就坚决闭门不出。她爱斯克里宾斯基这一点是坚定的,不允许有其他的想法。她看了斯克里宾斯基长长的、感情缠绵的关于结婚和到印度去的信,没有任何特殊的反应。看来她不理睬他说的关于结婚的事,这没有打动她。他的信大部分似乎都没有什么意思。她愉快从容地给他回信。她很少写长信。

“印度听起来挺可爱的。我几乎可以看到自己骑在大像背上,一摇一摆地走在满是谄媚模样的当地人中。可我不知道父亲会不会让我去。我们还得再考虑考虑。“我们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我重温了一遍。可是我认为你在最后几天不那么喜欢我了,是不是?我们离开巴黎时你就不喜欢我了。为什么你不喜欢我?“我非常爱你。爱你的身体。它是那么光洁漂亮。我很高兴你不裸体走出去,不然所有的女人都会爱上你的。我很羡慕你的身体,非常爱它。”斯克里宾斯基对这封信多少有点儿满意了。但是,日复一日,他还是没感觉没心思地到处走。直到四月底,他才能再到诺丁汉去。接着,他说服了厄秀拉和他一起去一个住在牛津附近的朋友家度周末。这时他们已经定婚了。他写了一封信给厄秀拉的父亲,事情就定下来了。他给厄秀拉买了一只绿宝石戒指,厄秀拉很得意。厄秀拉家里的人现在与她有了一点距离,好像她已经离开他们了。

他们经常撇下她一个人。她和斯克里宾斯基一起到牛津附近的乡村小舍住了三天。过得很有趣,她高兴极了。但是,她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斯克里宾斯基和她度过了一个夜晚,早上爬起来轻轻地走回他的房间。这时,她发现自己独处非常丰富充实,尽情享受自己一个人的房间。她把遮帘拉上去,看见下面花园里有几棵李子树,蓝天下盛开着一片雪白耀眼的花朵,阳光一照多么欢快。蓝蓝的天空下开放着一片雪白的花朵!这幅图景使她兴奋不已。在有人来跟她说话以前,她赶快穿好衣服去花园的李树下散步。她悄悄地走出来,像个女王,在这仙境般的乐园里慢慢地走。从树下往上望,繁花就是蓝天上一团团银白的云。一股淡淡的香气,一阵蜜蜂轻微的嗡嗡声,一个愉快早晨的美妙感受。听到开早饭的钟声,她走进房里。其他的人问:“你到哪儿去了?”她说:“我到李子树下去了,”脸儿像一朵花容光焕发。“真是太可爱了。”愤怒的阴影掠过斯克里宾斯基的脑海:她不想要他去那儿。斯克里宾斯基压了压火气。

晚上,月亮出来了,一树树花儿幽灵似的反射着月光。他们一起去看花儿。斯克里宾斯基在旁边等候时,她看到他脸上的月光,银白的面部轮廓,阴影下的眼睛深不可测。她爱斯克里宾斯基。他很宁静。他们回到屋子里。厄秀拉装作累了。所以她很快就去睡了。假装和斯克里宾斯基道晚安吻别时,她悄声说:“快来,别过太久了。”他热切着迷地等着能够去她房里的时间到来。厄秀拉欣赏着他的身体,尽情地享受其中的乐趣。她爱把手指放在斯克里宾斯基两肋柔滑的皮肤上;或者,当他把肌肉绷紧,就放在他背后柔软的部位。他骑马把肌肉练得很结实。厄秀拉感到一阵兴奋,激情荡漾,因为斯克里宾斯基那硬梆梆不敏感的身体在她手指的触摸下是那么柔软光滑,绝对听从她的旨意。

她占有了他的身体,并以一个拥有者的喜悦漫不经心地来欣赏它。可是斯克里宾斯基逐渐变得害怕厄秀拉的身体了。他想要她,没完没了地想要她。然而,在他的欲望中有了一种紧张、一种拘束感,妨碍了他去享受美妙的亲近和没完没了的紧紧拥抱。他害怕,心里总是紧张困窘。厄秀拉的毕业考试在仲夏。她一定要坐下来准备应考,虽然前几个月她把功课荒疏了。斯克里宾斯基也想要她钻进去准备拿学位。他想,那时厄秀拉就该满意了。暗地里,他希望她不及格,这样,她就会更高兴和他在一起。他问厄秀拉:“我们结婚后你喜欢住在印度还是在英国?”她说:“嗬,最好在印度,”一点儿也不考虑这样说会使他生气。有一次她激昂地说:“我将很高兴离开英国。一切都是那么贫乏,那么没价值,那么不高尚——我恨民主。”听到她这么说,斯克里宾斯基很生气,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不知怎么地,厄秀拉在攻击一些事情时,他就忍不住,好像厄秀拉在攻击他。“你这是什么意思?”他带着敌意问,“为什么你要恨民主?”

她说:“在一个民主国家,只有那些贪婪邪恶的人才爬到上层,因为只有他们才自己把自己推上那个地位。只有退化的民族才是民主的。”“那你想要什么?想要贵族统治?”他问,有点动心了。他总是认为,按理说,他是属于统治的贵族阶级的。然而,听到厄秀拉为他的阶级说话,他感到难以理解而又得到痛苦的满足。他认为,这是默认了不合法的东西,为了自己就利用一些错误的应受指摘的观点。“我是想要一个贵族统治的国家,”她大声说,“而且我还更愿意要一个贵族出身,不愿要钱的人,现在谁是贵族,谁是被选出来的最适合统治的人?那些有钱的和会赚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