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极品小老板
956800001681

第1681章 蓝茵人 (4)

中层管理人员,每人配股17万股,配股比例为1:12,每人得付出170万,中层管理人员消耗股份3400万股;

另外,公司和西京中行合作,给员工担保,员工可以选择贷款方式或者现金方式来购买公司的股份。

这样下来,相当于公司的员工以20.8亿人民币购买了120亿人民币的股票。

蓝茵电子这2000员工,就相当于是公司的“小非”,这些“小非”们持股价格是IPO价格的六分之一。

而“大非”呢?当然就是大股东老流氓了,他的持股成本近似为零。

这就是为什么华夏A股一遇到大规模的“大小非解禁”,市场就会“恐慌”的原因。

不过,老流氓又给这些“小非”下了一个内部规定,那就是:如果在两年内,持有这些员工股的员工跳巢或者被辞退,将收回股份,退还这位员工购买股份的资金。

一时间,华尔街的舆论除了反恐战争,就是蓝茵电子的IPO了。

美国股票市场经过网络泡沫的破灭、生物医药的狂潮,以及恐怖袭击,低迷了一年多时间,市场需要热点。

但上市有上市的“程序”,必须经过一套“过程”。

到腊月25,西京中行办妥了“贷款手续”,相应的股票都“配”了下去。

腊月26,高盛公司牵头、联合美国知名的德勤会计师行、美国排名第一的贝克.麦肯思律师事务所组成了一个上市顾问团队。蓝茵电子公司将在上市顾问团队的协助下进行公司的管理运营、财务和法务方面的全方位、深入的尽职调查。在不出意外的话,蓝茵电子公司将最快在两个月内完成“20%上市”的目标。

这就是速度!

但速度是有代价的,美国佬的金融业发达是有原因的,为了此次的IPO,蓝茵电子公司将付出10%的融资成本,高达7.5亿美金。

7.5亿美金中,2400万美金是会计师费用,3000万美金是律师费用,承销折扣和佣金则高达5.25亿美金,被蓝茵电子的“小股东”高盛公司塞进了自己的腰包。

这就是为什么高盛公司一直游说交易所给蓝茵电子发上市邀请书,为什么一直劝说沃森先生和杨菲儿让公司上市。

两头赚,不仅收承销费,还能在IPO后享受股票升值的利益。

无利不起早,高盛这只吸血苍蝇,是哪里有血肉,就往哪里叮。

而实际上,老流氓很想将承销股票的资格给自己的在美国的蓝茵投资,可是很显然,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一来,蓝茵投资美国总部资历尚浅;二来,员工太少,还不够忙的;三来,人高盛公司都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你把人到口的肥肉抢走了,人以后还会陪你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