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极品小老板
956800001701

第1701章 蓝茵人 (24)

2002年,1月份和2月份,由于华夏春节,电磁针在华夏国内销量出现了大幅增加,平均一个月达到了60万台。但在海外市场,由于欧美日本的圣诞假期已过,电磁针的销量如同预计的那样,月销量和去年平均相比,出现了30%的下滑,为550万台左右。

两个月,海内外共销售了1200万台,产生了500亿人民币的销售收入,折合60亿美金,纯利润为22亿美金,利润率为33.3%,利润率的降低,也是由于蓝茵电子主动降低了出货价格。

22亿美金,必须拿出4.4亿美金给“上市公司”分红,20亿股,每股可以分红0.22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83元。在“上市公司”中,虽然经过配股后,老流氓的股份只有37.75%,但由于现在还未正式上市,面向市场的4.4亿美金的分红被纳入了公司的账户,作为公司运转的资金储备。

对于公司那些获得配股权的1000名正式员工来说,他们享用了5000万股,获得了0.11亿美元的分红,相当于人民币9100万,平均每人分红所得为9万1,如果按着这两月的业绩,一年下来平均分红将达到54万人民币。

而员工们付出了多少呢?平均每人付出了104万人民币的代价!

这是平均值,分别而言,对配股3万股,付出90万块代价的普通员工来说,一年的分红将近33万人民币;对配股6万股,付出120万代价的低层管理人员来说,一年的分红则翻倍,为66万;中层的管理人员,付出了170万的代价,配股17万股,分红则为187万,当然这些红利都是税前的。

这个数字说明,对于中层管理人员来说,一年就收回了投资回报,当股票锁定期两年满后,在纳斯达克市场上他们的持股成本就是零。

三月初的一天,刘青又开心地给老流氓打电话,告之,分红了,请他吃饭。

刘青作为中层管理人员,这两个月的税后红利为25万人民币,而她两个月的税收工资为3万人民币。

可见当“股东”比当“员工”好啊!

刘青在她的同学之中,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富婆了。

话说蓝茵电子的分红回报传到了集团另外几家公司,特别是蓝茵投资,就有人略带“不满”道:“蓝茵电子那帮中级管理层何德何能一年能分到税后150万的红利?”

做金融的都是很高傲的!

的确,在这年的华夏私企,一个普通的中层管理人员就能拿到一年150万的红利,简直是不敢想象。

但在华夏,少有人说蓝茵电子的不是,因为蓝茵电子的利润不是靠“政策性”垄断在国内作威作福实现的,是在海外市场“打拼”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