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极品小老板
956800003195

第3195章 木有章节名 (20)

为什么上层是这个意见呢?因为新型的太阳能多晶体技术虽说不能让能源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但绝对会带来巨大的产值,如果绿能在专利费上失守了,那么获得最大便宜的不是国内的厂商了,而是海外的,比如美国的一些大石油公司,它们目前也在进行着太阳能的项目。

果然,在“通融”之下,国内除了绿能外,算是第二大的帝乌太阳能同意了,同意绿能入股新的多晶体硅公司15%的股份,并将这家公司以后每年的收入2%作为专利费……

帝乌以前可是没有从事多晶体产业,仅仅做上游的太能电池和电板的业务,如今呢,看到转换效率的提升带来的巨大利益了,表示要加入下游的多晶体产业了。

杜思明的多晶体工厂呢,在这个形势下,当然是帝乌共进退了。

杜思明为什么这样做呢?当然最主要的他是做投资的,主业还是投资,太阳能和多晶体这块莱昂纳多比他熟悉,莱昂纳多是圈内的领军人物了。

莱昂纳多果然有所准备,帝乌筹集了将近200亿人民币,其中将近有一半都是从绿能的股价上涨中获得的。200亿人民币用来给现有的多晶体生产线升级!

连帝乌都“投降”了,国内的其他多晶体公司更是陆续投降了。

海外的呢?海外的如果再不行动,只需要三年,绝对在太阳能产业的竞争上处于劣势。

怎么办呢?当然是首先“破解”绿能的技术了,给本国的专利局施压,延长绿能的多晶体技术的审批时间。其次就是和绿能谈判,去探探口风,去拖延时间。

可是,绿能作为一个大集团,能不知道老外们的小九九吗?华夏本国的专利不到一个星期,就批了下来,为什么国外要拖呢?要知道,这可是全新的技术,和传统的丁点关系都没有,要说有关系,只有爱因斯坦先生有关系,因为是他老人家发现的“光电效应”。

所以,绿能也在应付这些海外的太阳能多晶体硅公司,你们拖吧,我们改变一下策略,先满足你们的市场!

果然,罗城的多晶体硅工厂表示产品将优先出口到欧美日本。

资本都是逐利的,欧美日本的一些上游太阳能公司,蜂拥而来……

很简单的策略,把老外们的太阳能多晶体硅公司气坏了!

怎么办?还是一次性专利费来得实惠一些,给股份和每年的收入提成,别想。

为什么说给一次性专利费实惠呢?比如15%的股份,对那些已经把许多注意力放到多晶体技术上的石油公司来说,是致命的,要知道,它们的理想可是很大的,如果市值以后高达千亿美金,15%不就是一两百亿美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