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重返战场的时候,距离他开始追击,已经过了接近两个时辰。
与文丑的单挑用的时间倒不很长,赶去和公孙瓒汇合,确认战果却用了很长时间,这种天气,实在不怎么适合赶路。
不过,他回来的倒也不晚,因为,战斗,或者说屠杀,也足足进行了两个时辰。
杀人盈野,在激战中,赵云无暇,也没心情去感慨,但去而复返后,入目所见,却让这个虎胆少年也不由心神震颤。
远近之间,都是一片白茫茫的静谧,然而,在战场周边,却只有一片片的红。斑驳着,在冰天雪地中,显得尤为乍眼,仿佛大地身上多了一处巨大的伤疤。
特别是在河畔附近,那景象简直如同九幽地狱一般。
人马尸体层层叠叠的堆满了河畔,从尸体空洞的眼神和极度痛苦的表情中可以看出,死者生前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绝望。
不光是河畔,河里也有不少尸体。面对令人绝望的强大对手,还是从不可逾越的天堑中寻找一线生机,总有人会心存侥幸。
只可惜,尽管匈奴人的牧场也在黄河之畔,但他们并不知道,黄河的下游虽然不会封冻,但河水同样比冰还冷,跳河逃生,同样是万无幸理。
对这些强盗,赵云当然不会予以同情,但这般惨烈的景象,不管是身经百战的勇将,还是运筹帷幄,生杀予夺的谋臣,只要是个人,看了总会有些感慨,有点动摇。
整个战场上,真正能做到目视战场,却毫不动容的,也只有寥寥数人罢了。
其中之一,却是个柔弱的女子。
作为昔日的小天师,如今的青州太医令,张宁是战场上最忙碌的人。与赵云众将的职责截然相反,她在救人。
青州不禁天师道传播,不过教义却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教义的宗旨,由原来的天道不公,以力抗之,改成了天道不仁,人当自救。
某种意义上,张宁的信徒和后世几经改良,已兼具精神寄托、仁爱互助、宣扬传统美德的基督教,已经有了几分神似。
由于王羽入主后的青州,社会阶层相对单一,民间也以生产恢复为主,张宁的宗教改革完成得很顺利,没遇到多大阻碍。
以王羽的角度来看,他欣慰的看到,青州天师道的信众正在向后世的慈善组织靠拢,当然,不是天朝黑十字会那种,而是比较正规的组织。
无论是汉末,还是后世,华夏的百姓都是很淳朴的,经历了诸多苦难的青州百姓更是知道珍惜。自己有了余力之后,对他人也不吝伸出援手。
天师道本身在青州也有很强的群众基础,王羽没有封禁,而是采用疏导的方式,在这一刻,也收到了很好的回报。
天师道的核心组织,如今就是青州的最高医疗机构,人数已经远远不止于开始的那小猫三两只,而是一直由数十行医多年的老医生组成。这些人每个人又带了多则十数人,少则三五人的学徒,整个医疗机构的规模一下就扩大到了四百多人,相当于一部兵马了。
那些老医匠从前都是传教,蛊惑人造反的,现在转为专职的医生却也得心应手。学徒多半都是年轻人,对王羽感恩戴德,同时也笃信改良后的天师道,工作积极性也很高。
尽管这么一点人,相对于这样的一场大战,只是杯水车薪罢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很多原本必死的伤兵,就此保住了性命。
老兵,是极大的财富,哪怕此后不在军中,他们也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这是王羽一直强调的一句话,在青州军中也是广为流传。
另一个没动容的,自然是王羽本人。黑铁盔下的那张脸,并没有多少沧桑之色,可任是谁人看到了,都不会因年纪对其产生轻视之心。
在万千将士眼中,这个少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人,而是代表上天意志的战神,只要追随其后,就有一个接一个的胜利等着自己去收割;对敌人来说,则是相反,这是个黑色的恶魔,给他们带去的,只有无穷无尽的噩梦与恐怖。
“主公,赵云复命。”赵云离得老远就下了马,望着那个身影,他心中涌起的是不尽的景仰与震撼,谨慎的性格,帮助他顺利的将这些激烈的情绪压下,化成了带些拘谨的恭敬。
“子龙回来了。”赵云到时,王羽正一边凝神向战场观望,一边听幕僚们汇报各种刚刚统计出来的数据。见赵云到了,他展颜一笑,这一仗大获全胜,他的运筹自然起了奠定胜局的作用,但若没有众将精彩的发挥,过程也未必有这么顺利。
此战,诸上将之中,只有徐晃受了不轻的伤,他一直奋战在第一线,就算是铁人,也不可能一点事都没有。
除了徐晃之外,就属赵云和张颌的处境最凶险,不过后者的主要作用是牵制,正面搏杀相对较少,倒是赵云一直在生死线上跃动,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见到爱将无恙归来,王羽很高兴,先是勉励了一番,然后向赵云身后看看,问道:“子龙,你见到伯珪兄了吧?”
贾诩等幕僚也都转过头来,目视赵云,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凝重。
张燕此次出兵,最初是由于周仓的提议。当时王羽在与曹操、刘岱作战,黑山军和袁绍捉迷藏,周仓提议,黑山军与其冒险与袁绍纠缠不休,还不如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潜行数百里,突然加入东线战场,给曹、刘致命一击,然后和青州军一道对抗冀州主力。
张燕当时有些犹豫,他看出周仓想要投靠青州的心思了,但对方的提议也不是没有道理。所以,他犹豫了一阵子后,决定把老弱遣回黑山,自己率精锐执行这个计划。结果,匈奴人骤然杀出,把一切都搅乱了套。
虽然乱了套,周仓却不死心,一边自己继续劝说张燕,另一边则遣了兄弟裴元绍来寻王羽,极力想促成这个计划。
其他军队想要在敌占区潜行迂回是很难的,但黄巾军却很擅长这个,他们可以很自如的化整为零,分散前进,然后在某个约定好的地方再重新集结。
王羽对这个计划还是有些兴趣的,故而才有了太史慈的清河之行,王羽本是打算让太史慈去接应张燕的。化整为零不难,可重新集结却需要时间,也需要保护,黑山援军虽然不是确定会出现,但如果真的来了,能发挥出的作用就相当大了。
太史慈没能成功接应到张燕,倒是成功的把张杨和曹仁都给引走了,给张燕留出了集结兵力的空当,但同时也失去了和对方接头的机会。
虽然事后将裴元绍留在了清河,继续等待张燕,但王羽当然不可能将所有的希望放在张燕的一念之间。实际上,他的杀手锏是公孙瓒的幽州铁骑。
战争如棋,下棋就是把最有用的棋子,摆在最需要的地方的过程。
之前的战局中,袁绍一直想方设法的分散王羽的力量,增强自己的力量。王羽当然没有光看着对手发挥,自己却无动于衷的道理。
关键时刻,他也在紧锣密鼓的联络各方盟友,扩大己方的胜算。若非北上的使者得到了公孙瓒肯定的答复,王羽还真就未必会在平原与匈奴人决战,说不得要另觅他法。
这一战公孙瓒肯定会来,之所以来晚了,八成是被大雪耽误了行程。幽州铁骑的主力追杀袁绍的千余残兵,应该也不会出什么意外,公孙瓒没和赵云同归,这里面恐怕就有些说法了。
大胜之后,河北的势力只剩三家,青州最强,幽州、黑山相对都要弱很多。能凭借强弱分明之势,让两方盟友顺利易帜最好不过,可都是一方诸侯,谁能甘心放下手中的权柄呢?
张燕的表现,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黑山军的态度。
除了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张燕完全没有进一步的表示,既没有主动来拜见,也没有派遣使者来听候调遣。目标一致,但各打各的,这就是盟友关系,而非附庸,下属什么的就更是远远谈不上了。
在青州众幕僚的眼中,凭借自家主公对黄巾军的态度和以往的经历,收服黑山军,应该是最容易的,可现在看来,大家都把这事儿想得简单了。
而公孙瓒,老实说,没几个人觉得,对方会坦然的表示臣服。那是个相当骄傲的人,让他臣服于一个后辈,恐怕不是一年半载能调整得过来的。
不过,不肯臣服,和不主动来见,却不是一个概念。
如果主动来见,至少对方承认了青州的强势地位,在今后的相处中,会慢慢的潜移默化。若不肯来,这其中的缘由就耐人寻味了。春秋无义战,最糟的情况,演变成两家反目成仇,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如果是那样,无论对青州的大业,还是对主公的名声及心理,恐怕都是不小的伤害啊。
赵云的灵敏感知,主要是在战场上,对政略却没太多心得,虽然感受到了凝重的气氛,却没理解其中的含义,不过他的解释倒是很清楚。
“公孙将军此刻正在鄃城外围城,派了一名传令兵过来,正要调田将军去攻城呢。”
“攻城?鄃城里还有兵?”王羽愕然,和贾诩对视一眼,却也只看到了疑惑,他搞不清楚公孙瓒这又是闹得哪一出了,抢地盘?太急了吧?何况鄃县也不是啥战略要地啊,抢来干嘛?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涉及面却不少,赵云想了一会儿,才想出了个最简明扼要的答案:“袁绍跑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