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人本——用人的核心在于提高人的品格 (1)
第二十三则
用人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将下属作为平等的人来对待,而不是作为比自己级别低的人来对待。真心地尊重和关爱下属,在团队中推行严格却不失人情味的管理方式;从每个成员的切身利益出发,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激发下属的最大积极性,才能做到真正的人尽其才。
【遗训】
立庙堂为大政,乃行天道,不可些许挟私。
秉公平,踏正道,广选贤人,举能者执政柄,即天意也。是故,确乎贤能者,即让己职。于国有勋然不堪任者而赏其官职,乃不善之最也。适者授官,功者赏禄,方惜才也。然,《尚书?仲虺之诰》有云:“德懋懋官,功懋懋赏。”德官相适,功赏相应,即此意乎?闻此言,翁欣然应之。
【释义】
身为政府,行使国家大权,就要履行天道,做事情不允许存有半点私心。
办任何事都秉持公平,依循正道,广举贤才,举荐有能力的人执掌政权,就是顺应天意。因此,真正贤明有才之人,应当即刻将职位让给真正适合人。对待于国家有莫大功勋但不能胜任的人而仍要封赏他官职,是最大的不善。对能胜任的人授予官职,对有功勋人则赏其厚禄,这才是真正的爱惜人才。这样,《尚书?仲虺(商汤王的贤相)之诰》(任命官员的文书)中所说的“德高者升官位,功多者厚褒赏”,大概就是指德行与官位相适配,功绩与褒赏相对应的意思吧?南洲翁听到有人这么问,十分高兴地表示赞同。
用人要秉持公正和勇气
戊辰战争以后,西乡隆盛以功臣身份参任明治政府陆军大将参议之职。虽然西乡对政治一直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但此前他作为幕府政府的反对者,并没有机会直接参与国家政务。但现在不同了,他的身份地位都让他可以迅速接触到政治的各个层面。
但很快,西乡就发现了问题。新政府步履维艰,在用人上不能完全放权给怀有维新梦想的武士,而形势逐渐向着更干练、理智、深谋的大久保利通发展,激进派的维新者渐渐感觉自己遭到了无形排斥。
对此,在后来与朋友的激烈讨论中,西乡表述了他的想法。他说:
“行使行政权力,就是要履行天道,做事情不要存有半点私心。办任何事都秉持公平,依循正道,举荐有能力的人执掌政权。所以,真正贤明有才之人,应当懂得让贤。”
对于西乡与大久保利通等人的政见分歧,我们不作评论。不过西乡隆盛的用人理念得到许多管理者的赞同,并被记录和流传下来,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发。
如果没有全体下属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即使绝顶聪明的人也难以独自驾驭集体取得成功。领导人首先要让下属对自己产生信心,而要使下属产生信心则需要领导者秉持公正与勇气。
如何秉持公正与勇气,西乡隆盛进而提到三点:
第一,用人不疑。举荐有能力的人执掌政权,就是顺应天意。
第二,对于下属的工作给予肯定。“适者授官,功者赏禄,方惜才也”,对能胜任的人授予官职,对有功勋人则赏其厚禄,这才是真正的爱惜人才。
第三,将职位让给德才胜过自己的人。这就是西乡所说的“举贤让贤”。
这三条可以作为管理者的法则,本田宗一郎对此就深有体会。
本田宗一郎是日本著名的本田车系的创始人,曾获日本天皇颁发的“一等瑞宝勋章”。在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本田宗一郎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重量级人物。
但是,1965年,在本田技术研究所内部,人们为汽车内燃机是采用“水冷”还是“气冷”发生了激烈争论。本田是“气冷”的支持者,所以新开发出来的N360小轿车采用的都是气冷式内燃机。
1968年,在法国举行的一级方程式冠军赛上,一名车手驾驶本田公司的气冷式赛车参赛。在跑至第三圈时由于速度过快导致赛车失控,赛车撞到围墙上后油箱爆炸,车手被烧死。此事导致本田气冷式N360汽车的销量大减。技术人员要求研究水冷式内燃机,仍被本田拒绝,一气之下,几名主要技术人员准备辞职。
本田公司的副社长藤泽感到事态严重,就打电话给本田本人:“您觉得您在公司是当社长重要,还是当一名技术人员重要?”本田在惊讶之余回答:“当然是当社长重要。”
藤泽毫不留情地说:“那就同意他们去搞水冷引擎。”本田醒悟过来,原来藤泽的意思是他仅仅是社长,并不是技术人员;而社长管理的是公司,技术人员管理的是产品,那么,有资格对汽车产品提出意见的也应当是技术人员。于是,本田只得说:“好吧!”
后来本田公司开发出适应市场的产品,销售量大增,那几个当初想辞职的技术人员均被本田委以重任。
1971年,本田公司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在公司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西田委婉建议下,本田辞了职,把董事长的位子让给了河岛喜好。
秉持公正,既是勇气更是智慧。从上例我们可以看出本田宗一郎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用人不挟私心,管理者与执行者的职权不能交叉。如果管理者对下属行使职权任意干涉,扩大私人的权力,就会失去人心。同时,一个集体的共同愿望应当是集体的持久发展,管理者遇到比自己还能干的人才,就应当大公无私地把职位让给他,这是对集体和团队最有利的选择。
同样,不论下属是什么位置,曾经作过多大贡献,一旦发现他犯了无法挽回的错误,而且是由人格污点造成的错误,就得辞退;而如果下属作出了贡献,那么不管是处于什么位置,都能得到上级的支持和团体的奖励,这就是一个领导者需要秉持的公正和勇气。
如果领导人能以身作则,秉持公正和勇气,并且鼓励下级领导做到公平,就能够吸引人才。秉持公正与公平,就使得集体形成一种拥有无穷力量的集体文化,这也是西乡所说的领导者之“天道”。这种凝聚力可以使得集体战胜各种挑战和危机,最终使集体发展强大。
与其许以金钱,不如授予荣誉
当前,奖励成了管理员工的一个普遍性手段。荣誉或是金钱作为奖励的两种形式,对被奖励员工有不同的影响。西乡隆盛认为德行应与职位相适配,功劳成绩要有相应的褒赏。荣誉的褒赏胜过单纯的金钱俸禄,因为荣誉感更能激励人才,有智慧的管理者懂得在职位、财物之外,给予有功绩的下属以相应的荣誉。
荣誉能满足人的自尊、成就、自我实现等高级心理需要,是一种主要的、持久的内在激励形式,其对人的激励作用具有教育性、激励性、调节性和增力性,现在不少团队都采用奖励激励作为管理方式之一。奖励激励是指把奖励作为激励的一种重要手段,使用得当,能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们自我完善的积极性。
为取得一定成就的下属颁发荣誉称号,强调集体对其能力的认可,让下属知道自己是出类拔萃的,这样更能激发他们做事的热情。下属感觉自己在团队里是否被重视是其态度是否积极、工作热情是否高昂的关键因素。简单地讲,就是要成就下属们的荣誉感,荣誉产生积极的态度,而积极的态度则是成功的关键。
有不少管理者虽然给下属提供了高额的物质奖励,但忽视了荣誉的授予,于是仍有人不断地脱离集体,寻找更好的去处。这是因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方面的需求,又有精神层面、心理层面的需求。管理者除了提供合理的物质奖励外,还应重视并满足团队成员的精神需求,如成就感、责任感、尊重感、公平感、影响力、个人成长、有价值的贡献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励成员,使其在物质、精神需求得到全面满足的前提下,心甘情愿、心情愉快、全力以赴地为企业发展而努力工作。
集体授予的荣誉或是领导的一句赞美,往往会令下属激动很长时间,使下属为企业的发展而竭尽全力,这就是赞美的魔力。
美国CUM公司曾发生这样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该公司有一位清洁工,本来可能是一位被人忽视、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他却在一天晚上,发现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搏斗。事后,有人为他请功并询问他的动机时,他的答案出人意料。他告诉大家,因为公司的总经理从他身旁经过时,总会不时地赞美他:“你扫的地真干净。”就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使这位员工受到了感动,并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一句赞美之词竟然有这样强大的效果,由此可见,企业管理者通过授予荣誉能达到培养员工,提高员工的自信心和工作激情;保证工作质量,促进工作的顺利完成;树立经理人的个人威信;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等一系列效果。
美国海军陆战队每个人身上都挂着两块牌子,前面一块写着:赞美我!后面一块写着:肯定我!美国海军陆战队激励士兵的做法是不断地向他们重复:你们是精英!你们是精英!你们是精英!
打动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诚的荣誉和善意的赞许。西乡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比金钱更为人们所需——荣誉与赞美。人才激励的方式有很多种,行伍出身而能跻身军政两界高层的西乡隆盛深谙此道,他常常赞美自己手下的人,并为表现突出的武士授予荣誉称号。他认为,与其许以金钱,不如授予荣誉。荣誉是激励团队成员最快捷、最实用、最经济的办法。
第二十四则
选人是用人的第一步,用最合适的人胜过用最好的人。人才是制度的执行者,只有找对人、用对人,才能保障制度、计划顺利进行。
【遗训】
纵论制度方法,非其人难行乎。人有而后方法行。
【释义】
纵然有现成的制度方法,如果没有人才来运作,制度也难以落实。有了人才后,制度方法才能得以推行。
不惜重金聘用好的人才
从古至今,君王求贤的故事不胜枚举。周文王寻遍渭水,终于找到垂钓的姜子牙;齐桓公不计较射他一箭的管仲,任他为相最终成就春秋霸业;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
西乡隆盛对经籍非常熟悉,对于历史上的一些用人典故很有自己的心得。西乡认为人才是一切事业的关键因素之一,没有人才,计划再好也要落空,不光是国家,任何事业都是如此。
西乡的主上、萨摩藩藩主津岛齐彬任藩主之位时,在藩内锐意改革,在各方面进行现代化建设,并且广募人才。津岛十分重视人才,西乡多次关于用人的进言,都被津岛采纳,津岛称西乡为“萨摩之宝”。西乡也从津岛身上学到许多权谋之术和用人之法。他和津岛一样对人才相当重视,他带领着一批杰出的武士,并且广开言路,博采众议,可以说这批杰出的武士是西乡获得倒幕运动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现代管理而言,尤其是有志壮大团队的领导者,应重视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管理者在领导初期往往很重视集聚能与自己同甘共苦的人才,但是当团队壮大之后,领导者在社会上有了名望,那种能放下自我、牺牲自我、重贤纳才、进一步成就大业的精神就会逐渐消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才问题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怎样识别人才、留住人才、运用人才,是摆在管理者面前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放走一个人才,不仅是自己的损失,还有可能给自己增加一个竞争对手。如今,发达国家在争夺人才的“战争”中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诸多事实证明,谁获得了优秀人才,谁就拥有了最强大的竞争力,其潜力是不可估算的。微软公司就曾因为招揽到合适的人才而更上一层楼的经历。
1982年,微软已经在电脑操作系统领域处于霸主的位置,于是比尔?盖茨决定带领微软向软件领域进军。他不但想在软件领域分到一杯羹,更期待在这个领域称雄称霸。虽然比尔?盖茨的想法已经成熟,可当时微软还不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公司,尤其在市场营销和服务方面,微软简直就是门外汉。
想要进军软件零售市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长期以来存在的薄弱环节——销售。所以比尔?盖茨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必须找到一个有能力担起微软零售管理重任的人,否则微软的战略计划就只能停留在梦想阶级。于是他和总裁谢利费尽心机,甚至雇用猎头公司帮他们寻找这个能担当重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