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是大圈,同事是小圈。同事是朋友也是战友,要竞争更要互爱。和“圈子”里的人,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通晓“圈子”里的人情世故,就等于找到了职场中的成功路。
乔萍和邢辉长达20年的友谊没有对各自的家庭带来任何不好的影响,甚至在最近几年他们还开始了家庭聚会。正如乔萍所说:认识邢辉时她才20岁,那时她正在一家业余剧院演出。她一直住在原来的城市直至4年前离开,邢辉则在15年前就离开那个城市,并在那里遇到了他现在的妻子。她有幸到那里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每逢圣诞节或新年,邢辉都会回到达拉斯,并和乔萍共进早餐,这几乎都成了习惯。后来邢辉去了新墨西哥,他们一度疏于联络。不过,去年12月,他们各自带着家人重逢,并度过了愉快的一周。乔萍和邢辉重温了共进早餐的感觉,不过,几天以后他们再次分别,回到各自的城市。他们清楚,他们已经在各自的生命中养成了新的习惯——和自己的爱人共进早餐。
男女交往,有距离才不会有雷池
异性同事间,除了性别的差别,在交往中更要注意办公室里的流言飞语,要时刻注意彼此之间的距离,谨防“授受不亲”。
同异性同事交往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对异性采取大方、不轻浮的态度,其中包括言语和行为两方面。以尊重对方是异性工作伙伴的态度来处理办公室中的一些事务,将会使某些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千万不要将办公室的异性关系演绎成类似恋爱关系所期望的那种暧昧的结果,也不要与某个异性发展成比其他异性更为亲密的关系。做朋友是下班以后的事,但在办公室内千万要区分利害关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事中肯定有与你有共同语言、互有好感的人,如果你并没有意愿将这种关系发展为恋情,就应当将感情发展限制在友谊的范围内,即使很有好感,也不应过度表露出来。如果对方真的射来丘比特之箭,也应巧妙地将其化解,千万不要给对方以默许和鼓励。
男同事有男同事的苦恼,女同事有女同事的担忧,他们可能会因为工作繁重而忙得废寝忘食,可能会因为事业发展阻力大、停滞不前而眉头紧锁,可能会为家庭纠纷而闷闷不乐……大部分同事遇到这种情况会采取躲避的姿态,其实,只要你说出一句“需要我帮忙吗”的话语,同事就可能感激不已。当他(她)有困难时,或者大家都不敢接近时,如果你能不计利害去帮助他(她),他(她)心中的感激是可想而知的。
做任何工作都不应将性别摆在第一位,工作做得好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所以,男同事在与女同事相处时与其强调区分性别,不如教她学会和提高某项专门技艺,这更有助于赢得信任。
女同事大都有“因为我是女性”这样的撒娇意识,你要告诉她最好不要把这种意识带到工作中,尤其是有些话一定要注意说法,如“把东西给我拿来”、“送我回家”之类的话一定不要轻易对男同事说出口。因为同事毕竟是同事,都存在工作利益问题,因此不要过分依赖。与其让她说“这个我不会”、“你帮我做一下”之类的话,不如增强她的责任心,提高独立工作能力。
对待一些爱发牢骚的女同事就给她戴高帽。一些女性员工常不客气地说 “讨厌加班”、“这样的工作干不了”等,并对自己的言行不负责任。对于她们的这些做法,不妨给她们戴戴高帽,“不,要是你,肯定能干好”、“请你一定要帮这个忙”,听到这样的奉承,她们的牢骚便会减少,还会对你产生好感。
如果女同事真的错了,那么训斥她也一定要注意方式。稍加责备,她们就撅起嘴来生气了,并认真地开始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的反攻。男人觉得最棘手的事情,也许就是女人这种歇斯底里的反攻。本来女性就比男性容易认真,又容易感情用事,所以责备她们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不在其他同事面前责备;不拿她与其他人比较,最好在其他人不在场的地方,冷静地告诉她,“希望你仔细想一下这一点”。
在办公室里,白领丽人如何与男同事并肩工作,也是一门学问。
首先,白领女性和男同事相处时,要仔细聆听他们的谈话,以便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得到有益的启悟;其次,白领女性也可以主动约男同事或男主管外出喝茶或吃饭,以便交换意见,但要言之有物,避免闲聊,这样可达到互相沟通感情的目的;再次,与男同事相处时要有助人的精神,下班时间到了,不要急着回家,设法帮助还在忙于工作的他们,这样可以在工作中建立情谊,改善人际关系;最后,人一忙就会闹情绪,变得事事不耐烦,因此白领女性务必要注意,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说话的态度,不要让同事们产生敌意,或误认为“女人爱闹别扭”。
其实,许多男同事对女性说笑时的尖锐和娇滴滴的声音反感,因此,白领女性应时常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不足,努力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白领女性除了应让男同事和主管看见自己理性、坚强的一面外,也要适时地展现出温柔的一面,如带鲜花到办公室,插在人们容易看见的地方,可给人留下美好印象。
无事也需多请教
无事也要多请教,体现的不仅是人生智慧,更是一种提高办事效率的技巧,态度不同结果各异,此事亦是如此。
小李和小陆是同一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他们的成绩都很优秀,两人分配到同一家单位。一年以后,小陆被提升为部门主管,小李则被调到公司下属的一家机构,职位没有实权,地位明升暗降。为什么呢?他们分配到该单位后,领导各交给他们一件工作,并交代他们可以全权处理。
小李接到任务后,做了精心的准备,方案也设计得十分到位。他一心投入工作,全然不记得要向领导请示一下。领导是开明的,既然说过让他全权处理,自然也不干涉,但也没有和下面人交代什么。等到小李把自己的计划付诸实践时,各部门人员见他是新来的,免不了有些怠慢,小李心直口快,与一个人顶了起来,这可惹了麻烦,因为这人正是公司总经理的亲信。后果可想而知,他的工作处处受阻,最后计划中途“流产”。
小陆接到任务后,经过周密的分析调查,提出了若干方案给领导看,又向领导逐条分析利弊,最后向领导请教用哪个方案。这时,领导对他的分析已经信服了,当然采取了他所推荐的那个方案。这时他又问领导如何具体实施。领导说:“你自己放手干吧,年轻人比我们有干劲。”小陆连忙说自己刚来,一切都不熟悉,还得多听领导的意见。因为小陆的态度谦恭,意见又到位,领导很满意,当即给几个部门的主管打电话,让他们大力协助小陆的工作。因为有了领导的交代,小陆在实施自己的方案时又时时注意与各部门人员的协调,所以他的工作完成得又快又好。
孔子教导我们要“不耻下问”,按这种道理说,“上问”就更是理所当然。领导也许学历不如你,某些方面的能力也许不见得很强,但是他能成为领导,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多向他请教不但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有助于做好工作,还能给领导留下良好的印象,可谓一举两得。
有人因为害羞而不敢向领导请教,有人因为自傲而不愿向领导请教,有人害怕向领导请教会显得自己没水平……其实大可不必顾虑这些,多思勤问的人总会得到领导的重视:一是,你的提问显出你对工作的热情和思考;二是,你的提问显出你的谦虚和诚恳。这样的人谁会不喜欢呢?
你是不是常常向上司询问有关工作的事?你自己的问题,有没有跟上司一起商量呢?如果没有,从今天起,你就应该你出改变,尽量地发问。一个不成熟的部下向成熟的上司请教,并不可耻,而是理所当然的。即使你并非不懂,也要“问”,这样可以满足上司好为人师的心理。千万不要想:“我这样问,领导会不会笑我,我是不是丢了脸?”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多虑了。
有心的上司都很希望他的部下来询问,部下来询问,就表示他在工作上有了不明之处,而上司予以回答,就能减少犯错误的几率。如果你假装什么都懂,一切事都不问,上司就会觉得“这个人恐怕不是真懂”,会对你的能力表示怀疑。
除了金钱以外,任何事情都可以问,诸如工作上的难题、家中的困扰、男女感情的苦恼,都可以跟上司谈谈。作为上司,他们必定很喜欢能敞开胸怀,有事和自己商量的部下。
善做他人的“替补队员”
每个人可能都知道,在篮球、足球等团体项目中,虽然上场比赛的人数是固定的,但团队中肯定不止这些人,每一个位置至少都有一个替补队员,一旦有人因为伤病等原因无法上场,替补队员就能发挥自己的作用,顶替主力队员来完成比赛。
公司也是一个需要合力协作的团体,但与球队不同,公司不可能为每一个职位都设置“替补队员”,因为公司要考虑成本与收益,必须将人员控制在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平衡点上。在这些公司——尤其是许多中小企业里,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多余的人员,也没有替补的员工。这就往往导致一旦某个员工因故不到,公司的某项工作就不能顺利开展,公司的利益就会受到影响。
解决这一问题,无外乎两个方法,一是招聘每个工作岗位上的“替补队员”,一是让员工身兼两职或身兼数职。对于前者,招收员工意味着成本的增加,任何一个冷静的老板与明智的公司负责人都不会这么做,因此,后者就成为唯一的选择。
世界500强企业都是采用第二种方法,这一点,在他们的员工培训中得到了良好体现。为了能够在某位员工缺勤时仍能保证工作顺利进行,每位员工都会接受其他岗位工作的普通培训,以便应付一般的事务。
对于这一做法,一些员工非常不满,认为公司是在压榨员工。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收益最多的是自己。在公司做一份工作却学到了两份工作的技术,这无疑能够增强竞争力。
因此,优秀的员工都会积极地学习更多的知识,甘当同事的“替补队员”,当同事因故缺席时,主动接手他们的工作,为公司的运行负责,也为自己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在同事眼里,王青绝对是公司里最勤快的新员工。在雀巢公司实习时,英语不好、又没有经验的她没有固定的职位,干的都是一些打杂的活,某位同事没来,她就顶替他的工作。这在崇尚竞争与独立的外企白领看来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虽然公司是500强企业之一,但也不必为了进入公司这么“作践”自己啊!
无论同事怎么看,王青依然积极地为每位同事打杂、跑腿、补缺。很快,她就引起了经理的注意,经理觉得这个小姑娘是个可造之材,于是,在试用期结束后,给她安排了一份比较简单但有固定职责的工作。
但王青并没有因此“安分”下来,她做事利索,效率很高,总感觉工作不够,有空闲时间,仍然替同事打打杂,赶上同事没来,更是承担起同事的全部工作。
第二年年底,该部门的副经理被总部调到其他地区任职,副经理一职空缺,许多同事都瞄准这一空缺,但最终,升任副经理的却是最“傻”的王青。有些老员工不服气,对此,经理说:“我认为王青是最适合做这个副经理的。我们部门的这个职位主抓流程控制,需要对每项工作都非常了解。王青在短短一年中,就已经迅速掌握了每项工作,这是你们其他人都不具备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提拔她为副经理的原因。”
王青的成功得益于她积极主动为同事补位的行为。通过努力,她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大量工作知识和技能,增强了竞争力,开启了成功之门。有志于优秀、不甘于平庸的你,也必须时刻准备好做同事的“替补队员”,这样你就能很快成为晋升路上的“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