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一日本的王者德川家康
他的名字如雷贯耳、他的人生跌宕起伏;
他生于豪门,5岁寄人篱下,13年人质生涯;
他的日日用谋略,时时施权术,一生战阵百余次,铁血60年;
他广施霹雳手段,大显菩萨心肠;
他杀人之不敢杀,灭人之不敢灭,忍人之不能忍,成人之不能成;
他统一日本,开创260年太平盛世,创建完整意义上的国家;
他,治乱之枭雄,治世之人杰,生前曾被人叫做“东海道第一武士”,逝后被尊为“东照神君”。
他就是统一日本的王者——德川家康。
有人说他像中国历史上统一天下的秦始皇、像胸怀大志的曹孟德、像武功盖世的汉武帝、像治世圣手的诸葛亮、像相人识人用人驭人的曾国藩。
德川家康拥有独特的政治谋略,熟谙生存制胜之道、为人之道、为官之道、治家之道、治国之道,以及驭人之道、治兵之道,尤其他能在无数次生死攸关之时,做出唯一的正确抉择,这些抉择之道,被后世人广为传颂,成为日本乃至全世界巨大的财富。
德川家康,是日本战国(1467-1603)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江户幕府的开创者,江户幕府第一代将军。日本天文十一年(1543年)出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城,父亲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
德川家康一生三易其名:初名竹千代,后改为元信,又改为元康,最后定名为家康。家康本姓松平,德川这个姓是1566年奉敕所改。
日本战国时期,大名之间为了扩张势力,战乱不息。一般来说,年俸十万石以上则可以称为大名。大名之间相互吞噬,地处大名领土之间的弱小藩国,为了自己的安全,不得不按强大名的眼色行事,处境堪怜。
德川家康的父亲松平广忠,身处武力雄厚的织田信长和势力广泛的今川义元之间,既不能态度鲜明地倾向于某一方,也无法始终如一保持绝对中立。
1547年,松平广忠与织田信秀开战,为了得到今川义元的援助,他迫不得已将5岁的家康送作今川氏的人质,不想在半路上遭今川义元的对手——织田信秀劫持,沦为织田家的人质。不久松平广忠被家臣杀害,今川家派人接管了冈崎城。
1549年,8岁的德川家康又沦为今川氏的人质,在今川府上结婚生子,直到12年后,织田信秀的儿子织田信长与今川义元交战,今川义元阵亡,从此今川氏一蹶不振,德川家康才趁机摆脱了今川氏的控制,回到了冈崎城。
1562年,20岁的德川家康与28岁的织田信长结盟,立誓要相互帮助,永不背弃。这一联盟在信长逝世之前,牢固未变。
1568年,织田信长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进程。
同样怀有统一天下之志的武田信玄,也集结了三万多兵力,意图进军京都。在三河国惨淡经营、已拥有相当实力的德川家康,为了配合织田信长的行动,也开始随着东进。
德川家康与织田信长联军共同阻击武田信玄的部队,但在素来以用兵闻名的武田信玄面前,德川、织田联军在兵力上、谋略上都力不从心,最终在这次“三方原合战”中失败。德川家康虽然打了败仗,德川军的勇猛顽强却赢得了武田信玄的钦佩,德川家康也被称为“海道一雄”。
1582年,事业如日中天的织田信长遭遇家臣作乱,信长在本能寺切腹自杀。在这场动乱中,深受织田信长器重的家臣的丰臣秀吉崛起,他以织田信长的继承者自居,逐渐扩张自己的势力。
而在争夺织田家势力中失势的德川家康,除了继续巩固自己已有的势力之外,也与丰臣秀吉发生了正面战争。
为了笼络德川的势力,丰臣秀吉将妹妹嫁给德川家康,又将自己的母亲作为人质,以求德川家康与其会晤。最终,德川家康接受了丰臣秀吉的安排,两大家族逐渐转变成一种主仆关系。
1590年8月1日,德川家康迁往江户,开始发展江户的经济和政治。他在江户创建了新的幕府体制,对大名的控制和划分更加严格,江户幕府时代由此展开。
1605年,德川家康将将军一职让给儿子德川秀忠,退居骏府城,但仍掌管军政实权,人称“大御所”。
10年之后,德川家康发动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场决定性的战争——大阪(今大阪)之役,丰臣秀吉之子丰臣秀赖和母亲淀君被逼自尽,固若金汤的大阪城一片焦土。德川家康实现了真正的天下大一统。
一年之后,德川家康病逝,终年73岁。
——“军神”上杉谦信
他被人称之为“乱世莲花”;
他是日本历史上少见的军事天才,被人称作“越后之龙”、“日本战国军神”;
在杀伐无常的时代,他尊神佛、重人伦、尚气节、好学问,令人在混浊中感受到清新,坚持着可贵的自我本色。
他就是“军神”上杉谦信,由于继承了关东管领“上杉”姓氏,并先后得到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和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的赐名,故又称上杉政虎、上杉辉虎,笃信佛教,出家后法号谦信。
日本战国时期,在诸多武将中,上杉谦信无疑是非常突出的一个。几百年来,谦信一直受到人们的爱戴。
他虽生于越后国守护代的尊贵之家,却不为父亲所爱;4岁失母,少年丧父,又被嫉妒的史长敌视、迫害,饱受颠沛流离之苦。
他15岁初次上阵,曾多次击退敌对势力的来犯,很快将国内豪族收服于帐下。后又在追回信州豪杰失地的战争中屡见神勇,最终在镰仓八幡宫就任关东管领,威震天下。
他天生一副磊落胸怀,吸引了一批豪杰谋士和他一起打天下,并与当时的一代豪杰武田信玄爆发了日本战国史上最激烈、最悲壮的战争——川中岛之战。
他的魅力,不单在其天才的军事指挥力,更多的来自于他的人格。其行事作风与战国乱世格格不入,有时甚至略显迂腐而为人所乘。但他始终保持个人本色,并成为乱世中的强者,绝不是一句“难能可贵”所能涵盖的。
上杉谦信是身高六尺的伟男子,作为武将的另一面,也是热心的学徒。他常请儒者说四书五经,也学习老庄学说;请书道大家、安国寺的名僧建松缮写《孟子》。
天文二十一年(1552)进京时,上杉谦信更是与京都的名僧、文人广泛交游。谦信先拜访关白一条兼冬、右大臣西园寺公朝,求教歌道的秘诀;又向大纳言公光质疑《源氏物语》、《伊势物语》中的不解之处。将军足利义辉也和谦信交流和歌。
上杉谦信的汉语造诣极高,且雅好诗文、琴曲,有大量汉诗流传于世,因此被认为是文武兼优的名将。围攻能登七尾城时,谦信曾咏汉诗一首:“霜满军营秋气清,数行过雁月三更。越山并得能州景,遮莫家乡忆远征。”
在孤寂的军营看着能登(日本当地地名)的山景,想到与它相连的越后群山,不禁激起了思乡之浮想。情景交融,感人肺腑,体现了长年征战在外之人对朴素、自然的本心的渴望。从中也可以看出谦信在诗歌上的造诣。
上杉谦信一生受其母亲的影响很大,从小无比崇信神佛。
正因为有一颗虔诚的心,上杉谦信于天文二十二年(1553)受戒于紫野大德寺,得法号“宗心”。
1570年,即日本元龟元年,上杉谦信在林泉寺祈祷平定越中,得该寺高僧宗谦的一字,从此改法号“谦信”。
上杉谦信对神佛忠心一片,天台宗座主营建大讲堂时,谦信捐黄金200枚,其后还进献宝刀、马、砂金给净土真宗的本愿寺。
作为日本佛教净土真宗遭信长攻打时,上杉谦信无偿为本愿寺输送兵员、物资援救之。天正二年(1574)十二月剃发而为密宗法印大和尚,天正四年(1576)正月任阿阇梨权大僧都。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传说上杉谦信本人终身未娶,因而有一部分人怀疑他是女性,甚至有人认定他是一个女人。此事在日本引起了一番的争论,到现谜题仍未解开,但一般来说相信谦信为男性的说法居多。
上杉谦信还有一个嗜好,那就是喝酒,他非常喜欢喝酒,甚至被人称为“酒豪”,据推测,他的死因可能因为喝酒过多而死。加上辞世诗句有提及“酒”字,所以一般认为谦信为好酒之人。
另外,上杉谦信处理内政能力比较弱,实际上他在自己统治领域内实行精密的统治,他死后,仍然拥有大量军备资金,以维持军略。
战国武将中钦佩谦信的大有人在。除了武田信玄,另一个老对手北条氏康也同样敬重谦信。氏康在元龟元年(1570)把第七子氏秀(后来的上杉景虎)送给谦信做人质时,曾对长子氏政说:“晴信、信长之辈,都是说一套、做一套,不足以托赖。然而辉虎殿下不同,受人之请,必忠人之事。我死后,诸国中你可以依靠的,舍此无人。”可惜后来氏政未从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