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梦之禛点黛
989200000132

第132章

“怎么办啊?”宝玉急问。

“杀了他们!”湘云说道。

“万万不可!”黛玉忙劝道,“我就不信这官兵能把我们怎么样的!开门迎客便是!”

于是湘云开门,这官兵进来,领头的人竟然是名女子。

“你是温飞燕?”那黛玉认出来了,她不就是当年君安客栈的伙计么?

“正是,林掌柜,好久不见,别来无恙?”温飞燕一脸笑意。

“你怎么做起这抓人的事来了?”黛玉问道。

温飞燕笑道:“你却不知这客栈生意没了林掌柜,是每况愈下,活不下去了,讨得这份差事,不过是抓个朝庭通缉的人回去领了赏钱,混混日子讨讨生活罢了!”

黛玉心疼的问:“你怎么沦落成这个样子?”

温飞燕笑道:“被这苦日子逼的!你可知道在君安客栈虽然苦了点,可是有口饱饭吃,有张暖床睡,日子还算凑合!林掌柜你人一走,君安客栈生意日渐惨淡,便各自解散了,他们不是死要面子饿死,就是偷吃东西被打死,我若像他们那样现在也见不到林掌柜你人了!”

黛玉生疑道:“我记得步求败一身武艺,不致被打死吧?”

温飞燕笑道:“他没偷食物,他不屑于做这些事情,和我一样做这混江湖的事情,一次被人用毒剑刺伤,被人毒死了。算他命薄,我学了他的武功,苟活到现在,只怕有一天,我也要步他后尘!好了,说了这么多的废话,我可要带你们回去。”

于是这温飞燕身后的一群人开始翻箱倒柜的寻起东西来。

“你们这是做什么?”黛玉问道。

温飞燕说道:“例行公事,看有什么值钱的玩意!”

“温姐,发现了一个箱子!”一个人说道。

“打开看看!”温飞燕说道。

黛玉说道:“里面是银票,够你们这群人吃吃穿穿几辈子了,放过我和宝玉哥哥吧!”

温飞燕扯唇一笑,说道:“放过你们,真是天大的笑话,快给我打开箱子,钱我照拿,人我照抓!”

“真是贪得无厌!”黛玉冷笑道。

“温姐,发现一把玉折扇!”那个打开箱子的人说道。

“玉折扇?”温飞燕一听,脸色都变了,急问:“是什么样的玉折扇?”

那人递给温飞燕,温飞燕见了,忽然跪地,说道:“原来林掌柜竟然是皇子的人,温飞燕多有得罪。”

“这是怎么一回事?”黛玉都不知道怎么了,这温飞燕刚刚还气焰嚣张,这会却毕恭毕敬起来,真是让林黛玉一下子晕头转向起来。

那温飞燕解释道:“林掌柜有所不知,前些日子我也曾抓过一个人,也有这样的一把玉折扇,哪知道被那衙门的县官狠狠奚落了一顿,半分赏银也未领到。只因这玉折扇是当今皇上所赐,见此扇若见皇子一般,刚刚多有得罪,还望林大官人恕罪!”

“真是个破落户!”湘云边骂边说:“还不滚出楚山客栈,以后若是再敢来犯,小心你的狗腿!”

这温飞燕听了,哪里还敢生事,只得还了衣箱、银票、玉折扇等物,又连连道歉,逃将出去,从此浪迹江湖,不在话下。

又过了几天,忽然外面了雨。雨丝像断线的珠子,击打着人脆弱的心灵。

楚山客栈里,宝黛二人在灯下说话。

外面是绵绵的雨丝,屋里是一盏昏暗的灯。灯下是宝玉,看着黛玉。

黛玉看着桌子上的诗稿,“宝玉哥哥,你可知道这些当年的诗稿?”

宝玉拿起诗稿,一一翻看,仿佛以前的所有在脑海一幕幕浮现,像三步曲一样,在心海的深处,渐渐沉淀。

“林妹妹,你还保存着当年的记忆!”宝玉眼神宛如夜空里的星星一样。

“记忆犹如一个人的情丝,随着岁月的游丝,没有变老,反而深沉。”黛玉说道。

宝玉淡淡一笑,眼神里若长了水花一样,说道:“终归是记忆,终老被人所遗忘,不再记起,不再怀念,不再回想,一切正如那碎花一样,终于变暗变沉,没入风尘,随风而逝。”

黛玉一听,便觉得宝玉心里似有话要说,便又问道:“宝玉哥哥为何今天如此伤感呢?”

宝玉叹道:“非我这般伤感,只是春天本是喜人季节,我却如此愁思。”

黛玉说道:“你那通灵宝玉可在身上?”

宝玉从颈上取下通灵宝玉,说道:“此玉一直都伴随于我,渐渐对它有感情了。”

黛玉叹道:“这玉都是有灵性的东西!你看看我携带的这玉折扇也救了你我的性命呢!”

宝玉一叹,说:“林妹妹如何迷信起来了呢,不过是一件玉器罢了,林妹妹如何这般迷信了呢?”

黛玉便说:“你说的也是,迷信什么都不好,即便是爱。”

宝玉叹道:“爱不可以迷信么?”

黛玉听了,闭上眼睛,开始思考这个意味深长的问题。爱到底能不能迷信?

宝玉看了黛玉一眼,仿佛千年之间唯有黛玉方可称谓红颜知己。这一世,他知足了,挥了挥手,静静说道:“林妹妹,我想一个人静一静,好吗?”

黛玉听了,说道:“也好。宝玉哥哥,你一直住在我的心里呢。”黛玉说完,冲着宝玉妩媚一笑,优雅转身,迤逦离开。

“今宵贳酒与君倾……”宝玉一个人,看着手中的通灵宝玉,脑海里浮现出黛玉离去的背影,那么的美丽,那么的令人思念,那么的叫人浮想联翩。

没有酒,没有美人,没有红暖帐,没有花烛银台,宝玉只有通灵宝玉,只有它陪着自己。只是一块通灵宝玉而已,宝玉指望不了这块玉石。他最终还是成了被某人通缉的囚犯,他最终什么也没有挽留住,他最终看尽了人间沧桑,他最终尝尽了悲欢离合。

“林妹妹……”宝玉喃喃自语,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

他想起了她,挂念着她,担心她受到伤害,担心她也会像他这样落魄。他如果再和她纠缠下去,那么她会不会舍命保护他。他心里有了答案,她会的。为了爱,她什么都愿意去做。她自己迷信了爱,未曾从爱的海洋里出来过,她一直在心里坚守着那份爱。

宝玉感觉到这样的爱是多么的沉重,像一座巨大的山城压着他。他不是不敢承受这样的爱情。他害怕,害怕因了他的不纯正,而害了她。

他不过是一个浊恶的男子,又何必沾惹如林黛玉那样的红颜,又如何给林妹妹带来伤害,又何必让林妹妹受这爱之痛苦。

他做了一个决定,并不艰难,并不伟大,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

他隐隐约约明白是什么东西在阻碍着他,他害怕那些陌生人的眼神,他害怕那些不解的目光,那害怕那些被世人津津乐道的条条框框,他害怕着,孤独着,他想做自己,潇洒走一回,可是他无法这般抛下一切。

他一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他知道,不会再有人想起他,他现在必须让所有人忘记他。他看着手里的通灵宝玉,放到嘴角边,轻轻吻着,仿佛世间最可口的糖果。他把玉石含进口中,刚好有一杯热茶,那是林黛玉留下来的。

他知道这必然是林妹妹亲手为他泡的。他喝了一口,仰起脖子,咕噜几声。他感觉到好难受,可是他忍住了。林妹妹泡的茶真是美味,他微笑着,看着桌上林妹留下的诗稿,最终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清晨,当黛玉拿着那把玉折扇来看宝玉的时候,她发现宝玉已经仙逝了。

她哭了,好久没有哭的她,终于哭了,“宝玉哥哥,你为什么不说一声,就让我承受如此生离死别的痛苦?”

宝玉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再也不能回答黛玉。任黛玉如何哭泣,宝玉一声不响,那黛玉分明的发现宝玉的微笑依然存在着,仿佛宝玉并未离开过这个世界,他的音容笑貌犹存眼前,似在耳边,分外清晰,异常悦耳。

都是玉,玉折扇让黛玉生了,这通灵宝玉却让宝玉死了。提醒看客,莫可恋器物,当惜眼前人。

湘云见了,也哭了一会,劝道:“颦儿莫在哭泣,二哥哥怕连累你才这样离你而去,颦儿你千万要保重啊!”

黛玉听了,愈加明了宝玉的情思,便止住哭泣,暗暗起誓,从此再不哭泣。

黛玉在湘云、夏卜二人的帮助下,安葬了宝玉,便说心情郁结,便往四海云游,以缓解心情。

湘云听了,不好再劝,便让黛玉离去。

黛玉到底去往何方,暂且不提。

一年之后,金陵城内城外到处可以听人说起这薜宝钗,有人听她与金陵第一才子比诗作对,独占鳌头;有人说这薜宝钗早已不在金陵,游历江南名城,寻访古迹去了……众说纷云,不一而论。

传言太子胤礽发动兵变未成,被康熙帝囚禁,终被废除太子名位,罢为庶人。

这太子位被废之后,又过了几年,康熙帝驾崩,传位于胤禛,是为雍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