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梦之禛点黛
989200000066

第66章

胤禛一笑,说道:“我一个男人,怕什么闲话呢?至于你嘛,才怕闲话呢?”

黛玉冷笑道:“如果我不让你潇湘馆来呢?并且我要揭穿你四皇子的身份,看你以后还敢来不敢来的?”

胤禛双眸微眯,嘴角一抹邪笑,说道:“你如果当真如此,我想你会知道后果是什么。”

黛玉听了,心里一阵冰凉,她真的害怕了。这贾府之所以可以如此兴盛不是因为贾府中人官居高位,而是贾元春是皇妃的原因。而元春皇妃并不十分得宠,又因元妃是皇妃,这四皇子若是贾府亏空之事一旦捅到圣上那里,那将绝对是贾府的灾难。

黛玉一笑,说道:“你来我这里是有话要说的,你想找一个可以聊天可以谈心的人,不是么?”

胤禛笑了,拍了拍自己的头,神伤的样子特别令人怜惜。

他看着黛玉,目光里满是信任,说道:“我只是个弟弟,弟弟本来应该听哥哥的,对不对?”

黛玉听了,吐出一口长气,说道:“弟弟听哥哥的是没有错,但你的样子给我的感觉是有内幕,说吧,什么内幕?”

胤禛说道:“你知道我最近正在追讨这国府库银的事情,可是哥哥,我的好哥哥欠了一大笔国库库银,你说我是追讨国库欠款的,我应该怎么办呢?”

黛玉听了,看着胤禛哀伤的眼神,说道:“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不是么?”

“可是……可是哥哥他……”胤禛欲言又止。

“他是太子,是不是?”黛玉忽然问。

“你怎么知道?你可不是一般的聪明。”胤禛忙说。

黛玉忽然笑了,说道:“你不是一块木头呢,也知道恭维女孩子讨女孩子的喜欢。”

胤禛叹道:“我不是木头,难道你是木头?”

黛玉忧伤的说:“是啊,我是木头,这大观园里流传着‘木石情缘’的话呢,你说这可信不可信呢?”

胤禛微微一笑,说道:“可信。”

黛玉浅浅一笑,回道:“你迷信这些传说么?”

胤禛长叹一声,仿佛想了很久,说:“我们总要迷信一些东西,不是么?”

黛玉冷笑道:“如果这东西是错的,难道你也要迷信下去的么?”

这话犹如给了胤禛当头一棒,如果是错误的东西还要不要迷信下去。而什么是错误的东西更值得商榷一番的。

黛玉又说:“你其实心里已经有答案了,不是么?”

胤禛笑道:“十三弟骂我了。”

黛玉听了,说道:“十三爷前些日子一直留在贾府,他做了什么事,你知道不知道?”

胤禛听了,眼神忧虑的说:“我当然知道。只要贾府不结党营私的,我是不会动贾府的,就是父皇也不会动贾府的。”

黛玉听了,说道:“你也关心贾府的,不是么?”

胤禛笑道:“我不是关心贾府,而是关心你。”

黛玉听了,看天色已晚,说道:“天晚了,你去忙吧。”

胤禛不舍,说道:“好不容易我来了一晚,你就不能留我一夜的么?”

黛玉笑道:“你想和我说一夜的话么?”

胤禛哈哈一笑,说道:“是啊,说一夜的话。”

黛玉冷笑道:“我和你说一夜的话,那你明天呢,莫非也要睡一个白天的么?”

胤禛笑了,说道:“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不迟。”

黛玉看着胤禛腰间的一把玉扇,说道:“你们皇子怎么都有一把玉扇子的?”

胤禛听了,便取了折扇,缓缓展开,扇面亦有诗有画,和那十三爷胤祥有得一比。

胤禛把玉折扇递给黛玉,黛玉看了,见上面有一首刘长卿的诗,只道是:“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诗的右侧是一幅画,画上画的是远山、若隐若现的杏树、柳树、枫林,近处的是亭台楼阁,又有绿油油的一片草色,草地边是曲曲折折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一叶孤舟。

黛玉看完,将玉折扇递与胤禛,她心里已经明了这扇子的旨趣了,说道:“这古调冷落,你却喜欢,岂不是生起无端的寂寞了么?”

胤禛说道:“就是寂寞又如何,寂寞也会唱歌的,不是么?但还有一个兄弟懂我的,更有红颜懂我的,不是吗?”

黛玉便说:“懂你的兄弟是十三爷,懂你的红颜又是谁呢?”

胤禛叹道:“除了你还会有谁?”

黛玉冷笑道:“你是迷了眼睛了,昏了头脑了,说这等没头没脑的混话起来了?”

胤禛诡异的一笑,说道:“我现在真是迷了眼睛,也昏了头脑了,我所有的混蛋行为,都是败你所赐啊!”

黛玉偷偷一笑,说道:“那我什么时候成了恶人了啊?你要因此病了死了,可不能怪我的!”

胤禛温柔的说:“我哪里会怪你呢,我要感激你才是呢!如果没有你,就不会有我的期盼了,我才感觉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在关照着我,在注意着我,在守候着我,这样的感觉不是很好的么?”

黛玉嗔怪道:“那你这扇面上写着画着的尽是‘寂寞’两个字眼?”

胤禛惊奇的目光与黛玉好奇的目光碰撞到一起,说道:“我现在是一个孤臣,我心里装着天下人,可天下人心里却没有我,这不是寂寞是什么呢?”

黛玉笑道:“你自作多情装着天下百姓,其实是装着这多娇的江山吧。你心里不阳光,注定会寂寞残生。”

胤禛一脸阴笑,说道:“不,遇见你之后,我就将不会寂寞了。从此你将陪伴我一生一世,不是么?”

黛玉冷笑道:“你凭什么要我陪伴你一生一世呢?”

胤禛笑道:“你不愿意随我到紫禁城去么?”

黛玉冷笑道:“紫禁城比当年汉宫长信宫如何?”

胤禛听了,心里一沉,吟诵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乌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黛玉说道:“汉宫班婕妤才艺无双,曾受汉成帝一时宠幸,结果赵氏姐妹来了,那汉成帝便从此住进了昭阳殿,抛弃了班婕妤,她便只好到长信宫侍奉太后,如此可悲可叹可怜可恨。汉宫如此,紫禁城又能好到哪儿去的?”

胤禛听了,说道:“我不是汉成帝,你也不是班婕妤。紫禁城里也没有昭阳殿,我为你建一处潇湘馆,你说怎么样呢?”

黛玉叹息道:“别说这个了。你也喜欢唐诗的?”

胤禛无奈,笑道:“怎么还有人懂唐诗不成?”

黛玉说:“湘云。”

胤禛听了,说道:“就是贾母的侄外孙女史湘云么?”

黛玉笑道:“正是她了。你和她都对唐诗有如此之造诣,才是天生一对呢!”

胤禛听了,看着黛玉似笑非笑的眼睛,心里一阵纠结。

胤禛的目光里满是期待,期待着黛玉的目光,他希望她的目光里只有她一个人。

黛玉忽然一脸的忧郁了。可能是青春期的生理反应,也有可能是心理担心着事情,现在她一脸的暗色调,仿佛巨幅里的背光区。

胤禛看着黛玉,他的目光里夹杂着复杂的情绪,有惆怅,有无奈,有暗黑,有霸道,最后这所有的情绪在一瞬间内变成了眼泪。

黛玉忽然见了,忙问道:“你怎么流泪了?”

胤禛捏着拳头,忍住眼睛说道:“我没有哭,这一生你注定跟着我,你逃不掉了。”

胤禛回过头去,背对着黛玉,说道:“我要离开这里了,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做,不能陪你了,你愿意等我么?”

黛玉忙问道:“你要我等多久呢?一年,三年,五年还是十年?”

胤禛泪流满面,他忙擦干眼泪,回过头来,看着黛玉,深情的眸子里发出怜爱的光芒,低沉道:“不会很久,请相信我,我会再回来找你的。”

黛玉沉声道:“你走吧。”

胤禛转过头去,忽然回过头来,快步走到黛玉身边,双臂张开,想拥抱黛玉,但他立即回转身,说道:“我知道你心里想着什么,我愿意等你,等你的心回到我的心间。到那一天,我愿意冲破一切阻碍,带你回紫禁城,专门为你建一个潇湘馆。”

胤禛说完,也不回头,等走到潇湘馆的门边,才回头深情的看了黛玉一眼,然后打开了潇湘馆的门。外面的夜色是那样的深沉,胤禛的身影隐没在黎明前的黑夜里。

胤禛来前,雪雁出去了,胤禛走后,雪雁又出现在潇湘馆里了。

潇湘馆外却又响起了敲门声了。

敲门声凌乱,黛玉根本听不出是谁的声音,雪雁便去敲门。她是黛玉的丫鬟,虽没有黛玉聪明,但她知道不应该打听的事她绝不打听,她本应该做的事情一丝不苟的完成。她必须如此,她不希望像紫鹃那样离开林黛玉,她希望守候在黛玉身边,那怕她每天都很辛苦,但她以为守候在黛玉身边就是她此生的幸福。

开门一见,竟然是宝钗,黛玉有好久没有见到她的人了,而今夜宝钗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吃了一惊,问道:“宝姐姐,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