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梦之禛点黛
989200000069

第69章

探春听了,说道:“我看这甄昕人若有心找他回去,必会再来这西湖寻的。我看众姑娘并丫鬟留意过往的渡客人,留心注意一下,说不定就会有消息了的。”

黛玉听了,便依黛玉之言,叮嘱众姑娘注意过往的渡客。

至晚间时分,香菱果然得了消息,便说有一个叫甄昕才的人要见黛玉。

于是黛玉便见了这甄昕才,这甄昕人见了黛玉,便说他哥哥已经三天三夜没了消息。黛玉便把甄昕人的尸体给那甄昕才看了,那甄昕才见了,只是大哭不已。

黛玉见了,忙说:“人已经去了,昕才公子也不要太过伤心,节哀顺变才是。”

那甄昕才听了,哭道:“哥哥前几天曾经跟我说过,若是他不幸遇难,便将此扇交给有缘人。”

那甄昕才说着,便将一把玉折扇交给黛玉,说道:“哥哥说有缘人见了这把玉折扇,便知道事情的真相了。我想既然公子能找到哥哥的尸体,必能为哥哥讨回公道的。”

黛玉接过玉折扇,吃了一惊,因为她惊奇的发现这玉折扇上依然书写着刘长卿的诗,仍然是那句:“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玉折扇上的远山、杏树、柳树、枫林、亭台楼阁、草地、小河、孤舟都清晰可见,如果黛玉没有记错的话,这把玉折扇的主人当是四爷胤禛无疑。

只是听这甄昕才说这玉折扇可以知道事情的真相,如今黛玉见了这玉折扇,反而陷入了困境。这不是胤禛的玉折扇么?

胤禛的玉折扇又有什么玄机的,不过是一把玉折扇而已。现在的黛玉一下子真不知道如何下手,思维完全被打乱了,这甄昕才说的话是否可信呢?这四皇子胤禛与这甄昕人的离奇死亡又有什么关联呢?

黛玉本以为离开了贾府,离开了大观园,来到这人间天堂似的杭州西湖,本可以远离这胤禛的。现在她发现她错了,这胤禛几乎总是在她差点要忘记的时候,又突然的让她记起来。

这莫非是一种无法逃脱的缘分么?缘分这件东西真是奇妙,它可以让两个互不想干的人紧紧的锁定在一起。

黛玉因想着这甄昕人的死亡确实另有动机,又有这玉折扇,便让甄昕才把这甄昕人的尸体运回,她若有了新的发现,再告知这甄昕才便是。甄昕才留下他的住址,便回去了。

是夜,黛玉、湘云、宝钗、探春四人便商议此事的来龙去脉。

宝钗先说:“依我看,这玉折扇必有玄机,颦儿可否借我一看的?”

黛玉便把胤禛的玉折扇递给宝钗。宝钗细看这玉折扇,几次合拢,又几次展开,忽然从玉折扇下抖落下一个细长的纸条。

宝钗忙捡起来一看,展开纸条,纸条上有字,宝钗念道:“想要知道甄昕人的死因,先从甄昕才查起。”

“这不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吗?”湘云听了,怒道。

黛玉听了,细细一想,说道:“不,这张纸条有用。它至少告诉我们,第一,这甄昕才的话不可信,第二,甄昕才并不是真正的凶手。”

“那凶手会是谁呢?”湘云问。

黛玉说道:“所以纸条上跟我们说得从甄昕才查起啊。”

宝钗的目光里却有一丝不解,问道:“这玉折扇的主人是否与此事有关呢?”

宝钗的一问,立即引起了湘云、探春的兴致,而黛玉当然知道玉折扇的主人是谁,只是这胤禛与这甄昕人的死到底有什么关联,黛玉却怎么也想不通。

黛玉先说:“要想知道此事是否玉折扇的主人有关,我们得去一个地方。”

“哪里?”湘云问。

“甄府。”宝钗说道。

于是黛、湘、钗、探四人便往甄府而去。

这一路上的风景特别令人喜欢,虽然是冬至以后了,但路边依然有梅花。梅花的花香飘散四野。

在这梅花香间,更有鸟儿的声音。这里真如天堂,就是冬天依然可以听见悦耳的鸟叫声,它甚至让人忘记自己在人间,犹如仙界一般。

别处的风景再怎么吸引人,也没有这一路的鸟语花香作陪来得爽意。走遍天下,不如就停留于这花香径的天堂小路?黛玉在这样的美景里心神荡漾了。

而湘云这在一路里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兴奋与喜欢,这里安静能让人静下心来,走进自己的内心,去体验最真实的自己。

探春最先发现前面的一处屋子的,整个屋子在一片树林间。屋子的上空有一半被树叶所遮挡了。可以看出早晨的阳光是照耀不到这个屋子的。

两边是花圃,前人有“圃露庭霜何寂寞”之感,这甄府前门似乎很是冷清,或者这甄府并不喜欢接待外宾,或者这甄府人是志趣高雅之士,曲高和寡,自然人烟稀少。

还未进入甄府,早有甄府的小厮出府相迎,直至甄府大堂。

早有甄昕才坐于大堂之上,起身笑脸相迎。

黛玉见甄昕才一脸笑脸,又想到这甄昕人的弟弟甄昕才一脸笑意,她便心有猜疑,以为这甄府人必有蹊跷。

按说甄府死了人,本应该设置灵堂的,如今却如平常一样,毫无丧葬之礼,府中上下皆无悲意,反而其乐融融,真是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

但这甄府向来来往不逢人,如此独辟蹊径的行为也鲜有人知。

甄昕才前日还嗷嗷凄凄的样子,今日却完全换了模样,一副笑脸,说道:“林公子来了,莫非有我哥哥甄昕人的消息了么?”

甄昕才并没有装傻充愣,他似乎知道他在做什么还有他在说什么。

林黛玉看着他,一脸的不解,她心里当然更多一层的厌恶感,像这样一个在他兄弟死了之后依然一脸笑意的人最是冷酷无情,即便是有什么恩怨,人都已经死了,还记挂在心上,并且因此兴灾乐祸,不是冷酷是什么,这与他之前的焦急形成了鲜明对比。

黛玉冷笑道:“我看甄公子并无探听你家哥哥的意思,我不如干脆走了,反正是你家的事情,我林公子与甄府并无牵扯,何必管别人家的家事呢?”

黛玉说完,起身便走。湘云、宝钗、探春亦跟着起身。

“且慢,林公子。”那甄昕才迎上前来,厉声道,“林公子既然来了甄府,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甄昕才此话一出,立即从甄府大堂的前后左右围拢上几十个莽汉,个个彪悍无比。

黛玉见了,知道这甄昕才想玩黑的,她便定下心神,沉声道:“甄昕才,我和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如此咄咄逼人?你我本是道不同,我与你便不想为谋。若是今日我有什么闪失,我想你甄府上上下下几百号人绝对活不过明天。”

甄昕才听了,干咳一下,那几十个莽汉便离远了一些。他又笑道:“我哪里会动林公子呢,不过是下人们不懂事,还望林公子见谅。”

黛玉冷笑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下人们不懂事,不也是你甄公子教导的么?”

宝钗听了,怕这甄昕才狗急跳墙,忙说道:“甄公子莫可动气,关于你兄弟甄昕人,我们确实也得到了一些消息,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帮得上忙?”

这甄昕才听这宝钗语气缓和,便说道:“不知这位公子得了什么消息?”

宝钗笑道:“还得这位林公子告诉你呢!”

原来这宝钗知道黛玉心里有了主意,当然不能说这玉折扇里的纸条之事。

黛玉便接过话头,说道:“就是得了什么消息,我也一字不会跟你说的。”

探春也说道:“我们也没有什么好跟你说的。”

湘云便跟黛玉说道:“如此我们还是离了此地才好呢,总感觉心里不舒服,就是有话,这气氛不令人喜欢,我也一字也不愿意说了。”

甄昕才听了,喝道:“来人啊,照顾一下四位公子!”

这甄昕才刚刚说完,忽然从外面闯进了几道黑影。

“来者何人?”甄昕才惊恐的问道。

这几道黑影已经护住了黛玉、湘云、宝钗、探春四人。

原来闯进来的几个人都是一身黑色夜行衣,连头发也包裹住了,只留了眼睛,并不知道是哪路人马,只是死死的护着她们,并不让甄昕才的人靠近一步。

“给我拿下。”甄昕才下令道。

那几十个莽汉便合拢上来,像蚂蚁一样发现了美食一样,试图抓住这几个黑衣人。而黑衣人左挡右遮,又闪又躺。如此这莽汉与黑衣人你攻我防,斗了几十个来回,那些莽汉却始终未能进这内圈半步,更不可能碰到黛玉、湘云、宝钗、探春四人了。

甄昕才见了,又急又跳道:“你们难道就不会变通一下嘛?”

那几十个莽汉听了,于是开始如转动的水轮一样,开始转动起来。

黑衣人见了,忙手牵手合成一个圆圈,也随着转动起来。

如此一来,那莽汉仍然找不到破绽,没了办法,只转得脑袋都昏了,也没能进一寸的。于是那莽汉又分散开来,忽然有一个下蹲,一个踩着那个下蹲的人的背,冲了上来,势要从上面跳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