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梦续之浴火凤凰
989300000001

第1章

却说那日迎春因孙家来人来接,众姐妹各皆悲伤不舍,然无奈孙绍祖之恶,勉强忍情作辞去了。迎春归去后,姐妹们各各皆叹。晚间,黛玉回至潇湘馆,懒懒的靠在榻上,看着桌上红烛痴痴在想:迎春尚有父亲,只因素来讷于言辞,家下人等不免欺其儒弱,且又无母可依,刑夫人也是面上之情,平日里也是颇不如意。幸大观园里姐妹和睦,得平安过了这些年。到出阁之期,又被大老爷抵作五千两债银,又遇着这样的夫婿,可怜她也是花容月貌,娇花之躯,真不知如何下场。又想自己,父母双亡,又无兄弟,今伴外祖而居,更不知身归何处。

想着不觉脸上发烫,走到桌前想写些什么,恰紫娟此时打帘进来了,看见黛玉坐在桌前便说道:“姑娘,天不早了,今劳烦了一天,还是早些睡吧,别再劳神了。”黛玉嗔道:“谁又劳神了?不过是想找些子书,偏你又来念叨”。紫娟笑着服侍黛玉睡下,因知道黛玉今日心中不顺畅,又怕黛玉闷在心里,故多陪着说了会儿话。

黛玉辗转榻上,想道:自己与宝玉虽然和气,看贾母虽也有意将自己许配给他,但终未放定,且王夫人历来不待见自己,终不知如何了局。至三更时分,黛玉方朦朦睡去。

朦胧间,只觉得自己身子突然轻了许多,飘飘忽忽的来到一处,但见奇花遍地,异香扑鼻;雕栏玉砌,琼宇亭台;当真是人迹不见、飞尘罕至,只不知是何所在。黛玉正在纳罕,忽听得一阵笑声,只见一群丽人翩跹而至,当中一人云髻高挽,修眉联娟;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恰如洛神赋中洛神一般。

那丽人见了黛玉便笑道:“绛珠妹子可来了,一路可好,快随我们进去吧。”说着就挽了黛玉的手,一同走进屋内。黛玉诧异道:“姐姐恐是认错了人吧,妹妹并不是什么绛珠。”那丽人叹道:“妹妹下凡一趟迷了本性,恐忘了根本。也罢,今日既然到此,少不得令你明白前世今生。”说完,用手一挥,刹时前方出现一幅图景:只见浩浩灵河畔,一株绿草盈盈立于石畔,迎风而立,虽无花之娇艳,却另有一段妩媚风流。

黛玉一见那绿草,心头便涌起了一股血脉相连之感,前尘往事悉数浮现在脑海。原来自己本是一株绛珠仙草,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始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收在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座下,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那日,得知神瑛侍者下界历劫,遂往警幻仙姑处请求下界同往。警幻念其报恩心切,准其下界,并与神瑛侍者化为表兄妹,以证其缘。

黛玉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便是那绛珠仙草,只是不知如何酬报灌溉之德,待要再问警幻,警幻却笑而不答。只是说道:“妹妹不必再问,灌溉之德倒是容易,尚有一再生之恩却要费些时日。”说罢只是请黛玉用些茶水。黛玉只得拿起茶杯,只见茶汤却清冽异常,一股如兰似桂这香扑鼻,饮罢更觉浑身舒畅。黛玉又与警幻说些幻境这事,有一仙女来报:时辰已到,请绛珠仙子启程。警幻站起身,道:“一时竟忘了时辰,妹妹还请暂先回去。”见黛玉有不舍之意,又道:“此去不过数十载,只怕到时妹妹还不舍得回来呢。”黛玉只得起身告辞。警幻等送至宫外,见黛玉远去,边上一绿衣女子对警幻言道:“姐姐怎么不把她和灵河龙王的一段故事一并告诉了她,岂不便宜?”警幻微微叹道:“这也是她的一个劫数。须得到她和神瑛侍者的这段孽缘了却之后方能再续前缘。”你道这是何意?原来这绛珠仙子原是玉帝与王母之女,三万年前因为拯救天地间的一次大劫舍身成仁,本应灰飞烟灭,幸得灵河龙王垂怜,以心头之血护其心脉,得以化身为绛珠草,再行修炼。灵河龙王也因此元气大伤,不得不闭关修炼,终至绛株草独守灵河河畔。只是黛玉如今虽知自己是绛珠草,然终究忘其根本,只记得灌溉之德,却不知再生之恩。

次日清晨,黛玉醒来倒觉得神清气爽。雪雁进来看见黛玉已醒,忙唤又了紫娟,一道服侍黛玉梳洗。紫鹃因说:“姑娘昨儿倒睡得沉,比平日多睡了一个时辰。”因黛玉平日素来觉少,不过睡二三个时辰便罢了。

春纤进来道:“姑娘,刚才鸳鸯姐姐使人来说南安太妃、北静太妃相约过府,让姑娘预备好,一会儿就叫人来传。”紫鹃因问:“姑娘今儿穿什么衣裳呢?”黛玉道:“什么大不了的,也来问我,就穿前儿做的那件吧”。紫娟一笑,又替黛玉挽了个流云髻,鬓边带个金凤垂珠钗并一朵紫玉梅花。换罢衣裳,只见黛玉身着淡紫云雾烟罗衫,同色拖地烟笼百水裙,袖口和领口都用银丝绣了梅花图案。风流蕴藉紫娟、雪雁都笑道:“月里嫦娥也不过如此吧。”

黛玉含羞嗔道:“看把你们贫的,还不快点收拾好随我去。”紫娟道:“这话很是,要不一会又该迟了。”紫娟就拿了扇子等物随黛玉来到贾母房中。探春、惜春、宝钗都已到了。看见黛玉过来,探春、惜春迎了出来,笑道:“林姐姐今儿好漂亮。”

黛玉先见了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又与探、惜和宝钗见了礼。只见探春和惜春都穿了条散花百褶裙,外罩苏绣月华锦衫;只是探春的是玫瑰花图案、浅粉底色,惜春的是玉兰花图案、淡绿底色。唯有宝钗上着五彩缂丝衫,下着团蝶百花烟雾凤尾裙。项戴赤金盘螭巊珞圈,头上云髻峨峨,戴着五凤朝阳挂珠钗,更衬得体态丰腴,艳光逼人。

黛玉笑道:“别尽取笑我啦,你们看宝姐姐才是桃羞李让、端丽冠绝呢。”贾母对薛姨妈笑道:“宝丫头倒真是好的,我前日才和你们太太说,不知谁有这福分能娶到。恐怕真要是个王爷吧。”宝钗早羞红了脸:“老太太又在取笑我了。”王夫人也道:“老太太常夸宝丫头,模样还在其次,只看他行事,我们家几个女孩儿都不及她。”

大家正在说笑,突有人来报:北静太妃、南安太妃到。贾母、王夫人忙迎了到门外。至堂上,二位太妃坐了上座。贾母等行了君臣之礼,北静太妃因笑道:老太君不必太客气,大家本是世交,还是不要拘礼的好。南安太妃也道:这话很是。大家寒喧了一阵,南安太妃问道:“怎么不见姑娘们。”贾母道:她们小孩家家的,没见过什么世面,怕惊扰了二位太妃。”北静太妃道:“府上元妃娘娘端丽贤淑,也早已听闻府上几位小姐也是非同常人,何不请来见见。”

原来,北静太妃虽是长公主,只因老北静王素喜散淡,爱游历名川大山,因此太妃与老王爷倒是时时不在京中,只管云游去了,故不曾见过贾府众姐妹。贾母笑道:“太妃见笑了,这就叫她们来拜见太妃。”说罢就让人叫了宝钗姐妹们来。

说话间宝钗姐妹们已到,见过了二位太妃。北静太妃见众姐妹均如娇花软玉一般,喜得拉了这个的手又拉那个,笑道:“老太君的孙女儿个个都是好的,真不知让我赞哪个好。”

“太妃谬赞了。只这个是我外孙女儿,名唤黛玉。这个是薛家姨太太的女儿。”贾母指着黛玉和宝钗道。“外孙女?那岂不是敏姐姐之女?”北静太妃诧道。

原来,当日贾敏亦曾在宫内充任女官,深得太后喜欢,而北静太妃当日也尚未出嫁,与贾敏颇为投缘,二人姐妹相称,同坐同息。后来贾敏因嫁了林如海,又去了扬州,而太妃也嫁了北静王,又常年不在宫中,故此渐渐未通音讯了。今太妃见了黛玉,当然忆起当年在宫中二人一同读书一同游玩的时光,倒觉得分外亲切。

太妃不由得拉了黛玉的手,细细打量。赞道:“当日敏姐姐已是天人,今日见这玉儿更胜其母一筹。敏姐姐有女如此,也可无憾了。”南宁太妃笑道:我看你是没有女儿,想着来贾太君这抢个女儿回去的。”说着众人都笑了。北静太妃也笑道:谁说不是呢,我看了这玉儿由不得就想疼她呢。因又问黛玉今年几岁,何时来京。看黛玉有怯弱之态,又问了平日常吃什么药。

贾母因说:我这外孙女儿旁的都好,只是身体不太好,平日里倒是经常生病。南安太妃道:小孩子家这怕什么,咱们这样的人家有什么打紧,只不过多调理调理也就是了。北静太妃又嗔着南安太妃未早些告诉,说;早知道玉儿身体不好,我就该带些补品来,此次溶儿回来,倒是带回不少稀罕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