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梦续之浴火凤凰
989300000018

第18章

此时黛玉等已在这里了,凤姐进来先向贾母请安毕,见黛玉用担心的眼光看着自己,便偷偷朝黛玉笑了笑,黛玉心内明白也报以会心的一笑,便又和探春等说笑去了。凤姐陪着贾母说笑了一阵。见王夫人在看着她便过来对贾母道:“老祖宗我想告个假呢。”“怎么啦?”贾母问道。凤姐陪笑道:“前几****身上又有些不好,昨儿请了太医来看,说是操劳太过要好好调养些日子才好。”又悄悄对贾母道:再者我也想趁着年轻和二爷再要个孩子,也免得老和我打饥荒。”贾母沉吟片刻方道:“你说的原也是正理,只是这里一大家子事一时倒不知道交给谁才好。”凤姐道:“前些日子大嫂子和三妹妹和宝妹妹也管得挺好的,况且如今我们宝妹妹是宝二奶奶了,更是轻车熟路了,也是这府里的正主儿。我看让她管着也是好的。”贾母道:“宝玉媳妇到底是新媳妇,倒是过些日子再说。”旁边王夫人却道:“我看宝玉媳妇倒是很好,虽是新媳妇但原是亲戚,也是知道我们这里的事的,不比外头来的不熟悉,再者前些日子也管过家。”此时刑夫人也已经过来,见贾母不同意便道:“老祖宗我也早想着让琏儿媳妇回去帮我看看家呢,只是二太太这里没人手,现如今这里也添了人,她身子也不好,还求老太太恩典让回去才是。”贾母虽不便反对却道:“虽是如此,只是宝玉媳妇刚成亲,保不定过不久就有孩子,到那时又要换人,还不如先让珠儿媳妇和三丫头她们先照看着,凤丫头也别全放了,也帮着些倒也罢了。王夫人想了想也是,便道:“还是老太太想得周到,那便还让她们姑嫂三个一同管,再让凤丫头看着些。”李纨、探春、宝钗三个忙答应着,独宝钗心内不甘。贾母又对凤姐道:“我往后让你过来你可不能脱滑了。”凤姐忙笑着应道:“那是自然。还是老祖宗疼我呢。”

待从贾母处出来后,凤姐便约了李纨等过去,把帐本一五一十交到她们手中笑着道:“如今我可是都交出去了,你们可要看仔细了,今后可别再来烦我。”李纨笑骂道:“你倒是懂得躲懒。”凤姐笑着半真半假的说:“我也烦了这么些年了,也很该让你们烦烦了。”李纨等接过帐本便仔细核对起来。宝钗越往下看心内却越凉,从元妃省亲起竟都是入不敷出了,这几年犹甚,若大的贾家竟靠典当过活了,心内不犹深悔,但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了,本想着如何从这里抠些出来,现在看来只得另想法子了。

从此宝钗、李纨、探春三人便又日日上午在议事厅里议事,倒是不辞辛苦。宝钗也不再象上次那般拿定主意不开口,十停事倒是有六停是她拿的主意。这日午后薛姨妈到王夫人处恰又出去了,便到宝钗屋里来,薛姨妈问道:“宝玉待你可好?”宝钗道:“还好吧,只妈妈也是知道的,他也是个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保不齐什么时候又看上别的什么人。”薛姨妈又问:“我恍惚听说老太太让你管家了,是吗?”宝钗皱了皱眉道:“让我和大嫂子还有三妹妹一道管。”薛姨妈又道:“虽是这样只是你现在是正儿八经的贾家人了,还是你为主的。”宝钗冷笑道:“那有什么用,妈妈竟不知道,如今这府里也是亏空得很,竟比我们家里还不如呢?”薛姨妈大惊:“那可如何是好?”宝钗道:“妈妈也不用太担心,这里倒有好些古董家伙,若是卖了也很够用一阵子的。”薛姨妈又道:“对了林姑娘的事竟成了大半。上次你哥哥把你画的林姑娘的画像托了人送到王爷跟前,王爷见了很是挂念,忙着催问是哪家的姑娘,听说就要打发人来求呢。”宝钗大喜过望,道:“果然如此倒是可以让太太多要些聘礼。”薛姨妈道:“今儿我来正是要告诉你婆婆这事呢,只是恐老太太不同意。”宝钗不以为然的道:“只要王爷一定要,还怕她不愿意?我婆婆恰巧今日出去,妈妈不如就在我这里等着。”薛姨妈于是在宝钗房中等候。

薛姨妈那日直等到掌灯时分王夫人方才回来,王夫人听了大为满意,因薛姨妈道王府要找黛玉的生辰八字去合,王夫人连忙四处寻找,好不容易找了出来忙拿给薛姨妈,让她赶紧交给王府。薛姨妈道:“今日恐怕是来不及了,只好明日再去吧。”王夫人道:“还要妹妹多费心了,若是果然能进王府,不独我要谢你,就是林丫头今后恐怕也要谢你这个大媒呢。”薛姨妈笑着道:“姐姐太客气了,我们本来是一家人嘛哪用得着个谢字啊。再者我也不图她的谢,只是今后别埋怨我就成了。”王夫人又道:“不知道王府能给多少聘礼?”薛姨妈道:“说来也是大姑娘的福分,听说王爷竟是满意得很,恐怕还要聘了作庶妃呢!那时还怕王爷不多多赏赐吗。”王夫人深以为然,姐妹二人又一道筹划了许久方散。

那日黛玉正在藕香榭和惜春闲话,忽有人来说:王嬷嬷求见。黛玉喜出望外,对惜春道:“王嬷嬷去了苏州大半年了,何时又进京了。”说着便连忙告辞带了紫娟赶回潇湘馆来。原来这王嬷嬷本是黛玉之乳母,原是随了黛玉到贾府的,后因年老家里人又一再来接故贾母准其回家养老,因不舍得黛玉,去岁年末时方和家人回去,却不知何时又回到京中。

到了潇湘馆中王嬷嬷一见黛玉忙跪了下去就要拜,黛玉连忙扶住道:“嬷嬷不要多礼。”一面又让人拿了些点心,又道:“这些糕点我吃着倒还好,嬷嬷也尝尝。”王嬷嬷看着黛玉喜得流下泪来:“姑娘越来越象夫人了,姑娘可真是长大了。”黛玉又问:“嬷嬷什么时候来京城的?”王嬷嬷回答道:“我回去这些日子竟是时时想着姑娘,总让他们送我回来却总不得空,恰好这次我好大儿子要到京里做买卖,我就赶紧跟了来。”黛玉喜道:“怎么王大哥也来京城了吗?”王嬷嬷道:“全亏了早年老爷太太让他脱了奴籍,又给他本钱他才能做些小买卖。这些年托姑娘的福,买卖竟也还不错,这不想来京城开家分号,我就跟来了。他本来也想来拜见姑娘的,只是这深宅大院的大有不便,给我拦住了。”黛玉道:“这么多年没见,也不知他是什么样了,只怕我见了也认不得了呢。”王嬷嬷笑道:“他倒是没大变,还是老样子。只是姑娘那时候才是个八九岁的小姑娘,现在都是大姑娘了。”众人都笑了。

王嬷嬷说着又让紫娟、雪雁到外头看着,青萧、彩卉知道必有什么贴心话要和黛玉说,忙道:“还是我们去看着,紫娟姐姐和雪雁多陪嬷嬷说说话吧。”说着一个就到院子里来,一个倒是到院后面去了。王嬷嬷道:“这两个丫头倒是伶俐得很。”顿了顿又道:“前些日子的事情我都听说,真是难为姑娘了。说起来夫人在世时和这里老太太也是有约定的,不料他们竟然……”黛玉忙道:“老太太后来也告诉我了,也问过我的意思,只我自己不愿意罢了。”王嬷嬷道:“老太太对姑娘也还好,只是她如今年纪也大了,我冷眼看着许多事也作不得主了,姑娘自己还要当心些。”黛玉点头道:“我明白。”王嬷嬷又道:“老爷临走前留下一封信让老奴等姑娘大了再交给姑娘,这次我回苏州也是为了拿这封信。”说着从怀中拿出一封信来,黛玉听了惊得竟说不出话来,忙颤抖着双手接过信拆开来看,只见信中文字却已潦草,想来是林如海病中所写。

黛玉吾儿如晤:

为父此次已病入膏肓,恐命不久矣。只吾儿年纪尚幼,俗事不欲为汝所知,一应事件唯有留书以嘱吾儿。

吾儿六岁丧母后又失父,可谓薄命,只幼时父母皆以男儿教导吾儿,必坚其心。汝见此信,必已成年,汝母当日虽与汝外祖有约,然世事万变,不得其踪。纵贾府毁约汝亦不必伤心,莫使外人笑吾林家矣。

吾儿择婿,不论贫富贵贱均可不论,只必不可为妾。吾儿切记。

又为父一生清廉,未有所积,只祖上所留薄产已付二十五万两白银令贾琏随入京中,五万两为汝在贾府使费,二十万两则为汝之嫁资。另林家老宅尚留五万两白银,埋于庭内琼花树下四尺之处,以备吾儿不时之需。

纸短情长,望吾儿珍重,吾与汝母纵死九泉亦当含笑矣。

父如海绝笔。

黛玉尚未看完,早已泣不成声。王嬷嬷怜惜的抚摸着黛玉道:“好孩子快别哭了,老爷和夫人都在天上看着你呢。”又拿出一个匣子道:“这是夫人临终前交给我的,让我等你长大了再交给你,我想着现在也是给你的时候了。”黛玉小心翼翼的打开,刹那间只觉宝气冲天,匣内流光溢彩,尽是些稀世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