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梦续之浴火凤凰
989300000086

第86章

忠顺王重重地“哼”了一声,道:“本王还没有这个精神去和一个小丫头过不去。”宝钗忙道:“王爷,听说宸妃娘娘在宫中很是得皇上宠爱。那个姓林的丫头别的不会,却专会抢人家男人。”

忠顺王有些好奇地道:“怎么?”

宝钗有些不好意思地道:“王爷是知道我和她的事的,只是她鬼计多端,从前在园子里的时候就哄得老太太团团转。还有那几个爷们,哪个不是听她的。如今她到了宫里,我倒是有些担心。再加上元嫔又是她的嫡亲表姐,她二个若是联起手来倒是不好了。

忠顺王听了觉吟了片刻,方道:“明日我要让人进宫去给宸妃送些吃的,不如你去吧,也好顺便劝劝她。”

宝钗听说喜出望外,连忙答应着。一面又遣人回去告诉薛姨妈,让她打发贾府的人回去,只说事情有眉目了,等明日得了确切消息再回去禀报太太。

却说第二日,宝钗便扮作个小丫环的模样,跟了王府的嬷嬷进宫去了。到了宸妃那里,宸妃见宝钗看着面生,不禁奇怪地问道:“这个丫头是谁?怎么从前没到过我这里?父王怎么叫她来?”

那嬷嬷连忙在宸妃耳边悄悄道:“娘娘不知道,这是王爷的新宠。听说颇有几分见识,因为王爷如今不好进宫,故此让她进来看看娘娘。”

宸妃听说,走下座来,绕着宝钗走了一圈,上下左右仔细打量了她一番,这才轻蔑地道:“你小小年纪能让父王说你有几分见识,倒是不简单啊。”

宝钗却是不卑不亢地站在那里,并不答言,只是静静的看着她。

宸妃怒道:“说,你叫什么名字?到宫中意欲何为?”

宝钗只是淡淡地道:“王爷吩咐民女来送吃的给娘娘。”

“民女?你不是王府之人?”宸妃有些奇怪。

宝钗点了点头道:“不错。民女还未算得上是王府的人。”

“那你姓甚名谁,何方人士,如何识得父王的?”宸妃放下手中的杯子,历声问道。

宝钗连忙一一回答了。

宸妃沉吟着道:“贾家?又是这个贾家。你也是贾府的。”又想了想道:“我记起来了,有一回你随了你家太太去见元妃,不,现在是元嫔了。我在她那里见过你。”

宝钗心中一惊,忙道:“娘娘好眼力。事情过去了这么久,娘娘还记得。”

宸妃有些得意地笑了,忽又警惕地道:“这样说来你和元嫔是表姐妹,如今又是嫡亲姑嫂,你应该到她那里才是,怎么到了我这里?”

宝钗忙道:“娘娘有所不知。当初元嫔赐婚之时,因嫌民女出身商家,故此只赐了侧室。却将那正室之位虚悬。民女深以为憾,只是苦无机会罢了。那紫云郡主在家之时便处处以我为敌,如今封为郡主,只怕更是不能放过民女了。民女听闻,那元嫔与娘娘素来有些不睦,故此特意求了王爷,请他设法让民女参见娘娘。”

宸妃听宝钗这样说,心道:这女子倒不是一般角色,虽说太过阴毒了些,却也不妨为我所用。当下便和颜悦色地道:“你有什么主意不妨说来听听。”

宝钗道:“那元嫔如今已然失去腹中血脉,不足为惧。倒是紫云郡主不可不妨。所幸如今她只是册封为郡主,并未正式位列后宫,倒还好些。”

宸妃见她说的有些道理,便试探道:“听说那紫云郡主乃北静王水溶中意之人,只怕未必会入后宫吧。”

宝钗原本不知黛玉和水溶之事,听宸妃这样一说一时竟有些语塞,所幸她历来机变,忙道:“娘娘想想,若是嫁给北静王至多不过是个王妃罢了,哪里及得上嫁给皇上来得前程远大呢。纵使是贵人、才人,也总是有机会。况且她如今已是郡主身份,若在后宫,必定也跑不了妃嫔之位。”

宸妃原本就对黛玉颇为忌惮,听宝钗这样一说更觉有理。连忙问道:“依你看如今本宫该如何是好?”

宝钗却不直接回答,只是笑道:“娘娘博览群书,定然知道一箭双雕之事。”宸妃大惑不解,连忙追问。

宝钗却笑而不答,只是道:“民女听王爷说,府上的厨子很是不错,娘娘时常请各位娘娘过来用饭的。到时再多请几个只怕也不是难事。”

宸妃不解,宝钗无奈,只得又道:“到时偶尔混进些什么杂物只怕也是难免。当然了,这并不与娘娘相干。娘娘如何能在自己宫中下毒?况且中毒的还有娘娘亲近之人。”

宸妃这才有些明白。再要问个详细,宝钗却道:“娘娘,天色已迟,民女们还要出宫。若是一会儿误了出宫时辰倒是不妙了。”

宸妃只得罢了。又令心腹宫女送了她们出去。自己却在暗暗计较。

没过几日,宸妃便又邀请各宫嫔妃到自己的长信宫聚聚,又特特邀请了黛玉。原本凤翔也是要去的,到了那日却正好阙宸邀着她往宫外游玩。凤翔想了想,料想着各宫妃嫔都在,也不会出什么事。况且这几日看着,黛玉言语也是不让人的,只是性格温柔罢了。故此只交代了翠含、彩卉令她们好好服侍,便放心走了。

到了那一日各宫嫔妃倒是来得齐,十停里足来了个九停。原来有些妃嫔本不想来的,后来听说主客竟是新封的紫云郡主,心中好奇,于是便都来了。

宸妃娘娘依例带领众姊妹遥叩了在慈宁宫的太后及皇后,方转回正堂,按品级次序一一落座,照例说些无聊闲话,亲昵嬉笑,表面文章而已。

宸妃今日倒是和黛玉异常亲热,拉着黛玉问东问西。又特意叫了元春过来,笑着道:“你们两个是嫡亲表姐妹,很该亲近亲近才是。”

又对黛玉道:“妹妹前日是我不知妹妹,冒犯了妹妹,还请妹妹不要记在心上。呆会儿我再单独向妹妹陪礼。”

黛玉心中纳闷,只得道:“娘娘太客气了。”

正说着,忽有内监进来传报:“禀娘娘,二殿下驾到!”这本不是内书房下学的时候,黛玉不禁有些诧异。

原来这二殿下正是当日那庶妃所生之子,因她母妃早逝,宸妃自己又没有孩子。忠顺王便暗地里教唆了宸妃,让她求了皇上,将二殿下养在身边。那宸妃原自己就是小孩子脾气,哪里会去逗弄孩子。故此却也不过是平常关系,面上情份罢了。

倒是元春因自有孕后,倒是分外喜欢小孩子了。那二殿下和另两个公主偶尔到她宫中,她便分外高兴。只是拉着他们,找出许多吃的和玩的来给他们。因此这三个孩子渐渐地也和她有些亲近起来。如今听说二殿下来了,倒是分外高兴。

黛玉因为在凤寰宫中呆了几日,二殿下和另两个公主常常来找凤翔,凤翔有时不耐烦和他们说话,倒是常常推给黛玉。黛玉却也喜欢他们活泼,倒比凤翔更有耐心些。因此这几个孩子也都愿意和她亲近。所以也熟了。

却见宸妃眉眼开解,口角生春:“这小祖宗,恁地磨人,不见我这里一屋子人坐着吗?”在后宫生存,座中诸人哪里会听不懂话中有话,当即便有精乖的道:“殿下与娘娘是母子之亲,哪有孩子不缠母亲的?”还有的道:“婢妾们本也该走了,二殿下倒来得巧……”如此七嘴八舌,不一而足;言毕通通站起身来,便欲一并告辞。

宸妃此时却依旧苦苦挽留,出言道:“姊妹们一并用了膳再去不迟,可别让人笑话我们长信宫连顿粗茶淡饭都供不起了。”众妃嫔知她绝无此意,不过说说罢了,纷纷摇头摆手,口称:“每次都叨扰娘娘的,哪有这样的话?”

宸妃却不似往常,还是苦苦挽留。众妃嫔虽觉诧异,却也只得留下。

只见穿着对襟小袄,戴一顶结着东珠的貂皮小帽的二殿下,蹦蹦跳跳走了进来。一眼便看到黛玉了,竟然也不先去见过宸妃,只是对着黛玉甜甜微笑,嘴里说道:“林姑妈,好几日没见,你想我不想?”宸妃娘娘指着他笑道:“小没良心的,只知道你的林姑妈,眼里可没了我了?”

二殿下一头扑进她怀中,扭来扭去,撒娇道:“母妃、母妃!我也叫你,你别恼了,好不好?”宸妃娘娘用留着长长的指甲染了通红丹蔻的食指点着他的额角,笑骂道:“一年大二年小了,还象个小孩子似的撒娇,可像什么话?你看,紫云郡主和元嫔娘娘都在笑你呢!”

黛玉和元春等见了二殿下那天真可爱的样子都笑了出来。

德妃也笑着道:“这孩子倒是和妹妹有缘,你看看处的竟同亲母子一般无二。”元春也道:“姐姐好福气。”宸妃笑道:“什么福不福的,只是万岁体贴我,想着我平日寂寞罢了。”

于是大家分次序而坐。当中一桌自然是宸妃坐了主位,黛玉却坐了客位。黛玉原要推辞的,宸妃却道:“好妹妹,我原是特意请你的,你不坐这里谁坐。”说着便硬拉着她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