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水黛梦
989900000026

第26章

水溶为难的道:“我尽力赶,若是真赶不完送表妹回宫,表哥先在这里道个罪。”安阳忙站起来道:“公事依重,表哥快去忙吧,安阳自己回去就是了。”

北太妃在旁叹道:“善解人意的孩子,瑶儿,好好跟安阳学着,别整日的没大没小的。”水瑶辩解道:“母妃尽偏心,我也很懂事的,三姐,你说是不是。”水琼点点头,淡然一笑,道:“是呀,瑶妹,母妃没怪你的。”

走出后堂,水溶长长地舒了口气,想起刚才的事,竟觉得心里没有了以往听到时的安然和轻松,连自己都不明白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是乐善王府的清风阁,通透而又敞亮,四面落地油窗,南面是一池碧水涟漪,东面有几丛翠竹,廊下摆着怒放的秋菊,阁里琴案,棋桌样样齐全。

来王府已有半月,黛玉的心已渐渐安定下来,零儿对黛玉崇拜的五体投地,整日里缠着黛玉教她弹琴,写字,两人几乎形影不离。

杨老夫人怕黛玉住在府里心有顾忌,便对下人说是给零儿请的西席,好在乐善王府里人的不复杂,除了老夫人、英郡主等人,只有乐善郡王的一个姨娘,下人们对黛玉也很恭敬,黛玉和紫鹃的日子过的很平静。

贾府的事还是没有判,在乐善王爷的帮托下,黛玉又去看了贾母她们一次,虽然憔悴了不少,但天幸贾母还算好,听到黛玉如今的境况,贾母松了口气,想了想道:“林丫头,杨老夫人是个慈祥重情的人,外祖母如今这样了,也顾不了你了,若是以后有什么事,你可以听听老夫人的意见,外祖母相信她不会亏待你的。”

黛玉含泪点点头,丝毫没有听出贾母的话中之意,又和宝钗等人说了几句,黛玉留下了几件衣服和银子才离去。

想起这些,身在清风阁的黛玉一时有些失神,零儿瞪着圆溜溜的眼睛,望着有些迷茫的黛玉,悄声道:“林姑姑,你的书拿反了。”

回过神来,黛玉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你看,林姑姑刚才想事情走神了,零儿,你的字写完了吗。”

零儿拿过刚写好的字道:“林姑姑你看,早写好了。”黛玉细细的给零儿指点字中的落笔轻重,却听一声轻柔的声音道:“林姑娘,你看小郡主对你多依赖。”

黛玉回头一看,原来是乐善郡王的侍妾李氏正带着小丫头立在身后,浅浅的笑意漾在她有些丰皙的脸上,有些细长的眸里隐隐含着不易觉察的羡慕与嫉妒。

黛玉忙立起身来道:“姨娘来了,黛玉不过是给小郡主说说她的字,难得小郡主虚心好学。”李氏缓步走过来,看了零儿一眼,淡笑着道:“自姑娘来了后,小郡主和姑娘真是投缘,几乎形影不离,连下人都说小郡主再也不像没娘的孩子了。”

黛玉本就是心思灵巧,巧言善语之人,怎会听不出李氏的话意,柳眉微微一颦,黛玉将手中的书放下,忍住心中的微怒,轻声细语的道:“姨娘真会说话,黛玉承老夫人看得起,留居府里,教零儿写写字,读读书,不过是尽心罢了,至于府里的事与黛玉何干,听郡主说,府里的事情由姨娘料理,下人的无聊之语在黛玉这里不过是过耳之风,但若是传到王爷那里,岂不是有损姨娘料府不严的颜面。”

顿了一下,见李氏的脸上有些尴尬,黛玉忙轻笑着道:“黛玉心直口快,有得罪之处,还请姨娘不要往心里去,黛玉只是客居在此,等事情了了,黛玉一定要离开的,姨娘不要多心才是。”

李氏尴尬的笑道:“是呀,林姑娘冰清玉洁的,也怪我管府不严,让林姑娘受委屈,我一定会好好管教这些不识好歹的下人,住在府里,林姑娘有什么事自管派人来找我,不要客气。”

黛玉笑笑说:“倒是姨娘客气了,黛玉住在府里很好,黛玉还要向姨娘道歉,给姨娘添麻烦了。”说到“麻烦”,黛玉故意加重了语气,听在李氏的耳里,丰皙的脸上不由白一阵红一阵。

“你们聊什么聊的这样开心。”说着,英郡主带着丫鬟走了进来。

黛玉笑着掩饰道:“郡主来了,也没什么,只是姨娘担心黛玉初住王府,恐有不便之处,过来问一下。”

李氏也随和着道:“是呀,我也是担心下人们有顾不到的地方,怠慢了林姑娘。”英郡主性子爽朗,笑道:“你们都不用这样客气,林姑娘若是缺什么自管说就是了,大家也不是外人,就像在你外祖家那样。”

黛玉笑着点头道:“住在这里已经是打扰了,等事情一了,黛玉就回苏州去。”一直没有作声的零儿嚷道:“林姑姑,我不让你走,你还要教零儿弹琴呢。”

黛玉抚抚零儿的头,柔声道:“姑姑现在不走,姑姑一定好好教零儿弹琴。”英郡主笑道:“你这个小鬼头,有了林姑姑把你英姑姑都抛到脑后了,看我告诉你父王去。”

零儿娇嗔的道:“父王和祖母都说了,林姑姑才华好,让我好好跟林姑姑学呢。”说得众人都一笑,不过是滋味各有不同。

又说笑了几句,李氏找了个借口离开了,英郡主笑道:“林姑娘,我们再下一盘如何,上次的棋输了几目,我可一直耿耿于怀。”

黛玉自知英郡主的性子,丝毫不以为意,笑道:“黛玉一定奉陪,不过这次输赢还不一定,说不定……”

英郡主豪爽的笑道:“大不了再输上几目罢了,不过上次你赢王兄的半目可真过瘾,看他还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黛玉道:“那次是王爷让棋呢,若以黛玉的棋艺,哪是王爷的对手。”英郡主笑道:“错了,王兄可不会让棋,他对自己的棋艺自信着呢,平素也只有北王爷能偶尔赢上个一目半目的,你不知事后他对你的棋艺佩服着呢。”

黛玉淡淡一笑道:“或许那次是侥幸而已,若真下起来,黛玉自叹不如的。”英郡主叹道:“要是我有你那样的棋艺就好了。”明亮的眸子带着悠然的神往,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面上已映出淡淡的红晕。

乐善郡王送走了访客,便来到杨老夫人房里请安,见杨老夫人正和苏嬷嬷拉家常,细长的双目轻轻地眯着,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见过礼后,乐善见孩子不在这里,不由道:“零儿和霖儿怎么不在。”老夫人故意叹道:“零儿整日的跟她的林姑姑呆在一起,老婆子这里每天一请过安就不见了,小霖子在房里也呆不住了,撒着小腿就知道往外跑。”

乐善陪着笑道:“这样正好,省的闹得您烦心。”杨老夫人道:“心是不烦了,可也太冷清了,王儿,早点娶个王妃,再生几个孩子让我热闹热闹。”

乐善郡王笑道:“母亲,这娶王妃的事您动静搞得这么大,连同僚们都开孩儿的玩笑了,看来孩儿是不娶不行了,不知母亲给孩儿选的是哪家闺秀。”

杨老夫人道:“西宁王府四郡主,神威府的三姑娘,还有侯公府的二姑娘,你看……”瞥了乐善一眼,见乐善平淡如水,丝毫没有一丝异样的反应,杨老夫人又道:“其实我看住在府里的林姑娘也不错,知书识礼的,况且和零儿也投缘,就是贾家出了事,累的她孤身一人,也没有个依靠的。”

乐善平静的道:“母亲,这些事你看着张罗吧,孩儿公务上的事多,顾不上这些,况且娶了也是由母亲调教的,我先回去了。”

杨老夫人急道:“王儿,你总得拿个主意,毕竟是给你娶王妃,何况太妃们说,这姻连得好,对你在朝堂上也有帮助。”

乐善道:“母亲不用担心,朝堂上的事孩儿自己能做好的,用不着靠裙带关系,你拿主意吧。”说完,便辞了去,杨老夫人反而犹豫起来,自言自语的道:这该选哪个呢。

走出了杨老夫人的院子,乐善不由舒了口气,慢慢往前院走去。路旁的树木修剪的齐齐整整,偶尔路过的下人们不时过来见礼,乐善淡淡的一应,脸上的威严丝毫不减。

路过清风阁时,远远听见零儿清脆的笑声,乐善不由转头望去,见清风阁的前面,丫鬟正在陪着零儿捉迷藏,透过琉璃大窗,两个静静的身影正聚精会神的对弈,周遭的一切对她们没有一丝的影响。

想了一下,乐善拐过假山,走了过去。

零儿笑着迎上来,黛玉和英郡主也立起身来招呼,乐善笑道:“你们继续下,我在一旁看着,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今日我也做个清者。”

英郡主笑道:“王兄,恐怕一会儿看到我的臭棋,你要急不可耐了。”乐善笑着道:“观棋不语真君子,莫不成你连王兄也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