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水黛梦
989900000090

第90章

水琼笑着拿起黛玉面前的蜜饯道:“王嫂,我尝一下这种味道的。”黛玉道:“三妹不用客气。”刚嚼在嘴里,水琼忍不住道:“好酸呀。”

黛玉轻轻地道:“没有,王嫂觉得很好。”北太妃是过来人,眼神一转,道:“王妃喜欢吃这些酸的。”

黛玉道:“是呀,母妃也喜欢这种口味。”北太妃笑着摇摇头,道:“喜欢吃就好,说不定母妃要抱个大胖孙子了。”说完,心满意足地笑了。

水瑶见水泞有些愣神,不由笑着道:“二哥你还不知吧,北府要添人了,王嫂有喜了,你不见母妃整日乐的合不拢嘴的。”

水泞看了旁边含羞不语的黛玉一眼,顿觉得心中有一种深深的悲凉,明知姑苏的那个梦永远都是遥不可及,她永远将是自己敬重的王嫂,可当听到这些时,心里反而没有预想的喜悦,只有一份隐隐作疼的落寞。

收拾起自己内心的苦涩,水泞强笑着道:“小弟给王嫂道喜。”黛玉道:“都是自家人,二弟客气了,王嫂还要谢过二弟捎回的东西呢。”

北太妃笑着道:“都是一家人,别说这些见外的话了,琼儿,吩咐厨房,今晚给泞儿接风洗尘,希望不久过后,王儿也尽快回来。”

看着黛玉有些黯淡的的神色,太妃道:“王妃不要多想,如今是有身子的人了,凡事想开些才对。”轻轻地应了一声,黛玉清丽的脸上依然有一份难掩的暗淡。

清晨,黛玉被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唤醒,睁开双眼,见天色已亮,黛玉低声唤了声紫鹃,只见紫鹃笑眯眯的进来,对黛玉道:“王妃,你觉没觉得今日与往常有何不同。”

黛玉笑道:“你这蹄子又在故弄什么玄虚。”紫鹃得意的道:“难道王妃没听到,雪雁。”只听外面雪雁应道:“知道了。”

不一时,一个尖锐的带着浓浓苏州话的声音道:“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黛玉轻轻的笑了,道:“哪儿来的鹦鹉,学的倒是挺像的,真带点苏州话软软的韵味。”

紫鹃便服侍黛玉穿衣,便道:“这是地道的苏州鹦鹉,当然说的是苏州话了,这是二公子派人送来的,说是特意从苏州买回来给王妃的,那两句诗也是公子让人教的。”

黛玉轻轻地道:“难得二弟记着,让雪雁替我去谢谢二弟的心意。”叹了口气,黛玉道:“说起鹦鹉,倒让我想起潇湘馆里的那只鹦鹉,也不知抄家时它是死是生。”

紫鹃劝道:“王妃别去想那么多了,你如今有了身子,该多想想开心的事,二公子也是为了给王妃解闷才送来的,若是王妃看到鹦鹉伤心了,岂不辜负了他的美意。”

黛玉道:“你这个紫鹃是越来越能说了,我也只是说了一句,你听听,你一气念叨了多少,听得我耳朵都生茧子了。”

紫娟笑着道:“那让紫鹃给王妃看看,要不要找太医来。”黛玉轻声嗔道:“越来越骄纵了,看来我要整整家规了。”秋色渐渐凉了起来,水溶离开已是两月有余,慢慢适应了有孕的日子,黛玉的气色也渐渐好了起来。

披上长衣,黛玉对紫鹃道:“紫鹃,陪我到太妃那里看看。”雪雁道:“王妃,太妃刚打发人来说,今日风大,王妃身子重,就不用过去了,王妃想吃什么自管吩咐厨房。”

紫娟笑着道:“太妃如今对王妃可是呵护备至。”黛玉低声道:“就像四妹说的,不过是母凭子贵罢了,也不知他是男是女。”

紫鹃道:“不管是男是女,王爷一定会喜欢的……”没说完,紫鹃就住了嘴,暗怪自己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果见黛玉轻轻叹了口气,有些恍惚的望着外面,道:“也不知王爷怎么样了,北方天寒,小安子能不能提醒他注意身子。”

紫鹃道:“王妃放心吧,安公公服侍了王爷这么多年,从没有过疏漏的。”没有应声,黛玉有些黯然的走出房门,回头对紫鹃道:“陪我出去走走吧。”

秋风已是很凉了,昨夜的一场白霜使得院里的花草也无精打采,带着秋日的萧索。

缓缓地走着,黛玉道:“紫鹃,往常这时,大家一起在院子里赏菊吟诗,不想只是一年光景,大家都是各奔东西,恐怕再难聚在一起了。”

紫鹃劝道:“王妃别想这些烦心的事了,如今腹中有了孩子,王妃应该多想开心的事才对。”抬起头,紫鹃道:“王妃,我听伺候三郡主的丫头说,这些天三郡主的性情开朗了不少,那天还自己绣了一件喜枕呢。”

黛玉微微一笑,道:“是吗,看到三妹能这样,王爷也该放心了,临走时他还嘱咐过我,让我多去劝劝三妹呢。”

紫鹃笑道:“那是王爷怕王妃整日闷着,府里也只有三郡主能和王妃说得来,才这样说的,连紫鹃这样笨的人都明白,以王妃的聪慧,难道还能不知。”

黛玉小声嗔道:“你这丫头什么也没学到,就这张嘴倒跟我学了个十足十。”紫鹃道:“比起王妃,紫鹃算什么,连王爷都说了。”

故意学着水溶的语调,紫鹃道:“王妃这张嘴,不说则罢,一说无人能及。”黛玉忍不住笑道:“罢了罢了,紫鹃你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看来真留不得了,等王爷一回来,就把你嫁出去。”

主仆两人说说笑笑,走到一处游廊旁,紫鹃上前铺上软毡,对黛玉道:“王妃,走了这些路了,歇一会吧。”

点点头,黛玉缓缓地坐了下来,游廊挡住了后面的冷风,暖暖的阳光斜斜的照过来,令人有种慵懒的感觉。四周静悄悄的,不时传来几声鸟叫,显得又格外清脆。

左面传来脚步声,接着是一个尖尖的声音:“四儿,刚才我看到水喜急匆匆的往里跑,有什么事吗。”

另一个声音道:“听说是皇上宣公子进宫呢,好像挺急的,还有”声音低了下去,但黛玉和紫鹃还是隐约的听到“王爷”“边关”

看了黛玉一眼,紫鹃故意轻轻咳了一下,只见两个十四五岁的小丫头神色慌张的过来见礼,淡淡的应了一声,黛玉没有做声,紫鹃道:“刚才你们两个说什么。”

其中一个看似挺伶俐的小丫头道:“回紫鹃姐姐,我们刚才说着玩呢。”黛玉脸色一沉,道:“刚才我都听到了,你们还敢狡辩。”

另一个吓得连声道:“王妃恕罪,奴婢方才碰到水喜,见他匆匆忙忙的,奴婢就忍不住问了一句,水喜说宫里来人召公子进宫,他还说是因为边关的事。”

“边关的事?”黛玉不由站了起来,声音里微微有了一丝担忧。紫鹃忙上前扶住黛玉,轻声道:“王妃别急,小心身子。”

舒了口气,黛玉平复下自己有些急跳的心,随后恢复了平静,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好说。”

小丫头瞅了黛玉一眼,低声道:“奴婢听水喜说好像是……”见小丫头闪烁其词的样子,黛玉不由粉面一凝,缓缓的道:“管府这么些日子,你们也知道本妃的脾气,该说的就给本妃好好说,不该说的一句也不能说,明白吗,本妃现在想听听刚才你到底听到什么了。”

那个小丫头想了一下,低声道:“水喜说公公急着传公子进宫,边关急报好像是有人受伤了,水喜跑得急,奴婢也没听清楚,请王妃恕罪。”

心里情不自禁的掠过掩不下的担忧,边关有人受伤,传的又是水泞,连府里的小丫头都知道,黛玉心思聪慧,又怎会不明其中的道理。

见黛玉没有作声,只是静静地看着远处,手里的帕子被攥得紧紧的,紫鹃不由低声道:“王妃不用担心,王爷武艺高强,又有子扬和子眉在身边,一定没事的,再说了,或许是他们听错了,皇上不过是传公子进宫另有他事。”

那个伶俐的小丫头连声道:“紫娟姐姐说得对,也许是如琳听错了。”接着转头对另一个道:“你听清了吗,不要乱说。”

黛玉轻轻舒了口气,随后平静地道:“这里没你们的事了,还有,给本妃记住,以后听来的事少在背后议论,这次就罢了,若是下次碰上,本妃就要按着府里的规矩办了。”

两个小丫头连连称是,黛玉没有理会,只是无力的挥挥手,紫鹃道:“去吧,记住王妃的话。”

斥走了小丫头,紫鹃看着黛玉有些惨白的脸,低声道:“王妃。”黛玉什么也听不见了,满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是他受伤了。”

见黛玉不做声,白皙的脸上神色飘忽,紫鹃不由着急的道:“王妃别着急,王爷是主帅,平日里进出都有兵士们跟着,一定是他们听错了,说不定是王爷要回来了,皇上才传的公子。”

只听一声轻轻的长叹,黛玉缓缓的道:“你这个傻丫头不要自欺欺人,无风不起浪,无缘无故皇上又怎会急着召二弟进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