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流亡皇妃逃离爱
997200000045

第45章

皇帝亲率的大军到来让咫国士气大振,咫易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江浸辰提为大将军,陪着咫易渊巡视营寨,犒赏三军。

咫易渊成竹在胸,站在点将台上,器宇轩昂,八面来风。他头束金冠,午后的阳光让他眉头微皱,庄严威武,剑眉下漆黑的眸子静静地扫视着台下漫无边际的士兵,无数目光聚焦在这里,仰望着他们年轻沉着的王。

咫易渊黑色外袍上绣金龙,隐隐露出紫金甲,熠熠生辉,披风在风中猎猎飘扬,他缓缓开口:“如今风国以下犯上,竟敢向天下第一的咫国挑衅,侵我边疆,扰我百姓,乱我威名,若今日不惩治,何谈日后咫国的强盛,何来百姓的安居乐业!今日站在这里的,都是我咫国一等一的儿郎,身负家乡父老的期望,你们是保家卫国、敢于担当的英雄!今日,朕,要与你们一起,振咫国雄风,平定内乱,称霸天下!”咫易渊拔出佩剑,振臂高呼。

“平定内乱!称霸天下!”万人如海潮般呼喊着,应和着,惊天动地,直冲云霄,咫易渊高举青铜剑,立于天地之间,仿佛开天辟地的神,他高高在上,灼灼的目光掠过人海,在这群情激奋,士气高昂的时刻,没人能看见他眼底如古谭深井的平静。

江浸辰跟随着将士的呼喊,不禁感到胸口一阵温热。与此同时,看着台下的万众一心的将士,他还是不由得轻轻一笑,还有什么比甘心效死的士兵更让主帅心花怒放的呢。

雅瑟坐在帐篷里,听着外面震天的呐喊,群情激昂,就是不相干的旁人也会被这豪情感染,愿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他们的每一声都真真切切地回荡在雅瑟耳边,似千斤重,压得她喘不过起来。这些鲜活的声音,他日有多少会永远喑哑,风国人,咫国人,你死我活,谁赢谁输,都逃不过堆积如山的尸体,血流成河的结局。

她的帐篷被严密的保护着,她知道这主要是因为这孩子,外面有时是夜以继日的喊杀声,战马的嘶鸣声,战鼓声,时时刻刻仿佛有一双手,撕裂着她,她闭上眼睛,脑海里就是鲜血,耳中就是哔哔剥剥的熊熊烈火声。她用棉花塞住自己和皇儿的耳朵,小皇子总能安然地睡着,她静静地看着,很羡慕他,帐外的杀戮,与他的世界无关。却无法阻隔在她的世界之外。

虽然表面上咫易渊无视风国,扬言一个小小的附属国能掀起什么风浪,把这次亲征做得更像是慰问军士,稳定了军心,士气大涨。但实则他与江浸辰彻夜讨论战术,几个将军紧绷着弦,陪着二人。

别看皇上养尊处优,在京城深宫却还是对前线的事了如指掌。咫易渊问起话来,没人敢敷衍,也敷衍不过,他只是坐在正中龙案后,便有一种洞察一切的气势,他的话不多,却句句切中要害,将领答完话,他总是略一沉吟,直指其中漏洞,搞得这几个将军提心吊胆,重新审视自己带兵行军的阵法不知多少遍。

充足的人马在两人的指挥下着实打了几场漂亮仗。风国军队只好暂不迎战,避其锋芒,休养了两天。

咫易渊有时候会来看雅瑟,坐在熟睡的孩子旁边,轻轻地摸着他的小手,生怕把他弄醒,然后眉头渐渐舒展,走出帐去继续议事。

雅瑟不怎么出帐,一方面她是女人,秘密随行,虽然扮了男装,终究骗不过明眼人,另一方面,她怕见到凯旋而归的将士,怕见到英姿勃勃的江浸辰,她只瞥见过他一次,他来找咫易渊,咫易渊撩开帐帘出去时,她看见在外面站着的他,他的儒雅倜傥之气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精干沉稳的将领风范,颌下的胡茬有点乱,形容憔悴,一双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他的目光不经意的掠过,不知看没看到她。雅瑟低下头看孩子,避开他的目光。那同情和探究的目光时刻提醒着,她是风国人,在咫国做什么,伺机助风国吗?抑或是风国的叛徒?任何一个理由都让她心乱如麻。

她已不在乎谁输谁赢,也许过去她会希望姐姐能成功的灭了咫国,光复风国大业,助墨离开疆拓土,可现在呢,舍得吗,那个心硬如铁的雅瑟已经不在了。现在,她摇摆不定,她犹豫不决,她什么都不想知道,像一朵浮萍,无所谓的飘浮着,唯一重要的,是自己的孩子。

如果有一天,战争结束了,无论谁成为天下之王,她的结局只有一个,就是离开。她能留在咫易渊身边吗?当他杀了姐姐。她能安心做风国公主吗?当咫易渊国破家亡。

她要带着儿子离开,去一个没有仇恨的地方,过一种新的平静的生活,因为孩子,乱世中她有所寄托,不再那么不知所措。

休战的第五天,战场上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风国兵力大增,十万新军进驻,一夜之间风国的阵营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绵绵不绝,站在远处的山丘上看去像天上的繁星落在广袤的平原上。

而咫国也有了增援,廷国四皇子以姻亲之国的名义带兵相助,五万人汇入了咫国的阵营,两国联手,声势更加盛大。

晚上咫易渊设宴款待四皇子,众将领作陪,虽然是两军对垒,千钧一发,此时大帐内却觥筹交错,歌舞升平,一派雍容景象,众将已是几天几夜面对咫易渊的“拷问”,今日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大家偷眼看向咫易渊,发现他也没有往日的冷峻,俊脸上挂着笑,频频举杯,和四皇子谈笑风生,好像这不是两军阵前,而是盛世锦年。

廷国四皇子是廷王最器重的儿子,英武不凡,十三岁便随军征战,如今已是战功赫赫,满腹韬略,可惜排行在四,与太子之位无缘。

菜过五味,四皇子放下酒杯,不经意地问道:“不知融儿可好,咫皇离宫,她一定甚是思念。”

咫易渊笑容依旧,脸上带着爱意,“融儿在宫里自然有人照顾,四皇子就是为了妹妹也要助朕早日返朝啊,哈哈!”

四皇子点点头,“那是自然,咫皇今年对廷国施以援手,使廷国能安然度过年关。廷国自然要报答。天灾人祸,不可避免,咫皇还是要放宽心啊。”他举起杯,看向帐下的歌舞,娇美的舞姬,曼妙的舞姿,让四皇子微微点头。

一会儿,他想起了什么,转头问咫易渊:“咫皇,近日听得传言,说有宫里不祥妖女,可是真的?”

咫易渊脸上的笑没有退去,笑吟吟地看着歌舞,好像没有听见,江浸辰见他如此,沉吟一下,正想开口。咫易渊却说:“市井流言毫无根据,庸人自扰罢了,皇子不要放在心上。没有什么妖女。”

四皇子一笑,道:“我也是担心融儿,才有些乱了分寸。不过人言可畏,得民心者得天下,三寸之舌可敌千军万马的先例,不是没有。”

他精锐的目光随意地扫过咫易渊的脸,嘴角扯起一丝笑,咫易渊慵懒地坐在上首,抚着桌上华美的佩剑,宽慰四皇子道:“流言自是可畏,可说到撼动一个国家,流言的力量还是微乎其微。再说此事已经过去,皇子就不必为旧事烦恼了。”

两人都不再说话,江浸辰一笑,举起杯,“皇子可知这酒叫做得胜饮,是术州特有的佳酿,过去是为得胜回乡的战士酿造,所以得此酒名,别有边疆的粗犷豪情,皇子远道而来,就请尝尝这得胜酿,愿旗开得胜。”说着颔首敬四皇子,四皇子扶杯,一饮而尽,赞道:“好酒!”

咫易渊高声道:“今日为四皇子接风,也让各位将军喝个痛快,军中饮酒,大家不用拘礼,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