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杜甫五古《火》读记
840829

杜甫五古《火》读记

小河西小河西2023-07-27 19:12:260

杜甫五古《火》读记

(小河西)

楚山经月火,大旱则斯举。旧俗烧蛟龙,惊惶致雷雨。

爆嵌魑魅泣,崩冻岚阴昈。罗落沸百泓,根源皆万古。

青林一灰烬,云气无处所。入夜殊赫然,新秋照牛女。

风吹巨焰作,河棹腾烟柱。势欲焚昆仑,光弥焮洲渚。

腥至焦长蛇,声吼缠猛虎。神物已高飞,不见石与土。

尔宁要谤讟,凭此近荧侮。薄关长吏忧,甚昧至精主。

远迁谁扑灭,将恐及环堵。流汗卧江亭,更深气如缕。

这首诗与前篇《雷》均作于永泰二年(766)夏秋间,时杜甫客居夔州。

楚山经月火,大旱则斯举。旧俗烧蛟龙,惊惶致雷雨。

楚山:楚地之山。此处指夔州之山。战国时夔州属楚。

参考:《水经注-江水》卷33:“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其间三十里,颓岩倚木,厥势殆交。北岸山上有神渊,渊北有白盐崖,高可千余丈,俯临神渊。土人见其高白,故因名之。天旱,燃木岸上,推其灰烬,下秽渊中,寻即降雨。常璩曰:县有山泽水神,旱时鸣鼓请雨,则必应嘉泽。《蜀都赋》所谓应鸣鼓而兴雨也。”

大意:夔州山上燃起一个多月的大火,大旱之年方有此举。旧俗说这是要烧蛟龙,使蛟龙惊慌引致打雷下雨。

爆嵌魑魅泣,崩冻岚阴昈。罗落沸百泓,根源皆太古。

青林一灰烬,云气无处所。

爆嵌:杜甫造词。嵌本义山谷深。有嵌谷、嵌窟、嵌岩等说法,指山洞、山谷。【《五悲-悲昔游》(唐-卢照邻):“因嵌岩以为室,就芬芳以列筵。”《游明禅师西山兰若》(唐-孟浩然):“结庐就嵌窟,剪竹通径行。”《兵行褒斜谷作》(唐-武元衡):“集旅布嵌谷,驱马历层涧。”】爆嵌或谓大火烧到山洞。

崩冻:杜甫造词。意或“向冰崩裂一样”。

岚阴:雾气。《郡楼晴望》(唐-羊士谔):“云景嘶宾雁,岚阴露彩虹。”《履道春居》(唐-白居易):“暝助岚阴重,春添水色深。”

昈(hù):明;纹;红色光纹。《西京赋》(汉-张衡):“渐台立于中央,赫昈昈以弘敞。”

罗落:也作“罗络”。布列;连绵。《为袁绍檄豫州》(三国-陈琳):“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吕向注:“罗落,布列也。”《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为蓬莱、方丈、瀛洲诸山,高出水百余尺,台观殿阁,罗络山上。”《草创大还赠柳官迪》(唐-李白):“罗络四季间,绵微无一隙。”

泓(hóng):水深而广;潭(塘、湖);可作量词。《说剑》(唐-元稹):“留斩泓下蛟,莫试街中狗。”《句》(唐-良人):“千点暮山三楚尽,一泓寒水九江斜。”

无处所:《高唐赋》(宋玉):“风止雨霁,云无处所。”《汉书-高后纪》:“汝为将而弃军,吕氏今无处矣。”颜师古注:“言见诛灭,无处所也。”

大意:大火烧尽山谷,山林精怪哭泣。火烧犹如冰崩,山间雾气呈现赤色的彩纹。连绵的水塘被烧似要沸腾,这些水塘都是源自万古。青青的山林全部成了灰烬,云雾消失得无踪无影。

入夜殊赫然,新秋照牛女。风吹巨焰作,河棹腾烟柱。

势欲焚昆仑,光弥焮洲诸。

赫然:光彩鲜明貌(多指红色)。《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远望舍南,火光赫然属天,有顷不见。”

棹(zhào):船桨;船;划船。

焚:烧山;烧。《说文》:“焚,烧田也。”《广雅》:“焚,烧也。”《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焮(xìn):火气;烧。《左传》昭公十八年:“司马、司寇列居火道,行火所焮。”《京兆尹张公德政碑》(唐-王维):“火燎将至,焮天铄地。”《洞庭沈氏园亭》(宋-孙觌):“群胡射汉月,猎火焮百蛮。”

大意:入夜火光更加赫然,就像要为七月七日的牛女相会照亮天宇。大风吹起巨大的火焰,河中的船儿也腾起烟柱。其势似乎要焚烧昆仑。其光遍布山川似乎要焚烧洲渚。

腥至焦长蛇,声吼缠猛虎。神物已高飞,不见石与土。

神物:指神灵。此指能兴云作雨的神灵(前四句所言“蛟龙”)。《吹云赞》(魏-曹植):“天地变化,是生神物。吹云吐润,浮气蓊郁。”《剑池》(唐-李岘):“澄碧尚疑神物在,等闲雷雨起潭中。”《梁甫吟》(唐-李白):“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大意:闻道腥味,知道长蛇已烧焦。听到声音,知道猛虎也被火缠上。兴云雨的神物或已高高飞去,它再也看不到这里的山石与泥土。

尔宁要谤讟,凭此近荧侮。薄关长吏忧,甚昧至精主。

远迁谁扑灭?将恐及环堵。流汗卧江亭,更深气如缕。

讟(dú):怨恨;诽谤。《说文》:“讟,痛怨也。”《左传-昭公元年》:“民无谤讟,诸侯无怨。”《汉书-五行志》:“怨讟动于民。”《左传》宣公十二年:“今兹入郑。民不罢劳,君无怨讟。”晋杜预注:“讟,谤也。”《隋书-儒林传-何妥传》卷75:“屈辱既加,则有怨恨,谤讟之言出矣。”

荧侮:迷惑侮狎。《孔子家语-相鲁》:“匹夫荧侮诸侯者,罪应诛。”《苦旱》(南宋-陈造):“雨师久退藏,风伯恣吹鼓。蓊然西郊云,离合太荧侮。”

薄:不厚;引申为小、少。

长吏:地位较高的官员。《汉书-景帝纪》:“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捕蝗-刺长吏也》(唐-白居易):“河南长吏言忧农,课人昼夜捕蝗虫。”

至精主:至精至诚为主。真诚为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远迁:迁徙到远处。《史记-货殖列传》:“乃求远迁。致之临邛。”《上林赋》(汉-司马相如):“牢落陆离,烂漫远迁。”《送南迁客》(唐-张籍):“去去远迁客,瘴中衰病身。”

环堵: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指贫穷人家。《淮南子-原道训》:“环堵之室。”高诱注:“堵长一丈,高一丈,故曰环堵,言其小也。”

气如缕:《七月五日》(宋-苏轼):“今年苦炎热,草木困薰煮。况我早衰人,幽居气如缕。”《夏夜对月》(宋-苏辙):“老人气如缕,枕簟亦流汗。”

大意:你们是宁愿引起怨恨毁谤,你们这样的作法近于荧侮。这与地方长官忧民没啥关系,这也太过违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大家都迁徙远处谁来扑火?很担心大火将祸及简陋的茅屋。俺留着汗坐在江亭之下,夜已深了俺气息如丝如缕。

这首诗首4句写山火之由。为啥山上久火?因为大旱无雨,按旧俗要火烧蛟龙,逼蛟龙兴云作雨。(烧山祈雨。)接着16句详写大火。先写白日之火。又是“爆嵌”,又是“崩冻”,魑魅哭泣,雾气变赤。万古以来的水塘似要沸腾。青林烧成一堆灰,云雾烧得无踪影。接写夜间之火。火光冲天,似要为牛女照明。风吹火焰,连船上也腾起烟柱。火势之大欲焚昆仑,火光之广,欲烧江中洲渚。最后写结果。一是烧焦了长蛇。二是吓跑了猛虎。三是好像还驱走了“神物”。能兴云作雨的蛟龙已高飞,这片土地哪里还有云雨?末8句写对放火祈雨的看法。放火祈雨近于“荧侮”,只能得到“谤讟”。既不关“长吏忧”,也太违背精诚为主。大火不仅不能祈雨,还可能烧到“环堵”,至少使暑天更热,俺坐在江亭之下汗流浃背,夜深难眠,气息如缕。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