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杜甫五古《信行远修水筒》读记
840883

杜甫五古《信行远修水筒》读记

小河西小河西2023-07-27 19:39:220

杜甫五古《信行远修水筒》读记

(小河西)

信行远修水筒

汝性不茹荤,清静仆夫内。秉心识本源,于事少滞碍。

云端水筒坼,林表山石碎。触热藉子修,通流与厨会。

往来四十里,荒险崖谷大。日熏惊未餐,貌赤愧相对。

浮瓜供老病,裂饼尝所爱。于斯答恭谨,足以殊殿最。

讵要方士符?何假将军盖?行诸直如笔,用意崎岖外。

这首诗作于永泰二年(766),时杜甫居夔州。夔州习俗无井,以竹筒引水作日常水源。(《引水》(杜甫):“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刚到夔州的杜甫在仆人帮助下依俗接筒引水。杜甫七律《示獠奴阿段》,记述“阿段”竹筒引水事。本诗记述“信行”修水筒事。

汝性不茹荤,清净仆夫内。秉心识本源,于事少滞碍。

茹荤:本指吃葱韭等辛辣蔬菜;后指吃鱼肉等。《庄子-人间世》:“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成玄英疏:“荤,辛菜也。”《宋史-孝义传-郭琮》:“绝饮酒茹荤者三十年,以祈母寿。”

秉心:持心。《定之方中》:“匪直也人,秉心塞渊。”《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论议正直,秉心有常。”《…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唐-崔湜):“余本燕赵人,秉心愚且直。”

滞碍:阻碍不通。《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唐-司马承祯):“色空无滞碍,本性自如如。”《与孟尚书书》(唐-韩愈):“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

大意:你本性不吃荤,在仆夫中你心境最为清净。你保持内心原本的认知,遇事少有滞碍。

云端水筒坼,林表山石碎。触热藉子修,通流与厨会。

往来四十里,荒险崖谷大。

林表:林梢,林外。《休沐重还丹阳道中》(齐-谢朓):“云端楚山见,林表吴岫微。”李善注:“表,犹外也。”《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触热:冒着炎热。《博徒论》(汉-崔骃):“触热耕耘,背上生盐。”《送高三十五书记》(杜甫):“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大意:山顶水筒开裂,山林外支持水筒的山石破碎。冒着酷暑,你更换了开裂的水筒,你使得断流的山泉又能流到厨房。一来一往四十里地,荒山野岭,崖险谷大。

日曛惊未餐,貌赤愧相对。浮瓜供老病,裂饼尝所爱。

于斯答恭谨,足以殊殿最。

曛:暮。《入东阳峡…》(唐-陈子昂):“路转青山合,峰回白日曛。”

浮瓜:泡在水中的瓜。《与朝歌令吴质书》(魏-曹丕):“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裂饼:分饼。《周书-王罴传》:“罴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罴为其设食。使乃裂其薄饼缘。”

恭谨:恭敬拘谨。《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弟季心,气盖关中,遇人恭谨。”《汉书-萧何传》:“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

殿最:古代考核,下等称殿,上等称最;指等级的高低上下;借指科考,评比。《汉书-宣帝纪》:“丞相御史课殿最以闻。”颜师古注:“凡言殿最者:殿,后也,课居后也;最,凡要之首也,课居先也。”《魏书-食货志》:“劝课农耕,量校收入,以为殿最。”

大意:感叹你太阳落山还没吃饭,看到你晒得脸色黑红感到惭愧。忙着把俺这个老病者消暑的瓜果给你吃,还把俺最爱吃的油饼掰开让你尝。对此你报答以恭敬和拘谨,这足以得到最优异的考评。

讵要方士符?何假将军盖?行诸直如笔,用意崎岖外。

讵要:岂要。《良田无晚岁》(唐-丁泽):”“何须祭田祖,讵要察农祥。”

方士:道士。《庄子-天下篇》:“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成玄英疏:“方,道也”。《庄子-秋水篇》:“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成玄英疏:“方,道也”。方士符即道符。古代常有方士以道符求雨或求水。《艺文类聚》卷96引《汝南先贤传》:“玄与吴主坐楼上,见作请雨土人。玄曰:雨易得耳。即书符着社中。一时之间,大雨流淹。”

将军盖:将军曲盖。指赐给将帅的仪仗曲柄伞。《中华古今注》(五代-马缟):“太公所作也。武王伐纣,大风折盖,太公因折盖之形制曲盖焉。战国常以赐将帅。”《晋书-马隆传》:“其假节宣威将军,加赤幢、曲盖、鼓吹。”典“耿恭拜井”。《后汉书-耿恭》卷19:“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此处或是用典不太稳的一个例子。或改为“将军拜”更合适。)

行诸:行动的话。《论语-先进》:“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诸:“之乎”的合音。)《赠子瞻》(宋-徐积):“翰林此说若行诸,圣朝惠泽可大敷。”

大意:哪里需要什么方士道符?何必假借将军的一拜再拜?行动起来就直来直去,用意一点也没有曲里拐弯。

这首诗共20句。首4句写信行品行。信行乃“清净”之人,内心淳朴,做事“少滞碍”。(心无崎岖)。接着6句写修水筒。在“云端”“林表”修水筒,来回四十里山路。山高谷深荒凉危险。再6句写对信行的怜悯。天黑了还没吃饭,晒得皮肤黑红。杜甫拿出了自己吃的“浮瓜”,还掰了一块饼给信行。信行却显得恭敬和拘谨。对此人此事,杜甫认为如要考评的话,一定是“殊殿最”。(杜甫不止一个仆人。年终或也要考评?)末4句写感想。水源断了。信行不要“方士符”,也不靠将军拜。信行的行动“直如笔”(直接上山维修),其用心全在“崎岖”外。(回到了“秉心识本源,于事少滞碍”。)这是一首记事诗。事很简单,心地淳朴直来直去的信行形象跃然纸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