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资治通鉴》348:要想看清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将他送到高位
841432

《资治通鉴》348:要想看清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将他送到高位

花言大帅花言大帅2023-07-28 15:02:200

学习内容:【原文】十一月,汉主聪以晋王粲为相国、大单于,总百揆。粲少有俊才,自为宰相,骄奢专恣,远贤亲佞,严刻愎谏,国人始恶之。周勰以其父遗言,因吴人之怨,谋作乱;使吴兴功曹徐馥矫称叔父丞相从事中郎札之命,收合徒众,以讨王导、刁协,豪杰翕然附之,孙皓族人弼亦起兵于广德以应之。三年(乙亥,公元315年)春正月,徐馥杀吴兴太守袁琇,有众数千,欲奉周札为主。札闻之,大惊,以告义兴太守孔侃。勰知札意不同,不敢发。馥党惧,攻馥,杀之;孙弼亦死。札子续亦聚众应馥,左丞相睿议发兵讨之。王导曰:“今少发兵则不足以平寇,多发兵则根本空虚。续族弟黄门侍郎莚,忠果有谋,请独使莚往,足以诛续。”睿从之。莚昼夜兼行,至郡,将入,遇续于门,谓续曰:“当与君共诣孔府君,有所论。”续不肯入,莚牵逼与俱。坐定,莚谓孔侃曰:“府君何以置贼在坐?”续衣中常置刀,即操刀逼莚,莚叱郡传教吴曾格杀之。莚因欲诛勰,札不听,委罪于从兄卲而诛之。莚不归家省母,遂长驱而去,母狼狈追之。睿以札为吴兴太守,莚为太子右卫率。以周氏吴之豪望,故不穷治,抚勰如旧。诏平东将军宋哲屯华阴。成主雄立后任氏。二月丙子,以琅邪王睿为丞相、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南阳王保为相国,荀组为太尉、领豫州牧,刘琨为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琨辞司空不受。南阳王模之败也,都尉陈安往归世子保于秦州,保命安将千余人讨叛羌,宠待甚厚。保将张春疾之,谮安,云有异志,请除之,保不许;春辄伏刺客以刺安。安被创,驰还陇城,遣使诣保,贡献不绝。诏进拓跋猗卢爵为代王,置官属,食代、常山二郡。猗卢请并州从事雁门莫含于刘琨,琨遣之。含不欲行,琨曰:“以并州单弱,吾之不材,而能自存于胡、羯之间者,代王之力也。吾倾身竭赀,以长子为质而奉之者,庶几为朝廷雪大耻也。卿欲为忠臣,奈何惜共事之小诚,而忘徇国之大节乎?往事代王,为之腹心,乃一州之所赖也。”含遂行。猗卢甚重之,常与参大计。猗卢用法严,国人犯法者,或举部就诛,老幼相携而行,人问:“何之?”曰:“往就死。”无一人敢逃匿者。

【原文华译】十一月,汉主刘聪任命晋王刘粲为相国、大单于,总领百官。刘粲少年时就有俊才,可是做了宰相之后,骄奢专恣,疏远贤能,亲近奸佞,严酷苛刻,刚愎自用,不听谏劝,国人开始厌恶他。前吴兴太守周玘的儿子周勰,始终记着他父亲的遗言,利用吴人怨恨,密谋作乱,派吴兴功曹徐馥假称叔父、丞相从事中郎周札的命令,收合徒众,讨伐王导、刁协。江东豪杰纷纷归附,孙皓族人孙弼也在广德起兵响应。建兴三年(公元315年)春,正月,徐馥杀吴兴太守袁琇,有部众数千人,要尊奉周札为主君。周札接到消息,大惊,立即通知义兴太守孔侃。周勰知道周札不同意,不敢发动。徐馥党羽恐惧,攻打徐馥,将他杀死,孙弼也死了。周札的儿子周续也聚众响应徐馥。左丞相司马睿商议发兵征讨,王导说:“发兵如果太少,则不足以平定贼寇;发兵如果太多,则根本空虚。周续族弟、黄门侍郎周莚,忠勇有谋,就派他一个人出使,足以诛杀周续。”司马睿听从。周莚昼夜兼行,到了郡城,正要进城,在城门遇到周续,周莚说:“我想和你一起去见孔太守,有话说。”周续不肯去,周莚强拉着他进去,坐定之后,周莚对孔侃说:“府君为何让贼人入座?”周续衣服里平常都带着刀,即刻操刀逼向周莚,周莚喝令郡传教(掌宣传教令的郡府官员)吴曾将周续格杀。周莚接着要诛杀周勰,周札不听,委罪于周勰的堂兄周邵,杀了周邵。周莚也不回家探望母亲,长驱而去,母亲飞奔追赶去见一面,十分狼狈。司马睿任命周札为吴兴太守,周莚为太子右卫率。因为周氏是东吴豪族,也不再深入追究,安抚周勰,一切照旧。皇帝下诏,命平东将军宋哲屯驻华阴。成主李雄立皇后任氏。二月十二日,任命琅邪王司马睿为丞相、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南阳王司马保为相国,荀组为太尉、领豫州牧,刘琨为司空,都督并州、冀州、幽州三州诸军事。刘琨辞让司空,不接受。当初,南阳王司马模战败后,都尉陈安到秦州投奔世子司马保,司马保命陈安率领一千余人征讨叛羌,对他宠信厚待。司马保帐下将领张春十分嫉妒,诬陷陈安,说他有异志,请铲除他。司马保不许。张春埋伏刺客,刺杀陈安,陈安受伤,驰还陇城,但仍然经常遣使晋见司马保,进贡不断。皇帝下诏,进封拓跋猗卢为代王,置官属,以代、常山两个郡为封地。拓跋猗卢向刘琨要求借调并州从事、雁门人莫含。刘琨派莫含前往,莫含不想去。刘琨说:“并州力量单弱,我也没有什么才能,但是还能在胡羯之间生存,都是依靠代王的力量。我竭尽金银,倾身侍奉他,还把长子送去给他做人质,就是希望能靠他为朝廷雪耻。你想要做忠臣,为什么以不愿和他共事这样的小节,而忘记为国牺牲的大义呢!你去侍奉代王,成为他的腹心,就是整个并州的依靠!”莫含于是前往,拓跋猗卢非常倚重他,常让他参议大计。拓跋猗卢用法严峻,国人犯法者,经常是整个部落全部诛杀,路人见到一群人扶老携幼前行,问他们去哪里,回答说:“去接受死刑。”没有一个人敢逃跑躲藏。

【学以致用】这一段,思考两处01,粲少有俊才,自为宰相,骄奢专恣,远贤亲佞,严刻愎谏,国人始恶之刘聪夺了兄长刘和的皇位,刘和当年也是年少有为,但是在册封为太子之后,变得张扬了,刻薄寡恩....现在,刘聪的儿子也是如此这就有的思考了虽然有一个皇太弟,但是很明显刘聪是想把汉国皇位传给儿子刘璨但是他好像忘记了一点,当年他因为什么原因要杀掉刘和啊?现在自己的儿子是这个样子,未来就不会有人效仿他一样干掉刘璨吗?这里面涉及到一个传承与传承人的问题从公司的角度考虑如果不是领导班子接班,而是以某个人接班,那么,这里面就有个点值得学习...“要想看清楚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将权杖塞到他的手里,看他如何行权号令。人的本质在权力中尽显”这句话来自于金一南将军的《胜者思维》刘和成为太子之后,飘了....刘璨成为宰相之后,同样飘了...本性立马出来了但是,真正要考量一个人,光这个,还不够....既要上的去不飘,又要下的来,还能扛得住委屈,这样才有可能算是一位合格的接班人....所以选对一个接班人是很难的当年的华为太子事件就是一个启示成长路上一帆风顺的人,怎能扛得住整个组织命运的大旗?不过,走这一步风险很大,需要做一些机制保障,既能起到考验作用,又不能把人给考验走了不然人都离开公司了,那就背离公司的目的了......这个保障机制是什么呢?对企业来讲,比如股权激励...田涛:现在的股权激励你认为还有效吗?

吕克:如果大家对股票的机制产生了怀疑,很多华为的管理活动是实现不了的。拿我来说,我因工作失误降过两次级,1998年那次如果没有股票我可能也走人了,因为当时觉得不完全是我的错,为什么要委曲求全呢?但就是因为自己还有一大堆的利益跟公司捆绑在一起,这样做对公司是有利的,自己牺牲一点也无所谓了,如果没有跟公司利益强有力的捆绑,怎么可能坚持下来?所以当时华为在执行易岗易薪的时候,跟国外公司去交流,所有老外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对老外来说,公司如果说要把他们的薪酬降下来,他们马上就走人了,绝对不可能留下来。(来源于:《华为访谈录1》)这个说法更有权威性的地方在于,这是员工自己当时的想法,是亲身经历所以,如果我们自己要为公司选择接班人,首先要设定机制保障,再来拉高或者下降人的职位,考验一个人在高位、在受委屈时候、在承担责任时候的心性如何。不过,不管是选择个人接班,还是一个班子接班,都需要好的机制,能够使得公司离开任何人都能自动运作的机制,这个很重要。

02,卿欲为忠臣,奈何惜共事之小诚,而忘徇国之大节乎?真正的忠臣是什么呢?真正的为国家的立场是什么呢?怎么能够因为不愿意与某人共事,就拒绝组织的安排呢?你看,公开作战的是英雄敌后作战的也是英雄无名的英雄更是英雄对于莫含这种情况,凡是公司做大了都会有这种人出现,所以,这个思想建设就很重要了,同时也得把机制跟上,谁愿意上前线,就是把资源导向谁,晋升通道导向给谁。愿意付出的,自然得有匹配的回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