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杜甫五律《猿》读记
841461

杜甫五律《猿》读记

小河西小河西2023-07-28 15:26:310

杜甫五律《猿》读记

(小河西)

袅袅啼虚壁,萧萧挂冷枝。艰难人不免,隐见尔如知。

惯习元从众,全生或用奇。前林腾每及,父子莫相离。

此诗或作于永泰二年(766),时杜甫客居夔州。猿:《水经注》卷34:“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袅袅:形容声音悠扬婉转。《东都酺宴》(唐-张说):“入云歌袅袅,向日妓丛丛。”

虚壁:空壁。《禹庙》(杜甫):“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

萧萧:稀疏;萧洒。《游报本寺》(唐-牟融):“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世说新语-容止》(南朝宋-刘义庆):“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挂:《渡连圻》(梁-何逊):“鱼游若拥剑,猿挂似悬瓜。”《万山潭作》(唐-孟浩然):“鱼游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隐见:或隐或现;或进或退。《咏栀子花》(梁-简文帝):“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假作赋得鲁司寇》(唐-上官仪):“隐见通荣辱,行藏备卷舒。”《玉台观》(杜甫):“江光隐见黿鼉窟,石势参差乌鹊桥。”

全生:保全天性或生命。《庄子-养生主》:“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喻旧部曲》(唐-元结):“劝汝学全生,随我畬退谷。”《…赠朔北故人》(唐-卢纶):“结发事疆埸,全生俱到乡。”

腾:《庄子-山木》:“魏王曰:'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冬狩行》(北周-庾信):“惊雉逐鹰飞,腾猿看箭转。”

大意:悠扬长啸于空山虚壁,潇洒倒挂于寒树冷枝。生活艰难人也难免,隐见进退好像你很明晰。熟练挂枝本来也是从众,保全生命或能显出其神奇。前林里腾跃从来没有失足,父与子也从来不会分离。

这是一首咏猿诗。咏猿的“隐见如知”。首联写所闻所见。所闻者猿啼虚壁。(闻其声而不见其影。)所见者潇洒挂枝。(“萧萧”在此处有“稀疏”义但主要是“潇洒”义。潇洒地倒挂树枝。)次联写感想。猿在山林生活,当然也是艰难的。但看它时而“啼虚壁”时而潇洒挂枝,觉得它好像明白“隐见”之道。后二联解释猿的隐见如知。熟练“挂枝”本也是从众,但遇到危险就显出神奇。(可避险。)能在林间熟练地腾跃挂枝,时隐时见,不仅可保全自己还可顾及子女。(杜甫希望自己能像猿一样明白“隐见”之道,能像猿一样挂枝腾跃以保全自身和家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