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396:不义之人,总是看见别人的不义,看自己都是义
学习内容:【原文】乙未,以司徒导为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郗鉴为太尉,庾亮为司空。六月,以导为丞相,罢司徒官以并丞相府。导性宽厚,委任诸将赵胤、贾宁等,多不奉法,大臣患之。庾亮与郗鉴笺曰:“主上自八九岁以及成人,入则在宫人之手,出则唯武官、小人,读书无从受音句,顾问未尝遇君子。秦政欲愚其黔首,天下犹知不可,况欲愚其主哉!人主春秋既盛,宜复子明辟。不稽首归政,甫居师傅之尊,多养无赖之士;公与下官并荷托付之重,大奸不扫,何以见先帝于地下乎!”欲共起兵废导,鉴不听。南蛮校尉陶称,侃之子也,以亮谋语导。或劝导密为之备,导曰:“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则如君言,元规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复何惧哉!”又与称书,以为:“庾公帝之元舅,宜善事之。”征西参军孙盛密谏亮曰:“王公常有世外之怀,岂肯为凡人事邪!此必佞邪之徒欲间内外耳。”亮乃止。盛,楚之孙也。是时亮虽居外镇,而遥执朝廷之权,既据上流,拥强兵,趣势者多归之。导内不能平,常遇西风尘起,举扇自蔽,徐曰:“元规尘污人!”导以江夏李充为丞相掾。充以时俗崇尚浮虚,乃著《学箴》。以为老子云“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岂仁义之道绝,然后孝慈乃生哉?盖患乎情仁义者寡,而利仁义者众,将寄责于圣人而遣累乎陈迹也。见形者众,及道者鲜,逐迹逾笃,离本逾远。故作《学箴》以祛其蔽曰:“名之攸彰,道之攸废;及损所隆,乃崇所替。非仁无以长物,非义无以齐耻,仁义固不可远,去其害仁义者而已。”【原文华译】五月十六日,东晋任命司徒王导为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郗鉴为太尉,庾亮为司空。六月,任命王导为丞相,撤销司徒官署,并入丞相府。王导性情宽厚,委任的诸将如赵胤、贾宁等多不守法,大臣们深感忧虑。庾亮给郗鉴写信说:“主上自八九岁一直到成年,入则长于宫中妇人之手,出则唯有武官、小人陪伴,读书没人教他发音、断句,顾问未尝遇到正人君子。秦始皇搞愚民政策,天下犹知不可,更何况是要愚君呢!皇上已经成年,应该亲政。王导不稽首归政,还自居于师傅之尊,多养无赖之士;您与我并荷先帝托付之重,大奸不扫,何以见先帝于地下!”要与郗鉴联合起兵,废黜王导,郗鉴不听。南蛮校尉陶称,是陶侃之子,把庾亮的密谋告诉王导。有人劝王导秘密为之准备,王导说:“吾与庾亮休戚与共,谣言止于智者,就算是像你说的那样,庾亮若来,我正好戴上平民头巾回家,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又写信给陶称说:“庾公是皇帝的舅舅,你要好好侍奉他!”征西参军孙盛秘密向庾亮进谏说:“王公常有超然世外之情怀,岂肯做这些凡人俗事!这一定是有佞邪之徒想要离间内外罢了。”庾亮这才停止。孙盛,是孙楚之孙。当时庾亮虽然居外镇守,但遥掌朝廷之权,既据上流,又拥强兵,趋炎附势者归附他的很多。王导心中不平,遇到西风吹起尘土,就举扇自蔽,徐徐说:“庾亮的尘土污人!”王导延聘江夏人李充为丞相掾。李充因为时俗崇尚浮虚,著《学箴》,认为:老子说“绝仁弃义,人民就会恢复孝顺慈爱”,难道是说仁义之道断绝,然后孝慈才能产生?他是看到真正践行仁义的人少,而打着仁义招牌干坏事的人多;大多数人都想将责任推给圣人的提倡,把问题归咎于以往的事情。凡人只能看到表面,看不到本质,越是迷信事实,离本质越远。所以,我写作《学箴》以祛除其弊病。我认为:“虚名越彰显,大道越废弛;应该贬损的虚名,反而被推崇;应该推崇的大道,反而被抛弃。没有仁,万物就不能生长;没有义,就没有廉耻的标准。仁义不可远离,要除去的是那些伤害仁义的做法罢了。”
【学以致用】这一段思考三点
01,王导这家伙绝对是老油条,手段高超啊庾亮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导曰:“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则如君言,元规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复何惧哉!”又与称书,以为:“庾公帝之元舅,宜善事之。”这两句话就是阳谋,敞开来跟你玩, 你庾亮之前挑起了苏俊之乱,这事才过去多久,现在又想要挑事?好吧,你来,我走然后又跟陶称写信说的那些话, 这些话的内容绝对能够宣扬出去的让庾亮有力气却发不出来所以王导这种人在体制内活得久啊
02,本性难移的庾亮之前看到一句话:不义之人,总是看见别人的不义,看自己都是义而守义之人,总是看见别人的义,而每天在自己身上找不义之处同理,身为皇帝舅舅的苏俊,自己身边有小人环绕,经常受到小人言语的影响,却天天找别人的不是他也不想想,之前激起苏俊的叛乱,差点把东晋这个国家都倾覆了,还不长记性,现在又想要跟王导动兵,他是不是想把外甥的这点地盘产业搞废掉了事?这背后的本质,还是为了他自己的权力欲望,以打着为了国家,为了皇帝的名义,来满足自己掌控欲望,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已。
03,李充的《学箴》,值得思考见形者众,及道者鲜,逐迹逾笃,离本逾远这也是我们当下的现象很多人只看到表象,看不到底层逻辑那么,表象就一定是表象,是事实吗?不是,仅仅是认知并且,是不是真实的认知,是不是别人故意让你看到的“认知” ,这还不一定再加上,很多人懒得去深究现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只是跟着表象走,把情绪,财产,观点 等等一股脑的附上去,随大众..... 然后一地鸡毛....另外,这里面还有个关于学问的问题老子的“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句话是在老子所处当时的社会风气下讲的,这一点李充讲的很清楚那么,同理《论语》第十篇《乡党》中记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这也是孔子在他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讲的当时社会风气,道德败坏,人们已经不讲“礼”了, 婚丧嫁娶等等各种礼仪规矩,不仅不尊重,还反着来了...所以孔夫子用这个“被骂了上千年”的做法来提醒人们,对待万事万物,要有一定的规矩,礼仪这是第一次重新看《论语》所体会到的,自古以来,儒道都是一体不分家的,只不过被不同的观念带偏了,所以,我們还是要养成追本溯源的習慣,去实事求是,求最本源的规律。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