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律《阁夜》读记
杜甫七律《阁夜》读记
(小河西)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岁暮,时杜甫客居夔州。时崔旰之乱尚未平息,吐蕃也不断侵扰,而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高适、严武等先后去世。感时忆旧,有感而作。(阁:指杜甫住处西阁。)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阴阳:昼夜;日月。《礼记-祭义》:“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廵。”孔颖达疏:“阴谓夜也,阳谓昼也。夏则阳长而阴短,冬则阳短而阴长,是阴阳长短。”《冬至日》(宋-苏辙):“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天涯:成都、梓州、夔州皆天涯。《野望》(杜甫):“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白帝城楼》(杜甫):“江度寒山阁,城高绝塞楼。”《秋兴》(杜甫):“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冬至》(杜甫):“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短景:指冬天日短。《说文》:“景,日光也。”《和何仪同讲竟述怀》(北周-庾信):“秋云低晚气,短景侧余辉。”《向夕》(杜甫):“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因山遮阳,日犹短。)
霁:雨后转晴。《说文》:“霁,雨止也。”《饯韦兵曹》(唐-王勃):“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
大意:岁暮时昼夜变化摧生短昼,天涯地霜雪已歇晴寒之宵。五更时分鼓角声声悲壮,三峡中星河的倒影在江流中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野哭:荒野中的哭声。《晓发公安》(杜甫):“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刈稻了咏怀》(杜甫):“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白帝》(杜甫):“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夷歌:指少数民族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犍为城下夜泊闻夷歌》(唐-陈羽):“此夜可怜江上月,夷歌铜鼓不胜愁。”
渔樵:渔夫樵夫;隐居。《奉和六月壬午应令》(梁-刘孝威):“神心重丘壑,散步怀渔樵。”《村夜》(杜甫):“胡羯何多难,渔樵寄此生。”
卧龙:指诸葛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南阳》(唐-汪遵):“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跃马:指公孙述。东汉初公孙述曾称帝于蜀。《蜀都赋》(晋-左思):“公孙跃马而称帝。”李善注:“述恃其地险众附,遂自立为天子。”《上白帝城》(杜甫):“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
人事:指仕途;指人与人间的事。《归去来兮辞序》(东晋-陶潜):“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王瑶注:“人事,指仕途。”《归田园居》(东晋-陶潜):“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依依:形容依恋不舍;形容思慕怀念。《为焦仲卿妻作》(汉乐府):“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李陵录别诗》(魏晋):“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大意:听到几家荒野的哭声知道又有战乱。也听到几处传来夷歌声似来自渔樵。一代名臣诸葛亮和称霸一方的公孙述都已化为黄土,个人的升沉进退、人和人交谊的亲密疏远,随它“寂寥”!
本诗首联写背景。时间岁暮,地点天涯夔州。一个霜雪刚停的寒宵。一个孤寒漫长的不眠之夜。次联写夜间见闻。听到的是鼓角悲壮,看到的是星影动摇。(星影动摇,似乎是战鼓声引起。)作者一夜未眠是因为战乱又起。三联写拂晓所闻。从几家野哭,似乎听到了战伐。从几处夷歌,好像出自渔樵。(野哭伴随夷歌,有战乱亦有渔樵。对比强烈。)末联表达情绪。诸葛亮是一代名臣,公孙述是一方霸主,最终都是化为黄土,因此仕途上的升沉进退,人与人间的亲密疏远,随它“寂寥”。(杜甫想开了。杜甫有点想渔樵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