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勋之乱:大唐就是毁在这帮“想回家”的人身上! | 循迹晓讲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孔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也就是说,对君主的信任是能维持统治最起码的条件,民犹如此,军队更是这样。一旦军队觉得自己被君主背叛,哪怕失信的对象只是普通的士兵,也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唐朝后期的“庞勋之乱”就是这么发生的,这次兵变虽然被镇压,但却催生了黄巢这个巨寇,把李唐王朝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那么,这次兵变是怎么回事?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唐朝后期,位于西南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南诏已经跟长安朝廷势如水火,他们几次出击,甚至打到过成都。为了防备南诏,朝廷不得不派重兵防守,而这些防备南诏的士卒来自全国各地。
◇ 南诏国势力范围
◇ 影视作品中的唐懿宗李漼
唐懿宗咸通初年,朝廷征召了一批来自徐泗地区,也就是今天徐州一带的士卒,共计八百人,驻守桂林防备南诏,当时讲好的是只用戍守三年就可以回家,结果徐泗观察使崔彦曾食言了,让这些士卒继续在前线卖命。到了第六年,崔彦曾又一次食言,这批士卒一直在南疆地区呆到第九年,这下总能回家了吧?但崔彦曾又一次拒绝了他们归家的要求。
崔彦曾这么做是十足的懒政,招兵越来越困难,而南诏势力越来越大,实在没办法,那就只能委屈一下当兵的,让他们服从大局。但徐州兵们显然并不会这么看,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望之后,既然不能通过正常的手段回家,那就用暴力手段杀开一条血路,他们积压已久的怒火终于爆发了。
于是这年七月,桂林的徐州兵士砍死军官,并推举徐州籍粮草判官庞勋为领袖,公然造反,杀奔老家徐州去也。
◇ 京剧中的庞勋形象
面对如此的恶意返乡,长安朝廷玩了一把阳谋,唐懿宗派人前往抚慰,宣布赦免叛军所有的罪责,并命令沿途官员不得阻挡他们。之所以如此,是担心叛军会分散到各地作乱,而一旦戍卒们老老实实地返回徐州,到时候再绞杀就容易得多。
但是在庞勋他们看来,事情的始作俑者难道不是崔彦曾么?朝廷不把他给罢官,明摆着所谓的赦免就是缓兵之计,绝不能相信。所以从桂林到徐州,庞勋他们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一路壮大队伍,从最初的八百人一直扩充到将近一万,当他们途经山南东道,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襄阳一带时,节度使崔铉派重兵把守各处要害,不让庞勋他们过境,这也在庞勋的意料之中,于是他们改变方向,泛舟东下,杀奔江西浙江一带,从这里进入安徽。而这一带的节度使之前也是接到朝廷通知,没有围剿庞勋。但这时朝廷已经宣布庞勋是叛贼,于是他们都被贬官赐死,双方是彻底撕破了脸皮。
◇ 庞勋起义北上路线图
接下来,庞勋挥军北上,抵达安徽宿州,几次跟唐军作战都大获全胜,宿州地方官实在没办法,决定开挖汴水以阻止庞勋军北进。但问题是这一带都是平原,就算想玩水淹七军,那水的深度可能也就没过小腿肚子,庞勋军队根本没有被这场人为水灾给拦住,反而涉水而进。
占领宿州之后又马不停蹄攻占徐州,至此,庞勋的兄弟们完成了这个“一小时二十二分打通唐帝国,万里迢迢的回家壮举”,他们不但回了家,还俘虏了折磨他们九年的崔彦曾,当然是一刀杀掉,自此大仇得报。
紧接着,庞勋他们从长计议,尽发徐州内府之财,召募丁勇,当时此处的流民很多,既然有人给钱,自然就有人响应,于是庞勋不到十日已聚徒五万余人。广大农民纷起响应,一时声势大震,江淮彻底乱了套。
◇ 庞勋起义波及范围
◇ 唐代大运河路线图
这对唐王朝可以说是致命打击,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南移,朝廷在关中的一切吃食儿穿着都得仰赖南方的运河运输,而徐泗地区刚好就卡在江南运河进入中原关中的节点上,不夸张地说,只要叛军一日不除,李唐王室就得挨一天的饿,时间久了都不要别的力量,饿也把朝廷那群公卿饿死。
危机时刻,长安朝廷急忙调遣大军平叛,可问题是庞勋颇知兵法,屡屡用诈降和打埋伏的办法挫败官军,不能再拖下去了,长安朝廷祭出了自己的最后一张王牌——沙陀骑兵。
沙陀首领朱邪赤心和十五岁的三儿子一起,带着五百名沙陀骑兵就过来了,骑兵冲起来势如山崩,凶狠异常。虽然庞勋手底下人多,但大家都没见过这阵势,前面的人崩了,自相踩踏,剩下没死的作鸟兽散,其他的唐军见状赶紧乘胜追击,终于让庞勋尝到了大败仗。
这一仗庞勋就折损了两万多兵士,不得不趁着包围圈没形成的时候放弃徐州,准备南下亳州。如此一来,这等于放弃了坚固的城墙,给了沙陀骑兵纵横驰骋的机会。几次野战之后,沙陀的几百骑兵在庞勋部众当中如入无人之境,庞勋剩余的兵士死的死,跑的跑,庞勋也死于乱军之中。
就这样,长安朝廷靠着沙陀骑兵这支外援,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扑灭了庞勋兵变,立下大功的朱邪赤心被朝廷赐姓为李,改名李国昌,他那十五岁打仗异常勇猛的儿子,也就改名叫李克用。自此之后,沙陀正式进入唐末群雄逐鹿的争夺中,并凭借自己彪悍的战斗力成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
◇ 李克用画像
而这庞勋之乱看似被平定了,但江淮地区还是暗流涌动。兵变之后,此处的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很多民众不堪折磨,纷纷造反,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黄巢和王仙芝。
在他们起来造反之时,有不少投靠他们的人都是先前庞勋兵变后幸存的士卒。这些人经历过刀头舔血的造反生涯,有丰富的军事经验,有了他们这些老兵作为中流砥柱,黄巢的军队战斗力非常强悍,终于成为巨寇,攻陷长安,而在他和各路节度使的互相攻伐中,唐王朝走上了一条万劫不复的不归路。
◇ 黄巢大军行动路线图
可以说,如果不是庞勋之乱,黄巢的军队也不会这么能打,也不会闹出那么大动静,也就不会有后来唐朝那么窝囊地灭亡的故事。所以说,这场由于士卒恶意返乡引发的庞勋之变,后果非常严重,说是敲响了大唐灭亡的第一声丧钟,一点也不为过。后来欧阳修编撰史书《新唐书》,回顾这一段历史,就很清楚地看到了庞勋之乱和黄巢的关系,并写道“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当然,庞勋自己在造反的时候,也没想到自己能惹出这么大动静,他就是觉得朝廷答应自己要回家,屡次爽约。既然如此,那你不给个说法,我就给你个说法。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