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二战日本面临“ABCD包围圈”,是哪些国家?
841968

二战日本面临“ABCD包围圈”,是哪些国家?

地图帝地图帝2023-07-29 12:35:000

二战时期的日本曾大肆鼓吹,本国遭受“ABCD包围圈”,其中“A”是指美国(America)(菲律宾),“B”是指英国(Britain)(英属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C”是指中国(China),“D”是指荷兰(Dutch)(印度尼西亚)。该理论的核心是日本被美、英、中、荷四国联合围堵,以致能源和资源生命线受到威胁,不得已放弃“北进”战略,转而调军南下并发动战争,目的是突破英美中荷等国的封锁。显然这样的谬论是经不起历史推敲的,所谓“ABCD包围圈”也只是日本发动侵略的借口。

“北进”战略是日本“大陆政策”的延续,也是日本的基本国策,相比而言“南进”却是二战特定时间的阶段性产物。明治维新之后,日本逐渐形成以武力征服亚洲,继而称霸世界的总方针,具体说来就是先拿下朝鲜半岛,然后是中国东北,随后是亚洲,最终是世界。

截止“伪满洲国”成立,日本已经完成对中国东北的战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打垮苏联这个远东地区最大的假想敌,继而全面控制东亚地区,在这种情况下“北进”战略应运而生。

然而国际形势的变化往往比计划更超前,日本侵略东北的行径导致中日关系恶化,引发中国全面抗日。

抗日战争爆发于1937年,德国入侵苏联开始于1941年,换句话说,在日军主要兵力陷入中国战场之前,苏联的精力还没有被吸附在西线,其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存在足以确保日本不敢轻举妄动。全面抗战爆发后至苏德战争爆发前的这四年时间,作为日本陆军王牌的关东军也曾对远东苏军进行过试探,结果被打得近乎全军覆没,这便是发生在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和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

在这两场局部冲突中,日军的人数与装备劣势暴露无遗,而苏军在战术与武器方面均对日军形成碾压。自此日本在心理上对苏联产生忌惮,主张“北进”的军官遭到压制。与此同时,抗日战争日渐陷于白热化,等到德国对苏联发动大举入侵之时,日本除少量师团驻扎在本土和朝鲜之外,大部分陷于中国不可自拔,此刻再行“北进”已然无力。

与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相比,二十世纪战争形态的变化也不遑多让,这一时期飞机、坦克、军舰成为战场的主流,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需要巨量的钢铁和油料。日本是一个资源贫瘠的国家,要维持战争的开销,就必须从海外进口铁矿和石油,其中尤以对英美荷的资源最为依赖。战前,美国是对日本战略物资的主要输出国,随着日军侵华的深入,美国在华利益受到威胁,于是美国收紧了对日输出渠道,英荷等国随即跟风效仿。

对日本来说,此举无疑是被掐住了命门,因为抗日战争打得如火如荼,此时即使不考虑“北进”或“南进”,仅维持常规消耗,日本也经不起英美的禁运。在这种情况下,“北进”战略被搁置,ABCD包围圈的声音甚嚣尘上,日军的主要目标转向东南亚的英美荷殖民地。当时英国控制着印度、缅甸和马来西亚,美国殖民菲律宾,荷兰则占据印度尼西亚。

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北进”战略的彻底破产。此后半年的时间里,日本联合舰队在西太平洋称王称霸,日本陆军则在海军的掩护下突袭中南半岛,进而横扫缅甸、菲律宾与荷属东印度。不过一时的猖狂改变不了命运,随着中途岛海战的胜利,美军转入全线反攻,日本的势力则被一步步逼回本土,直至两颗原子弹落下,日本宣布投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