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杜甫五排《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读记
841983

杜甫五排《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读记

小河西小河西2023-07-29 12:46:160

杜甫五排《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读记

(小河西)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飘飖西极马,来自渥洼池。飒飁寒山桂,低徊风雨枝。

我闻龙正直,道屈尔何为。且有元戎命,悲歌识者知。

官联辞冗长,行路洗欹危。脱剑主人赠,去帆春色随。

阴沉铁凤阙,教练羽林儿。天子朝侵早,云台仗数移。

分军应供给,百姓日支离。黠吏因封己,公才或守雌。

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活国名公在,拜坛群寇疑。

冰壶动瑶碧,野水失蛟螭。入幕诸彦集,渴贤高选宜。

鶱腾坐可致,九万起于斯。复进出矛戟,昭然开鼎彝。

会看之子贵,叹及老夫衰。岂但江曾决,还思雾一披。

暗尘生古镜,拂匣照西施。舅氏多人物,无惭困翮垂。

此诗中“云台仗数移”,或指宝应元年(762)吐蕃入京、代宗避峡事。诗中“去帆春色随”或指此诗作于春末。诗中“舅氏多人物”,说明“崔公辅”乃杜甫舅氏崔家人。据杜诗《戏寄崔评事表侄…》、《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崔十三评事”为杜甫表侄。因后诗中有“峡险江警急”、“秋辞白帝城”等,可推测上述诸诗皆为夔州所作。据此诗内容推测:本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春末,时杜甫居夔州。时崔公辅任职夔州都督府或荆南节度使幕府,并有大理寺评事兼衔。

飘飖西极马,来自渥洼池。飒飁寒山桂,低徊风雨枝。

我闻龙正直,道屈尔何为?且有元戎命,悲歌识者知。

飘飖:飞翔貌;形容举止轻盈、洒脱。《咏怀》(魏-阮籍):“焉得凌霄翼,飘飖登云湄。”

西极马:即天马。《西极天马歌》(汉-刘彻):“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

渥洼:甘肃安西水名,传说神马产处。《汉书-武帝纪》:元鼎四年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宝鼎、天马之歌”。《史记-乐书》:“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骆马》(唐-李群玉):“由来渥洼种,本是苍龙儿。”

飒飁(xí):《唐韵》:“飒飁,大风也。”

寒山:《入华子岗…》(南朝宋-谢灵运):“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低徊:《驽骥》(唐-韩愈):“骐骥不敢言,低徊但垂头。”

元戎:指节度使。

大意:你像轻盈洒脱的天马,来自神马产地渥洼水中。你像寒风中屹立的山桂,在风雨中垂首徘徊。俺听说你性格像龙一样正直,道路曲折有啥办法?元戎之命尚且在身,悲凉的歌只有识者能知。

官联辞冗长,行路洗欹危。脱剑主人赠,去帆春色随。

阴沉铁凤阙,教练羽林儿。

官联:官吏联合治事;官职。《周礼-天官-大宰》:“官联,以会官治。”郑玄注:“官联,谓国有大事,一官不能独共,则六官共举之。”《翰墨志》(宋-高宗):“赏以官联金帛。”

冗(rǒng)长:多余。《文赋》(晋-陆机):“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刘良注:“冗长,谓烦多也。”《得微之到官后书》(唐-白居易):“通州海内恓惶地,司马人间冗长官。”

欹(qī)危:倾斜危险貌;危难。《始至郡》(唐-韦应物):“高树上迢递,峻堞绕欹危。”《天竺寺》(唐-权德舆):“萧飒松阴静,欹危石栈通。”(洗欹危:免去危险。)

凤阙:汉宫阙名;借指皇宫、朝廷。《史记-孝武本纪》:“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司马贞索隐引《三辅故事》:“北有圆阙,高二十丈,上有铜凤皇,故曰凤阙也。”《行者歌》(魏晋):“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

羽林:唐置左右羽林军。《宣城送刘副使入秦》(唐-李白):“结交楼烦将,侍从羽林儿。”《扈从御宿池》(唐-祖咏):“寒疏清禁漏,夜警羽林兵。”

大意:辞却了冗余的闲官。免去了行路的危险。(三峡楚地行路险。)解下主人所赠之剑,帆船随春色离去。长安宫阙阴暗深邃,你要担任的是御林军教练。

天子朝侵早,云台仗数移。分军应供给,百姓日支离。

黠吏因封己,公才或守雌。

侵早:拂晓。《三国志-吕蒙传》:“侵晨进攻,蒙手执枹鼓,士卒皆腾踊自升,食时破之。”《颂古》(宋-释普岩):“自谓五更侵早起,谁知更有夜行人。”

云台杖:殿中宿卫。《三国志-高贵乡公纪》卷4:“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魏氏春秋》曰:戊子夜,帝自将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下陵云台,铠仗授兵,欲因际会,自出讨文王。”《哀江南赋》(北周-庾信):“非无北阙之兵,犹有云台之仗。”

支离:憔悴;衰疲。《咏怀古迹》(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黠(xiá)吏:奸猾之吏。《冬日家园…》(南北朝-刘孝胜):“黠吏本须裁,豪民亦难御。”《兖州任城县令厅壁记》(唐-李白):“权豪锄纵暴之心,黠吏返淳和之性。”

封己:厚己。《国语-晋语八》:“引党以封己,利己而忘君。”韦昭注:“封,厚也。”《运命论》(李康):“封己养高,势动人主。”张铣注:“未至圣道,但为厚己,养其高名,能以权势动于时君也。”《种莴苣》(杜甫):“贤良虽得禄,守道不封己。”

公才:有公心之才;与三公相当之才。《世说新语-品藻》(南朝宋-刘义庆):“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三国志-崔琰传》:“琰又名之曰:'孙(礼)疏亮亢烈,刚简能断,卢(毓)清警明理,百练不消,皆公才也。’”《哭陈歙州》(唐-刘长卿):“儒行公才竟何在,独怜棠树一枝存。”

守雌:《老子》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吴澄注:“雄,谓刚强;雌,谓柔弱。后遂以“守雌”指以柔弱态度处世。

大意:天子早早地上朝,殿中宿卫还是几经迁移。(安史乱军占领长安期间,云台杖已“移”数次。吐蕃占长安,又“移”到峡州。)为各路军马提供军需,百姓已日益疲惫。狡猾的官吏假公济私,有公心的人才“知雄守雌”。

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活国名公在,拜坛群寇疑。

冰壶动瑶碧,野水失蛟螭。

买骏骨:典“买骏骨”。【略。见《战国策-燕策一》卷29。】后因以指燕昭王千金购千里马的故事。喻招揽人才。《君马黄》(陈-张正见):“讵待燕昭王,千金市骏骨。”

得熊罴:典“非熊罴”。《史记-齐太公世家》卷32:“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chī),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唐-王维):“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

活国:救国。《南史-王珍国传》:“时郡境苦饥,(珍国)乃发米散财以赈穷乏。高帝手敕云:'卿爱人活国,甚副吾意。’”

名公:有名望的贵族或达官;泛指有能耐或有名的人。《别李明府》(唐-韩翃):“爱君一身游上国,阙下名公如旧识。”

拜坛:古拜将之坛。《史记-淮阴侯列传》:“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冰壶:盛冰玉壶;喻品德清白廉洁。《白头吟》(南朝-鲍照):“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李周翰注:“玉壶冰,取其洁净也。”《冰壶诫序》(唐-姚崇):“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清也。…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瑶碧:瑶与碧(皆玉);喻清澈的水。《山海经-西山经》:“无草木,多瑶碧。”郭璞注:“碧亦玉属。”《淮南子-泰族训》:“瑶碧玉珠,翡翠玳瑁,文彩明朗,润泽若濡。”《洛神赋》(魏-曹植):“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蛟螭(chī):蛟龙;亦泛指水族。《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唐-张九龄):“下有蛟螭伏,上与虹蜺寻。”

大意:就像燕昭王千金买骏马,又像周文王渭水得“熊罴”。救国的“名公”尚健在,其登坛拜将使群寇惊疑。(元戎令你回长安)像冰壶摇动了瑶碧。(你离开夔州,)夔州的野水失去了蛟螭。

入幕诸彦集,渴贤高选宜。骞腾坐可致,九万起于斯。

复进出矛戟,昭然开鼎彝。

彦:贤才。《尔雅》:“美士为彦。”《答对元式》(汉-蔡邕):“济济群彦,如云如龙。”《积草岭》(杜甫):“卜居尚百里,休驾投诸彦。”

渴贤:渴求贤才。《孔丛子-公仪》:“君若饥渴待贤,纳用其谋,虽蔬食水饮,伋(jí)亦愿在下风。”《后汉书-周举传》:“求贤若渴。”

高选:用高标准选拔官吏;考试中高榜。《后汉书-王畅传》:“桓帝特诏三公,令高选庸能。”《赠崔融》(唐-杜审言):“高选俄迁职,严程已饬装。”《晋书-潘岳传》:“杨骏辅政,高选吏佐。”

骞腾:飞腾;指地位上升。《赠特进汝阳王》(杜甫):“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骞腾。”《早春游樊川野居…》(唐-卢纶):“飒然成一叟,谁更慕骞腾。”

九万:《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复进:再次升迁。《南堂对竹怀江十邻几》(宋-韩维):“一官才复进,左谪良何亟。”

矛戟:泛称兵器。《无衣》(诗经):“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塞垣行》(唐-崔湜):“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

鼎彝:宗庙中的祭器。《王文宪集序》(南朝-任昉):“前郡尹温太真、刘真长,或功铭鼎彝,或德标素尚。”李善注:“《礼记》曰:鼎有铭,铭者,论撰其先祖之德美、功烈、勋劳,而酌之祭器。”《韩忠献挽辞》(宋-王安石):“英姿爽气归图画,茂德元勋在鼎彝。”

大意:多位俊才在军幕聚集,渴求贤才高标准选才适宜。飞腾很快就会开始,九万里的飞腾始于此时。再次晋升时走出“矛戟”,很显然可以功铭鼎彝。

会看之子贵,叹及老夫衰。岂但江曾决,还思雾一披。

暗尘生古镜,拂匣照西施。舅氏多人物,无惭困翮垂。

之子:此人。《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郑玄笺:“于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悼亡诗》(晋-潘岳):“之子归穷泉,重壤永休隔。”

决江:《孟子-尽心上》:“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雾披:拨开云雾,得见青天。典“披云雾”。《世说新语-赏誉》(中卷):“卫伯玉为尚书令,见乐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曰:'自昔诸人没已来,常恐微言将绝。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

镜匣:《情诗》(魏-徐干):“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拟古》(南朝宋-鲍照):“明镜尘匣中,宝瑟生网罗。”

翮:禽鸟羽毛中间的硬管;鸟翼;鸟。《咏史》(晋-左思):“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行路难》(明-徐庸):“人生在世安可期,困翮亦有冲天时。”

大意:一定能看到你的大福大贵,只感叹老夫俺已老衰。何止是谈论起来口若悬河,还想到你能让“名公”心明眼亮。古镜难免生暗尘,你擦拭镜匣使它映照祸国的西施。舅氏中杰出人物很多,俺虽像受困的鸟儿垂翅也不感惭愧。

这首诗共40句。首8句总写崔评事。一是出身高贵。(来自渥洼。)二是仕途多艰。(风雨之桂。)三是性格正直。(因正直而道屈。)四是接到新任命。对这个“元戎命”,崔并不满意,故有“悲歌”。悲歌是隐晦的,唯有“识者知”。接着6句写送崔赴新职。辞去“冗长”官(指夔州或荆南幕府中的职务)。免除行路危。(指离开楚地。)解下元戎剑,乘船回长安。具体干啥?到“铁凤阙”任羽林教练。“天子”6句慨时事。说到铁凤阙,自然引出皇上。现在皇上也是早早上朝。“云台杖”自战乱以来也“数移”。为保障各路军队供给,百姓日益疲惫。“黠吏”只知谋取私利。“公才”也是明哲保身。(赴朝大背景。)“燕王”6句转折。写崔受重用。你不要悲歌了。你这次回朝是燕王“买骏骨”,是周王“得熊罴”。而且“活国名公”(例如郭子仪)还在,皇上拜将“名公”使群寇惊疑。朝廷启用你像“冰壶”里“动瑶碧”(冰清玉洁)。你回到朝廷,使夔州“野水失蛟螭”。“入幕”8句预测崔未来。你回长安入羽林军幕,是朝廷渴贤高选的“诸彦”之一。你从此可以“骞腾”九万里。等到你将来离开“矛戟”“复进”时,一定会功铭鼎彝。(鼓励。)末8句以补赞崔收结。你不仅讲起话来口若悬河。你还让皇上和“名公”“雾一披”。也许朝廷这面古镜会生暗尘,你一定会擦拭这面古镜,使朝中的误国“西施”显出原形。你将来一定能大富大贵,只可叹俺已老了难以看到。崔氏的英雄人物真很多,俺作为崔家外甥,虽如困翮垂翅也不惭愧!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