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化杂谈浅议八段锦呼吸法的憋气法
842123

浅议八段锦呼吸法的憋气法

秦楚古方秦楚古方2023-07-29 14:42:040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浅议八段锦呼吸法的憋气法/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256篇原创文章

最近有知友咨询八段锦的呼吸法要领,说怎么也找不到气从任督二脉巡行的感觉,为此,此处就谈谈本人八段锦的一些粗浅认识,以供大家参考交流。

八段锦有众多的版本,但毫无疑问,八段锦肯定来源于道家,所以无论是哪个道家的八段锦版本,只要能熟练练习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仔细摸索,都是能起到很好的调理效果。

更重要的是,八段锦首先能起到凝心静气的作用,其次,八段锦应该成为你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只有如此,你才能真正的联系好八段锦,让八段锦成为你一日三餐之外的第四餐,也让八段锦式的呼吸方法融入到用庸常生活中,于此,你才不负一段美好生活的初心。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八段锦的第一式,其实每个动作我是从起到落,我个人认为还是需要马步起落,这个动作之所以叫利三焦,在于通过八段锦激活上中下三焦。这里我给大家先说下中医里的三焦,其实就是人体内内腔的筋膜、肝隔、胸隔、腹腔以及五脏六腑相互联系的膜系统,内连脏腑,外达肌肉间隙(肥瘦肉之间的膜),如果不配合呼吸,单纯上托下落的动作,是无法运动三焦系统的。

呼吸法的要领,在于吸气,憋气,呼气,这三个基本的步骤。

捞手吸气:闭住嘴巴,用鼻孔微微吸气,入喉入肺过心将气吸入下丹田,吸气的时候,全身是放松舒展的,想象着全身的皮毛同时张开毛孔,天外之清洁之气,从四面八法进入身体,汇聚到肺而进入丹田,这里也被称之为气海。在吸气的过程中,完成两手从下丹田捞手到胸部的过程。

憋气的要领:此时紧闭下窍肛门,全身紧张状态,毛孔自然闭锁。此时,伴随着两手翻腕上托,带动下丹田之气沿督脉上行到颠顶百会,前行到额头下到鼻尖位置。在气息上行的过程中,做提肛动作,脊柱随身体由头部带动轻柔向上拉伸,双腿下沉,将身体拉成一条悬立的直线。

下落呼气:此时,轻松打开全身的所有官窍,口,肛门,嘴巴松开,轻柔的由下丹田的气息往外散发,无需做刻意的呼气,同时,伴随着双手从两侧下落的过程,用意念导引鼻尖的气息沿着任脉下行至下丹田,进入下一个循环。

总体而言,憋气是吸气的加力过程,只有憋气也就是屏住呼吸的动作,才能将全身气息充满,从而沿着督脉上行。而由下丹田朝外呼吸的过程中,自然完成了肾气与心气的相互融合,而意念引导的沿着鼻尖下行入丹田的心气,也完成了从心入肾的过程,这个过程,起到了以后天之气,催动任督二脉气息流通的效果。

充满全身内外的气息,上下流动,自然带动了三焦的紧缩与舒放,真正起到了心肾相交,肺肾相合,肝升肺降的大、任督相续的大轮廓的气血循环。

编辑

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个动作依然是需要马步,呼吸与任督巡行的要点和上一节是一样的,但此节的左右开弓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憋气的环节。

憋气的时候,无论是左开还是又开,都需要全身屏息,同时伴随着开弓拉伸的动作,引气从胸廓里从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侧的扩张,胸廓内部属于上丹田,充分拉伸胸襟,可以改善人体的肺功能,增强胸部的扩张力,更重要的是能增强上丹田的气息能量,上丹田的的气容量,与肺部能量,以及心能量息息相关。

所以在左右开弓的时候,拉伸胸襟,是非常重要的动作,人常说的胸襟,指的就是胸廓的部位。

编辑

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调理脾胃须单举的第三式,需要强调的依然是憋气的环节。

我在第三节的动作,采取的是一只手上举,一只手奋力下按的动作,做到上下相应。那么在吸气的时候,还是两手托气上行至胸部,此时憋气。

憋气的同时,一只手上举顶天,身体和头部带动脊椎及督脉之气上行。与此同时,另一只手下按,上下相对的对身体进行拉伸。

呼气的时候,上按的手徐徐下落,下按之手相应与之呼应行至,双手交汇于下丹田,进行下一个循环。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憋气的过程,在转头朝后看的环节,双手向后扩胸,头部带动肩颈转动,憋气的过程,能让人体的气血有满盛的感觉,异常的舒适。

这个环节之所以叫五劳七伤,是因为人体的劳伤,主要伤的是腰间盘剂头颈部,而向后看的过程,带动的是整个腰部以上的动作,同时屈膝也带动腿部的活动。

编辑

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憋气的环节,在身体旋转只侧面,在后面旋转的那个过程,头,颈,腰椎,脊柱都要活动,我记得有人说脊柱不动,其实指的是在旋转的过程中,需要稳住下盘的中轴,不能散乱的晃动。

这一个动作,通过摇头摆尾的旋转的过程,整个腰身部位的运动是最大的。

而之所以叫去心火,正是以强肾强腰,来起到以肾水滋润心火的作用,而不是说这么摇头摆尾,就能去掉心火。

编辑

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有两个憋气的环节,一个是在胸部,一个是在俯身下摸的环节,整个动作的要领是轻柔,不用蛮力。俯身起身,顺其自然。这个动作开合幅度之大,其实对于心肺的直接功能作用最大,之所以叫固肾腰,而不是强肾腰,主要作用是引心肺之气入肾的作用,封藏为固。

编辑

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憋气的同时出拳,呼气的时候送拳。这个左右出击的动作,说是增气力,一般到这个环节都比较累,对于锻炼耐力有极大帮助,而且整个动作都是马步,其作用是还是在于强肝肾,引肾气入肝入目,起到协调肝肾的作用。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其实大有玄机。脚起立的时候,头顶天,天地气息充盈一身,憋气。

下落的过程,气息入九天银河下注丹田,存固。意念要固住下丹田,收纳天地入心肾。

其实,总结八段锦呼吸法,其沟通动作的要点,其实在于憋气的把握,只有憋气,才能催生一生的气力,外以协调动作,内以鼓动脏腑,周以巡行任督二脉。

天之大,容入地之厚。地之厚,融于心海阔。人身豁达胸襟,在于实物之中的磨练。就比如八段锦,呼吸法的简单法门中,尽含养生智慧,法虽小,也须心上磨,肺中系,肾中藏。

天人合一,在吸气的时候天地万物尽入我心,在呼气的时候,我心尽情尽性融入天地。天地无我,因为天地尽在我身五脏六腑。我归天地,因为我身五脏六腑,尽得天地滋养。

一息尚存,悠悠天地,万物万法,尽入我心归化。如此,才是庸常人生,练习八段锦的本来意义。

采药东篱秦岭中医 | 扫描二维码在线问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