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贵州有个地方是亚洲仅存的两个千年民族生态链之一,另一个是西藏
842362

贵州有个地方是亚洲仅存的两个千年民族生态链之一,另一个是西藏

浩然文史浩然文史2023-07-29 18:00:530

并星标我们

旧文精选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五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都柳江

流动的时间对于贵州都柳江沿岸的居民来说,似乎毫无意义,无论时间发生怎样的变化,这里都还会保持着他们最原始的生活方式,耕田自食,伐木建房,然后日出而出,日落而息。直到今天,在贵州黔东南地区的山区深处,生活在都柳江沿岸的少数民族,还是保持着很强的宗族性,他们遵循着自己的信仰,也遵守着这里的族规。

这里是侗族、苗族、水族与布依族的聚集地,今年来我曾两次探访都柳江沿岸的少数民族,每次来到这里,看到高大的村寨,都会被这里的风景与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所吸引。

今天都柳江附近的民族村寨(笔者实拍)

一、都柳江:一条完整的民族生态链

从严格意义上来看,都柳江横跨黔南与黔东南两个行政区,夹在月亮山与雷公山之间。这里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最终经过武陵旋回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古地中海消亡,喜马拉雅山隆起,而都柳江就成为这两次运动的边缘地区。

在都柳江的南部主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也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区唯一的喀斯特平原森林。从自然地理角度来看,都柳江是珠江西支流的一部分,也是贵州珠江水系的组成部分。

从文化与民族意义上看,都柳江更像是一个文化的纽带,它将几个少数民族文化圈连接在了一起,在它东南的黎平、榕江与从江县,是侗族的聚集区,而在它北面的雷公山是苗族的集聚区,在其西面又是水族与布依族的聚集区,在其南面则生活着大量的瑶族居民。

今天都柳江的布依族村寨(笔者实拍)

于是,都柳江就成了多民族相互融合的走廊,多样的生态文化更展现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景象。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西藏与都柳江沿岸共同定义为:亚洲仅存的两个保存较为完整的千年民族生态链。

二、苗族的银饰:信仰与生活的日常

从民族习俗上来看,都柳江流域又以苗族银饰与侗族鼓楼文化最具代表性。

没有哪个民族像苗族一样,那么喜欢银色,每逢婚丧嫁娶、节日庆典,苗族女性都会用银饰作为自己民族的装饰,从头到脚、前前后后,用银饰品全副武装。从装饰角度来看,苗族的银饰的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有时候一个苗族女性身上佩戴的银饰就有近20斤重。

其实在黔东南地区,很多民族都喜欢以银饰作为平时穿戴的必备饰物,但是这些民族对银饰的喜好都不及苗族。苗族的银饰从头饰、耳饰、衣服等都有很多讲究,如何穿戴,何时穿戴,戴什么东西,都有一道非常复杂的程序。

为什么苗族人那么爱银饰呢?

首先在苗族人看来,穿戴银饰有辟邪驱鬼的作用。另外就是苗族的银饰也是财富与权贵的象征。自一个苗族人出生开始,父母就会为她准备各种银制品,银制品越多,代表这个家庭地位越显赫。到了结婚的时候,父母就会把所有的银制品都拿出来,银饰越多,父母在婚礼上就越有面子。

从苗族人各种装饰中我们还能够看到苗族人的宗教信仰,苗族的宗教为原始图腾崇拜,对巫术很崇敬,所以苗族人在制作银饰时会将银饰打造成各种造型,造型越奇特,说明其内涵的宗教氛围也就越浓重。

都柳江地区以北的位置就是雷公山,雷公山是贵州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而雷公山又被苗族人认为是圣山,在雷公山一带的苗族,更是将银饰作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在都柳江沿岸,我们会看到非常多佩戴银饰的苗族人。

雷公山腹地(笔者实拍)

三、侗族鼓楼:民族发展的历史图腾

生活在都柳江流域的另外一个民族就是侗族,侗族主要生活在雷公山南部的地区,今天主要集中在贵州黔东南州的黎平、榕江与从江沿线。行驶在黎平、榕江与从江的路上,每隔几公里就会看到各式各样的侗族村寨,这些寨子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排列整齐。

侗族村寨

特别奇妙的是,当你走进一个侗寨时就会发现,在每个侗寨最中心的位置,都有一个大型的鼓楼。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布局呢?

原来一般的侗寨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建立的,一个家族,或者一个大的姓氏,组成一个寨子,有时候一个寨子的人太多,为了方便大家进行议事,就修建了鼓楼,每逢重大事情或是节日,可将大家召集在鼓楼和广场之上。

今天侗族的鼓楼

与苗族这样的迁徙民族不同,侗族早在汉代时就已经生活在这里了,当时史料称其为“侗溪夷”,所以很多史学家认为,侗族其实就是贵州地区的原生民族。

根据史料记载,侗族的鼓楼起源很早,大概在唐代时就有鼓楼的记载了,那时每个侗寨因为地处深山,随时可能受到野兽与其他部落的侵扰,所以他们在每个寨子中间修建大量的鼓楼,其作用主要是军事防御与瞭望,后来久而久之,鼓楼就成了侗寨的核心。可见鼓楼文化已在侗族保存了千余年之久。

侗族另外一个被人称道的就是侗族大歌,它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每个侗寨,每到节庆或者周末时,寨子里的侗族人都会聚集在鼓楼边一起合唱侗族大歌。

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象征

文史君说

都柳江是中国西南山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河流,甚至很多人对这条江的名号是闻所未闻,但是就是这样的一条小河流,却保留着一套完整的民族生态链,这条生态链贯穿于生活在这里的侗族与苗族等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我曾深入都柳江腹地进行探寻,除了看到了那些鲜为人知的民族历史外,还看到了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们的独特风情。

在市场经济席卷全球的大浪潮之下,世界各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似乎不变不足以展示其新,而都柳江沿岸,成了一个静止的存在,时间的流动在这里毫无意义,几千年来这里的人始终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使忙碌的我们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参考文献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大龙主编:《中国西南边疆史》,中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

晏昌贵:《中国民族大观》,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贵州专刊),2004年第9期。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长江专刊),2019年第10期。

(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