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汉语对联甲骨文演义“革”字:通过对古籍汉字的解读,破解华夏远古文明密码
842423

甲骨文演义“革”字:通过对古籍汉字的解读,破解华夏远古文明密码

圆视阿域圆视阿域2023-07-30 08:53:181

革字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象形字。本义是去毛加工好的兽皮。金文的字形像一张制好的皮革,头尾俱全,中间较宽的部分是皮革;两个点是指事符号。《诗经》:“羔羊之革。”引申为“更改”、“除去”义。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革”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汉字「革」 字形演变 字源演变。

《说文》: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注:徐锴曰:皮去其毛,染而莹之曰革。《韵会》:皮熟曰韦,生曰革。吕氏曰:革者,去毛而未为韦者也。《书·禹贡》:齿革羽毛。传:犀皮。《诗·召南》:羔羊之革。传:革,犹皮也。疏:兽皮治去其毛曰革。对文言之异,散文则皮革通。《周礼·天官》:掌皮掌秋敛皮,冬敛革。疏:革须治用功深,故冬敛之。

《正字通》:人与兽皆曰革。《礼·礼运》:肤革充盈。注:革,卽肤内厚皮也。《礼·明堂位》:革车千乗。注:革车,兵车也。《周礼·夏官·司弓矢》:王弓弧弓,以授射甲革椹质者。注:革,革甲也。

《玉篇》:攺也。《易·革卦》:天地革而四时成。《书·尧典》:鸟兽希革。傅:革,攺也。疏:毛羽希少攺易。《洪范》:金曰从革。传:金可以攺更。《管子·山权数》:丁氏归革筑室。注:革,更也。

《尔雅·释器》:辔首谓之革。《诗·小雅》:鞗革冲冲。传:鞗,辔也。革,辔首也。疏:马辔所靶之外,有馀而垂者,谓之革。

《诗·小雅》:如鸟斯革。传:革,翼也。笺:如鸟夏暑希革张其翼时。释文:革,如字。韩诗作勒,云翅也。又军礼曰兵革。《礼·中庸》:袵金革。注:革,甲胄之属。

《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注:革,鼓鼗也。《扬子·方言》:革,老也。南楚江湘之闲代语也。又姓。《广韵》:汉功臣表有煑枣侯革朱。

《集韵》:讫力切,音殛。本作䩯。急也。《礼·檀弓》:夫子之病革矣。注:革,急也。《释文》:纪力切。《集韵》:竭億切。音极。义同。《礼·檀弓·释文》:又音极。《集韵》或作亟。

《说文解字》: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古文革之形。凡革之属皆从革。𠦶,古文革从三十。三十年爲一世,而道更也。𦥑声。古覈切。

《说文解字注》:革,兽皮治去其毛曰革。各本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古文革之形。文义、句读皆不可通。今依召南、齐风、大雅、周礼掌皮四疏订正。革与鞹二字转注。皮与革二字对文则分别,如秋敛皮,冬敛革是也。散文则通用,如司裘之皮车卽革路,诗羔羊传革犹皮也是也。革,更也。二字双声。治去其毛,是更改之义,故引伸爲凡更新之用。襍卦传曰:革,去故也。郑注易曰:革,改也。公羊传:革取清者。何曰:革,更也。管子轻重革筑室房注:革,更也。象古文革之形。凡字有依倣古文制爲小篆,非许言之,猝不得其于六书居何等者,如革曰象古文革之形,弟曰从古文之象,民曰从古文之象,酉曰象古文酉之形是也。易𦥑爲口,葢省烦爲𥳑耳。而或云从卅,从囗,音韦。囗爲国邑,卅年而法更,此葢杨承庆字统之肊说。古覈切。一部。凡革之属皆从革。

(𠦶)古文革,从𠦃。上廿下十,是三十也。𠦃年爲一世而道更也。据此则之本训更。后以爲皮去毛之字。𦥑声。𦥑,居玉切。在三部。革在一部,合音冣近。

革的异体字𠦶文字出处:《集韵 · 入声 · 麦韵》:

常用词组

1. 革出:把某人从组织中开除出去

2. 革出教门:基督教会当局正式作出的庄严诅咒或逐出教门,被罗马教皇革出教门的人。

3. 革除∶全部废除——主要用于法律、习惯制度、传统等革除陈规陋习;实施或引进更好的方法、更好的行动步骤或更好的行为来去除 [恶行]革除恶习;开除;撤消职务,把他从公司革除出去。

4. 革故鼎新:革除旧弊,创立新制,夫以革故鼎新,大来小往,得丧而不形于色,进退而不失其正者,鲜矣。——唐· 张说《梁国公姚崇神道碑》。

5. 革履 :皮鞋,西装革履。

6. 革面洗心:痛改前非,弃旧图新。亦作“洗心革面”,前年我碰到过他,他诚恳地说:“从此以后革面洗心,再也不赌钱了。

7. 革命 :古代以天子受天命称帝,故凡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称为革命。近代则指自然界、社会界或思想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深刻质变,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易·革》。

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不但带来天文学上的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学科向前迈进的新时代。——《哥白尼》

8. 革命烈士: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人,和平时期指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人在抗洪救灾中牺牲的解放军战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9. 革囊:皮革做的袋子;也用以称人的躯体,革囊胃。

10. 革新:革除旧的,创造新的 [事物、技术等] 的行为或过程:技术革新、革新运动。

11. 革新:除去旧积习而建立新的制度:革新计划。

12. 革新能手:在设想和制定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方面有非凡才能的人。

13. 革职:免职。尤指因劣迹从军队或国家职务中正式革除:老孙被革职了。

14. 革制品:全部或部分制自皮革的某些东西。

《太玄经》:夫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言冬有不死之草,谓有因也。根生於木,谓。

有循也。焚除宿草,谓有革也。鹰变为鳩,谓有化也。因而循之,与道神之;因循得理,与道通神。革而化之,与时冝之。隨时冝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驯,顺也。道贵因縁而顺从。夫物不因不生,谓因陈以生新。不革不成。谓改柯以成实也。故知因而不知革,物失其则;知革而不知因,物失其均。革之匪时,时,天时也。物失其基;不时天时,失基业也。因之匪理,失地理也。物丧其纪。失纪纲也。因革乎因革,国家之矩范也。矩范之动,成败之

効也。范,法也。道贵因縁而革之,此乃国家之矩法,成败之効事,不可不愼也。

《欧阳文忠公集》童子问曰:革之彖?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何

谓也?曰:逆莫大乎以臣伐君,若君不君,则非君矣。是以至仁而伐桀、紂之恶,天之所欲诛而人之所欲去。汤、武诛而去之,故曰顺乎天而应乎人也。童子又曰:然则正乎?曰:正者,常道也。尧传舜,舜传禹,禹传子是已。权者,非常之时,必有非常之变也,汤。武是巳。故其彖曰革之时大矣哉云者,见其难之也。童子又曰:汤、武之事,圣人贵之乎?曰:孔子区区思文王而不已,其厚於此则薄於彼可知矣。童子又曰:顺天应人,岂非极称之乎?何谓薄?曰:圣人於革称之者,適当其事尔。若乾坤者,君臣之正道也。於乾坤而称汤武,可乎?圣

人於坤,以履霜为戒,以黄裳为吉也。

童子问曰:革去故而鼎取新,何谓也?曰:非圣人之言也,何足问?革曰去故,不待言而可知。鼎曰取新,易无其辞,汝何从而得之?夫以新易旧,故谓之革。若以商革夏,以周革商,故其象曰汤武革命者是也。然则以新革故一事尔,分於二卦者其谁乎?童子又曰:然则鼎之义何谓也?曰:圣人言之矣。以木巽火,亨飪也。

《杜甫集》彦辅曰: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桓温传》:初,诸葛亮造《八阵图》於鱼復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能识之。昱曰:阵势八:天、地、风、云,飞龙、翔鸟,虎翼、蛇蟠。二革二金为天,三革三金为地,二革三金为风,三革二金为云,四革三金为龙,三革四金为虎,四革五金为鸟,五革四金为蛇。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