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汉语对联《聊斋志异》蹇涩字词试解(二十一)
842483

《聊斋志异》蹇涩字词试解(二十一)

山东刘福新山东刘福新2023-07-30 09:41:330

(压题图片:聊斋故事莲花公主)

《聊斋志异》蹇涩字词试解(二十一)

刘福新

※ 生始诘之,答云:“妾伍氏秋月。先父名儒,邃于易数。常珍爱妾;但言不永寿,故不许字人。后十五岁果夭殁,即攒瘗阁东,令与地平,亦无冢志。惟立片石于棺侧,曰:'女秋月,葬无冢,三十年,嫁王鼎。’今已三十年,君适至。心喜,亟欲自荐,寸心羞怯,故假之梦寐耳。”王亦喜,复求讫事。曰:“妾少须阳气,欲求复生,实不禁此风雨。后日好合无限,何必今宵。”遂起而去。次日复至,坐对笑谑,欢若平生。灭烛登床,无异生人,但女既起,则遗泄流离,沾染茵褥。

注释:

1、诘:音jié ,追问。

2、邃于易数:精通《易经》中的命运之学问。有朋友在我评论栏离说:“'精于占卜之术’,似乎更合适,数为方术,易经是古代的占卜书。”与我的解释实际上大同小异。邃:音suì,精深。易数:易中命运之术。易:伏羲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精,盖因而重之为六十四卦;及于三代,是为三易:夏曰连山,商曰归藏,周文王作卦辞,谓之周易。周公作爻(yáo)辞,孔子为彖(tuàn)辞(《易经》中论卦义的文字)、象辞、繋(jì)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谓之十翼。

3、即攒瘗阁东:就攒土埋在了阁东面。攒:音cuán ,这里指聚拢土,攒土。瘗:音yì,埋葬。

4、复求讫事:又要求干完此次男女欢娱的性事。讫:音qì,完毕。

5、但女既起,则遗泄流离,沾染茵褥:只是女子起来后,男女双方的液体遗泄淋漓,沾粘得满褥子上都是。此处指“鬼魂”没有身体的吸纳力,与阳世间真正人的身体不同也。

※ 乘月去,女飘忽若风,王极力追随,欻至一处,女言:“不远矣。”王瞻望殊无所见。女以唾涂其两眦,启之,明倍于常,视夜色不殊白昼。顿见雉堞在杳霭中。路上行人,趋如墟市。

注释:1、欻至一处:忽然到了一处地方。欻:一音chuā,象声词,走路声。一音

hū,忽然。此处意义是指后者。

2、雉堞:音zhì

dié,即女墙,城上的齿状矮墙。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威一雉。这里借指泛义的城墙。

俄二皂絷三四人过,末一人怪类其兄;趋近视之,果兄,骇问:“兄那得来?”兄见生,潸然零涕,言:“自不知何事,强被拘囚。”生怒曰:“我兄秉礼君子,何至缧绁如此!”便请二皂,幸且宽释。皂不肯,殊大傲睨,生恚,欲与争,兄止之曰:“此是官命,亦合奉法。但余乏用度,索贿良苦。弟归,宜措置。”生把兄臂,哭失声。

注释:

1、我兄秉礼君子:我哥哥是主持公道、恪守礼节的正人君子。

2、何至缧绁如此:何至于被捆绑到如此样子?缧绁:音 léi

xiè,古代捆绑人的绳索。引申为拘押、囚禁。此处当为本意的“捆绑”。

3、殊大傲睨:特别傲慢。

※ 王近窗以窥,则秋月在榻上,掩袖呜泣。二役在侧,撮颐捉履,引以嘲戏,女啼益急。一役挽颈曰:“既为罪犯,尚守贞耶?”王怒,不暇语,持刀直入,一役一刀,摧斩如麻,篡取女郎而出,幸无觉者。才至旅舍,蓦然即醒。方怪幻梦之凶,见秋月含睇而立。生惊起曳坐,告之以梦。女曰:“真也,非梦也。”

注解:篡取:此处仅是“夺取”的意思,没有“篡夺”的含义。

※ 生惊曰:“且为奈何!”女叹曰:“此有定数。妾待月尽,始是生期。今已如此,急何能待!当速发瘗处,载妾同归,日频唤妾名,三日可活。但未满时日,骨软足弱,不能为君任井臼耳。”

注释:不能为君任井臼耳:不能替你操持家务。井臼:一为汲水舂米,泛指操持家务。二为水井和石臼。借指屋舍﹑庭院。这里当指前者。

“余欲上言定律,'凡杀公役者,罪减平人三等。’盖此辈无有不可杀者也。故能诛锄蠹役者,即为循良;即稍苛之,不可谓虐。况冥中原无定法,倘有恶人,刀锯鼎镬,不以为酷。若人心之所快,即冥王之所善也。岂罪致冥追,遂可幸而逃哉!”

注释:

1、全句:“我想向上边提个建议,使其定出一条法令:'凡是杀了差役的,应该比杀了普通的人罪减三等’。因为这些差役没有一个不该杀的。所以,能够诛杀作恶的差役,其实就是奉公守法。即使稍微苛刻了一些,也不能认为是残暴。何况阴间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法令,如果有恶人,就是刀锯锅煮也不算残酷。若是大快人心的事,也就是阎王爷所称赞的事了。哪里会有犯了罪过,招致阴司的追究呢?接下来也就无所谓侥幸逃脱的道理呀?

(鄙人后两句指示抛砖引玉,诸位可以批评指正。)

2、盖:此字有多解。①副词。大概。 ②连词。接连上句或上段,表示原因。

③句首语气词。此三解似乎都可以解释的通,但我以为第二种解释更确切。即把“此辈无有不可杀者也”作为“凡杀公役者,罪减平人三等”的原因。

——见《伍秋月》

生启问曰:“素既不叙,遂疏参谒。过蒙宠接,颇注疑念。”贵官曰:“寡君以先生清族世德,倾风结慕,深愿思晤焉。”生益骇,问:“王何人?”答云:“少间自悉。”

注:素既不叙,遂疏参谒。过蒙宠接,颇注疑念:平日里没什么交往,所以没有过来拜访。承蒙如此优待,太让我疑虑不安了。

※ 无何,二女官至,以双旌导生行。入重门,见殿上一王者,见生入,降阶而迎,执宾主礼。礼已,践席,列筵丰盛。仰视殿上一匾曰“桂府”。生局蹙不能致辞。王曰:“忝近芳邻,缘即至深。便当畅怀,勿致疑畏。”生唯唯。

注释:

1、双旌:两面旌旗导引。极言对窦旭的尊重与敬仰。

2、忝近芳邻,缘即至深:有幸与您做邻居,缘分就算很深了。忝:音tiǎn,辱,旧时谦辞。

3、唯唯:连连答应着。读上声,wěi。

※ 生茫乎若失,忪儸自惭,离席曰:“臣蒙优渥,不觉过醉,仪节失次,幸能垂宥。然日旰君勤,即告出也。”

注释:

1、忪儸自惭:忪儸(有的聊斋本为“懡儸”)惭愧之意。忪:有两音。一音sōng,惺忪,刚刚睡醒。一音

zhōng

,怔忪,惊恐,惶恐不安的样子。此处意义当为后者。儸:音luó。古代仅有“喽罗”用此字。今简化为“罗”。忪儸:比喻在王者面前失礼后,惊恐的像个小喽罗一样。

俄见数十宫人拥公主出,以红锦覆首,凌波微步,挽上氍毹,与生交拜成礼。已而送归馆舍,洞房温清,穷极芳腻。生曰:“有卿在目,真使人乐而忘死。但恐今日之遭,乃是梦耳。”公主掩口曰:“明明妾与君,那得是梦?”诘旦方起,戏为公主匀铅黄,已而以带围腰,布指度足。公主笑问曰:“君颠耶?”曰:“臣屡为梦误,故细志之。倘是梦时,亦足动悬想耳。””

注释:

1、凌波微步:好似凌驾着波浪慢步而来。比喻轻盈的步子。

2、氍毹:音 qú shū ,毛织的地毯。

3、穷极芳腻:极其亲爱。芳腻:是说二人亲热的样子好似芳香粘合为一体。比喻极妙。

4、铅黄:亦作“鈆黄”。铅粉和雌黄。古代妇女化妆用品。

调笑未已,一宫女驰入曰:“妖入宫门,王避偏殿,凶祸不远矣!”生大惊,趋见王。王执手泣曰:“君子不弃,方图永好。讵期孽降自天,国祚将覆,且复奈何!

注释:

1、讵期孽降自天:怎会料到灾祸从天而降?讵:音 jù

,怎么?表示反问。讵知,讵料。期:等待。此处是“等来了”的意思。即“反而等来了大祸”。

——见《莲花公主》

※ 于璟,字小宋,益都人,读书醴泉寺。夜方披诵,忽一女子在窗外赞曰:“于相公勤读哉!”因念深山何处得女子?方疑思间,女子已推扉笑入,曰:“勤读哉!”于惊起,视之,绿衣长裙,婉妙无比。于知非人,因诘里居。女曰:“君视妾当非能咋噬者,何劳穷问?”于心好之,遂与寝处。罗襦既解,腰细殆不盈掬。更筹方尽,翩然遂出。由此无夕不至。

注释:1、咋噬:音zhà shì ,咋:咬住。噬:吞噬。

※ 歌已,启门窥曰:“防窗外有人。”绕屋周视,乃入。生曰:“卿何疑惧之深?”笑曰:“谚云:'偷生鬼子常畏人。’妾之谓矣。”既而就寝,惕然不喜,曰:“生平之分,殆止此乎?”于急问之,女曰:“妾心动,妾禄尽矣。”于慰之曰:“心动眼輶,盖是常也,何遽此云?”女稍释,复相绸缪。更漏既歇,披衣下榻。方将启关,徘徊复返,曰:“不知何故,只是心怯。乞送我出门。”于果起,送诸门外。女曰:“君佇望我,我逾垣去,君方归。”于曰:“诺。”

注释:

1、生平之分,殆止此乎:我们一生的缘分,大概到此为止了吧?

2、心动眼輶:心悸眼跳。輶:音yóu,古之车辆。这里指眼皮像车轮一样跳动。

——见《绿衣女》

文辛赞曰:《聊斋志异》里不乏众多的鬼狐精怪,像《莲花公主》里公主,再如《绿衣女》中的蜂女,皆为蜜蜂。在表现女性中所特有的“神性”的同时,还表现了她们所属的“物性”。《莲花公主》里的公主“红锦覆首,凌波微步”,与生

“穷极芳腻”。这些都具备着蜜蜂的特征。而《绿衣女》中的蜂女绿衣长裙,婉妙无比,腰细殆不盈掬,款款多情,无拘无束。待到入夜,即来与书生相会,天明就飘然离去。又妙解音律,度曲声细如蝇,却又婉转动人心弦。更具有蜜蜂的“物性”。

2009年5月15日打字

2009年5月25日发于新浪博客

下载的聊斋故事人物图片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