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五律《茅堂检校收稻二首》读记
杜甫五律《茅堂检校收稻二首》读记
(小河西)
茅堂检校收稻二首
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顷间。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
御裌侵寒气,尝新破旅颜。红鲜终日有,玉粒未吾悭。
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
种幸房州熟,苗同伊阙春。无劳映渠碗,自有色如银。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深秋,时杜甫居夔州东屯。检校:查核。【《题阙》(唐-王梵志):“夜眠须在后,起则每须先。家中勤检校,衣食莫令偏。”】
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顷间。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
御夹侵寒气,尝新破旅颜。红鲜终日有,玉粒未吾悭。
三秋:初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季秋。《滕王阁序》(唐-王勃):“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御夹:穿夹衣。《秋兴赋》(晋-潘岳):“藉莞蒻(ruò),御夹衣。”《登焦山》(宋-蔡肇):“岁稔登新谷,山寒御夹衣。”《丁宇田家有赠》(唐-王维):“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
旅颜:旅人愁苦之颜。《陈东父示及新文》(宋-范纯仁):“清尊破旅颜,黄菊迎归舟。”
红鲜:红米。《和许侍郎游昆明池》(唐-李百药):“羽觞倾绿蚁,飞日落红鲜。”《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杜甫):“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玉粒:晶莹如玉之米。《昭明太子集序》(梁-简文帝):“发私藏之铜凫,散垣下之玉粒。”《清远舟中寄耘老》(宋-苏轼):“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空。”
悭(qiān):吝啬,小气。
大意:香稻成熟在季秋之末,平展的稻田百顷间。喜的是这儿没有太多房子,有幸这儿也没碍事的高山。穿着夹衣能抵御入侵的寒气,品尝新米能消除旅人愁苦的容颜。新鲜的红米终日可吃,要吃如玉的白米俺也不会小气。
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
种幸房州熟,苗同伊阙春。无劳映渠碗,自有色如银。
滑、软:《佐还山后寄》(杜甫):“味岂同金菊,香宜配绿葵。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杜甫):“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杜甫):“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香饭缘老翁。”
房州:州名。今湖北房县一带。《元和郡县图志》卷21山南东道:“房州,房陵。”
伊阙:指河南府伊阙县。《水经注-伊水》(北魏-郦道元):“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春秋之阙塞也。”《河州刺史冉府君神道碑》(唐-张说):“松柏接于邙山,丘陵对于伊阙。”
渠碗:车渠碗。用车渠制的碗。《车渠碗赋》(魏-曹丕):“车渠,玉属也,多纤理缛文,生于西国,其俗宝之。”《金谷聚》(齐-谢朓):“渠碗送佳人,玉杯邀上客。”
大意:稻米蒸熟后可以很白,秋葵煮好仍然如新。谁说滑嫩的东西不易吃饱?老人更要大米和秋葵松软而且均匀。种子有幸是来自房州的熟稻,秋葵很像洛阳伊阙春。无须用洁白的玉碗映照,大米自身颜色洁白如银。
前章写东屯收稻。前二联写东屯稻田概况。平田百顷。秋末成熟。房子不多,无碍高山。三联写稻米之精。像穿夹衣能抵御入侵的寒气,品尝新米一扫旅人愁颜。末联写收稻之多。红米顿顿能吃,白米天天可餐。(喜获丰收。)后章赞稻米。首联品尝。洁白的米饭配上新鲜的秋葵。次联赞米饭软匀。谁说滑嫩之物不易饱?老人要的是秋葵和大米皆松软均匀。三联写稻种。有幸的是稻种来自房州,而青葵如同伊阙春天的青苗。末联赞米颜色。无须玉碗映照,本色洁白如银。(喜尝佳米。)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