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唐朝274年历史
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王朝之一。建立于公元618年,短暂亡于公元690年,后于公元705年复国,公元907年彻底灭亡,国祚共274年,传14世21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唐朝的历史。
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于江都遇弑,消息传回长安后,唐王李渊便逼迫隋恭帝杨侑禅位,登基称帝,建国号为“唐”,定都长安,建元“武德”,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同年李世民平定西秦薛举、薛仁杲父子,扫平陇西。
公元619年,刘武周率宋金刚、尉迟敬德等将领攻打李唐的大本营太原,打走齐王李元吉、击溃裴寂,几乎占领山西全境。几乎丢失了关中之外所有土地的李渊考虑要放弃河东之地,谨守关西。李世民上表力劝,并愿意领精兵三万前去平定刘武周,克复汾、晋。
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军北上迎战刘武周,一举获胜,收复全部失地,刘武周北逃突厥后被杀。刘武周败亡后,黄河流域能与唐朝争雄的只剩夏王窦建德和洛阳王世充了。同年七月,李世民率军进攻王世充,屯军北邙山,指挥各军包围了洛阳城,王世充急忙向窦建德求援。
公元621年,窦建德率军救援洛阳,李世民采取围点打援的策略,派两万多大军继续包围洛阳,自己亲率五千唐军于虎牢关设伏。窦建德率十万夏军赶到虎牢关前,迫于关险,不再前进。李世民便等夏军留屯日久、军心懈怠之际发起进攻,一举击溃夏军,俘虏窦建德。于洛阳被围的王世充见大势已去,便选择投降唐军。此战李世民真可谓战神,一举消灭了窦、王两大劲敌,加速了唐朝统一关东的进程。同年七月,窦建德旧部刘黑闼起兵造反,并多次击败唐军,不到半年就恢复了窦建德原先的地盘。
公元622年,李世民率军讨伐刘黑闼,不到仅月余就大破刘黑闼,迫使其逃奔突厥,李世民随即被征召回朝。同年六月刘黑闼借助突厥兵东山再起,多次击败唐军,这次李渊没有派出李世民,而是派太子李建成挂帅。
公元623年,李建成率军大破刘黑闼,重新平定河北。自此以后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矛盾日益加剧。
公元626年,李建成深夜召李世民饮酒,结果李世民事后心痛吐血。李渊得知消息后自知兄弟二人的矛盾无法调解,便打算让李世民去洛阳建天子旌旗,“自陕以东,悉宜主之”。但太子和齐王不愿意将李世民放虎归山,他们一面派人上书谏止、一面派人向李渊陈说利害,劝其放弃这个决定。李世民也深感形势紧迫,最终在与幕僚商议后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成为新的东宫太子。同年八月初九,李渊传位给李世民,即唐太宗。唐太宗刚登基不久突厥便大举入侵,攻至距长安仅40里的泾阳。但太宗处变不惊,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双方缔结“渭水之盟”,突厥随即退兵。
公元627年,燕郡王李艺占据泾州造反,唐太宗派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和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敬率军讨伐,李艺兵败溃逃,最后被左右杀死。
公元628年,唐太宗派柴绍和薛万均讨伐梁师都,梁师都被唐军逼入绝境,最后被堂弟梁洛仁所杀。
公元629年,太上皇李渊从太极殿搬到大安宫,在东宫处理政务两年多的唐太宗终于得以入主太极殿。
公元630年,唐太宗令李靖出师塞北,此战李靖大胜,灭亡东突厥,并将当年与太宗签订“渭水之盟”的颉利可汗活捉到长安跳舞,也算是洗刷了大唐的耻辱。自此西北蕃邦都请求给皇帝李世民上尊号为“天可汗”。
公元634年,吐谷浑进兵鄯州,唐太宗派段志玄、樊兴受领兵出击,击退了吐谷浑。同年十一月,吐谷浑又攻掠凉州,太宗随即派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人率军再次出击吐谷浑。
公元635年,李靖、侯君集、李道宗三路大军全部取胜,吐谷浑伏允可汗逃入大迹后被左右所杀。同年太上皇李渊驾崩,终年69岁,在位8年。
公元637年,唐太宗驾幸洛阳宫,并召14岁的武则天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
公元639年,唐太宗派侯君集、薛万彻率军讨伐高昌。
公元640年,高昌王麴文泰病逝,其子麴智盛继位,投降唐朝。唐太宗随即在高昌首府交河城设置安西都护府。
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以谋反罪被废,魏王李泰趁机向父亲李世民表心意,称自己若继位百年之后定会杀了儿子然后传位给弟弟李治。唐太宗明白杀子传弟的事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了保全三个儿子,便果断立宽厚仁慈的李治为太子。
公元645年,唐太宗以高句丽摄政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大军讨伐,此战唐军攻占了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座城,将辽、盖、岩三州户口七万人迁到内陆,并消灭了大量高句丽军队,重创高句丽。
公元646年,唐军击败薛延陀首领多弥可汗拔灼,薛延陀的附庸回纥出兵将拔灼杀死,随后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同年唐太宗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
公元647年,唐太宗命牛进达、李勣、李海岸率军从水陆两路进扰高句丽,取得大胜。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派儿子高任武入朝谢罪。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终年50岁,在位23年,其子李治继位,即唐高宗。
公元650年,唐高宗在感业寺进香时与武氏再次相遇,两人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公元651年,唐高宗为先帝服丧期满一年,武氏便再度入宫。入宫前武则天便已怀孕,入宫后不久就生下了皇子李弘。
公元652年,武则天被拜为二品昭仪。
公元655年,唐高宗力排众议,废王立武,至此那个14岁就被太宗纳入后宫的武则天终于在18年后母仪天下。
公元657年,唐高宗移驾洛阳,并改洛阳宫为东都,唐朝开始实行两京制。
公元659年,顾命大臣长孙无忌被逼自杀,关陇集团许多元老人物都受到株连,自此以后唐高宗在政治上不再受人制约。
公元660年,邢国公苏定方平定百济,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太子隆等五十八人被俘,唐高宗责问后下诏释放。同年唐高宗因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则天便趁机插手朝政,开始参与国家大事。
公元665年,唐高宗率百官前往泰山封禅,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使节和酋长纷纷随行。
公元668年,李勣攻破高句丽,拔平壤城,高句丽境内皆降,唐高宗以其地为安东都护府,隋唐三代帝王的眼中钉肉中刺终于被拔除。
公元674年,朝廷下诏尊皇帝李治为天皇,皇后武则天为天后。天后是掌握实权的,而唐高宗身体一无力调和不如一天,政权便慢慢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
公元675年,唐高宗的风眩症更加严重,便与朝政商议让武后摄政,遭拒后作罢。
公元682年,关中饥荒,就连京师长安都出现了百姓相食的惨剧,唐高宗便再次移驾东都。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驾崩,终年55岁,在位34年,其子李显继位,即唐中宗。由于唐中宗庸弱无能,政事便皆取决于武则天。
公元684年,唐中宗重用皇后韦氏的亲戚,试图组建自己的班底,他先将国丈韦玄贞提拔为豫州刺史,不久后又想擢升为侍中,宰相裴炎劝阻无果后将此事告知武则天,武则天大怒,将在位仅55天的唐中宗废为庐陵王,改立李旦为帝,即唐睿宗,武则天也顺势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正式临朝称制。唐睿宗不仅是个傀儡皇帝,而且还被软禁在宫中,行动都受到限制。同年英国公徐敬业于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作为徐府下属的骆宾王写下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武则天派梁郡公李孝逸、魏元忠率军征讨徐敬业,徐敬业兵败后被部下所杀。
公元686年,武则天下诏要还政于皇帝,唐睿宗认为这是武则天的试探,便数次上表推辞,武则天便顺坡下驴,依旧临朝称制。
公元688年,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将一块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白石献给武则天,武则天大喜,将白石命名为“宝图”,又加尊号为圣母神皇,唐睿宗对此无可奈何。
公元690年,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人上表朝廷,请武则天称帝,百官、宗室、外戚、四夷酋长也纷纷劝进,唐睿宗李旦迫于形势只得上表请母后称帝,并请求赐武姓。武则天接受了请求,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唐睿宗李旦被降为皇嗣,改名武轮,迁居东宫,一切礼仪皆比照皇太子规格,唐朝短暂灭亡。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诛杀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随后包围集仙殿逼武则天退位。不久后武则天禅位给太子武显,武显即唐中宗,二度为帝后恢复李姓,复国号为唐,唐朝复国。同年武则天病逝,留下遗诏去帝号,只称“则天大圣皇后”。
公元706年,韦后勾结宰相武三思,开始专擅朝政。
公元710年,韦后见年过半百的唐中宗身体依旧硬朗,等不及的她直接将唐中宗毒死,试图做第二个女皇帝。唐中宗李显终年54岁,在位5年。之后韦后立唐中宗四子李重茂为帝,自己临朝称制。同年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及上官婉儿等政治女性,拥立相王李旦复位,即唐睿宗,小皇帝李重茂被降封为温王,临淄王李隆基因功被立为太子。
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禅位于太子李隆基,即唐玄宗。
公元713年,太平公主图谋不轨,早就知道姑姑有野心的唐玄宗抢先发动“先天政变”,成功铲除太平公主势力,彻底掌握朝政。之后玄宗开始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终于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公元716年,当了4年太上皇的唐睿宗李旦驾崩,终年54岁,武则天篡唐前在位6年,唐朝复国后在位2年,共计在位8年。
公元725年,唐玄宗到泰山封禅,成为继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之后第五位封禅泰山的皇帝。然而开创了盛世之后,唐玄宗就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早就没有在位初期的励精图治精神和节俭之风了。
公元737年,唐玄宗听信宠妃武氏的谗言,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害。同年武惠妃逝世,后宫再没有一个能令唐玄宗满意的美人,这时有人进言寿王李琩的妃子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唐玄宗随即将杨氏召入宫中一见,相见之后便被杨玉环的美貌吸引,开始琢磨怎么将其纳入后宫。
公元738年,唐玄宗立三子李亨为太子。
公元740年,唐玄宗以为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杨氏出家为女道士,过渡一下后便正式将杨玉环纳入后宫。
公元745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便册立杨玉环为贵妃。虽说只是贵妃,但是皇后之位空缺,杨玉环又深得玄宗喜爱,因此杨贵妃基本就相当于皇后。爱屋及乌的唐玄宗任命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为宰相,封杨贵妃的大姐为韩国夫人、三姐为虢国夫人、八姐为秦国夫人,其他兄长皆有封赏,做了朝中的高官。在杨国忠的专权下,整个唐朝开始混乱起来,然而此时的唐玄宗只顾与杨贵妃男欢女爱,对朝政是不管不顾,让国家陷入危机。
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着唐朝内部政治腐败之际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当时的唐朝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面对叛军立即望风瓦解,县令或逃或降。
公元756年,叛军占领东都洛阳,防守潼关的哥舒翰也被安禄山击败,叛军直逼长安,唐玄宗只得仓皇出逃。同年六月,长安失守。七月,唐玄宗随行将士发生哗变,杨国忠和杨贵妃全部被杀,史称“马嵬驿兵变”。这之后唐玄宗李隆基与太子李亨分道扬镳,玄宗继续西行入蜀,李亨则率两千禁军北上。不久后李亨于灵武称帝,即唐肃宗。
公元757年,安禄山于洛阳称帝,立国号为“燕”。同年安禄山被次子安庆绪杀害,叛军陷入内乱。唐肃宗抓住机会收复了长安,并迎唐玄宗回京。
公元759年,史思明杀了安庆绪后自立为帝。
公元761年,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所杀,即位为帝,继续与唐军作战。
公元762年,唐玄宗李隆基驾崩,终年77岁,在位44年。仅仅13天后唐肃宗李亨也驾崩了,终年51岁,在位7年,其子李豫继位,即唐代宗。同年唐代宗命其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统仆固怀恩等大败史朝义部叛军,收复洛阳及河北诸郡。
公元763年,唐军联合回鹘再次大败叛军,史朝义被迫自杀,至此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结束。同年吐蕃乘乱攻占河西、陇右之地,并长驱直入占领长安,唐代宗出逃陕州。随后唐代宗起用郭子仪击破吐蕃,收复长安。
公元765年,仆固怀恩起兵造反,唐代宗再用郭子仪平定叛乱。此后藩镇势力壮大,开中晚唐藩镇割据之先河。
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终年53岁,在位17年,其子李适继位,即唐德宗。
公元781年,唐德宗发动削藩战争,奈何当时的社会条件和政治条件不成熟,致使四镇之乱。
公元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反叛的泾原军攻占长安,并拥立太尉朱泚为帝。唐德宗出逃奉天和梁州,后依靠宰相李泌、大将李晟、浑瑊等人平乱。
公元784年,唐德宗回到长安。同年河中节度使李怀光举兵反叛,唐德宗派浑瑊与河东节度使马燧、镇国节度使骆元光等人率军讨伐。
公元785年,李怀光叛乱被平定。这之后唐德宗再无力削藩,转而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而对藩镇多事姑息,致使藩镇割据的局面越来越严重。
公元805年,唐德宗李适驾崩,终年63岁,在位26年,其子李诵继位,即唐顺宗。胸怀大志的唐顺宗刚即位便重用王叔文等人推行改革,抑制宦官,但此举引起了一些守旧大臣与宦官的反对。同年八月唐顺宗被逼退位,其子李纯继位,即唐宪宗,王叔文、王伾、韦执谊、刘禹锡、柳宗元、韩泰等大臣纷纷被贬,改革失败。
公元806年,唐顺宗李诵驾崩,终年45岁,在位186天。同年西川节度使刘辟反叛,唐宪宗派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等率军前往讨伐,成功平定叛乱。
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其子吴元济匿丧不报,继而举兵反叛,威胁东都。
公元815年,唐宪宗决定对淮西用兵,朝野震动。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迫于压力便采用声言助官军讨伐吴元济,暗地里又支持吴元济,意图两面讨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公元817年,唐宪宗命裴度奔赴淮西,与随邓节度使李愬等人大举进攻吴元济,成功大败淮西军,持续三年的淮西叛乱被平定。李师道见吴元济败死后十分恐惧,欲献地归顺朝廷,然反复无常的他随后就举兵叛乱。
公元818年,唐宪宗调遣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诸镇前往讨伐李师道。李师道军面对朝廷大军压境的情况,内部矛盾激化,李师道也被部下刘悟所杀,朝廷成功平定淄、青、江州地。
公元820年,唐宪宗李纯被宦官陈弘志等人杀害,终年42岁,在位15年,其子李恒继位,即唐穆宗。
公元822年,唐穆宗与宦官打毬堕马,受惊后患上风疾,都不能下地走路,朝政大权便被宦官王守澄与宰相李逢吉掌控。
公元823年,以为天下无事的唐穆宗推行消兵之策,但被裁撤的兵士无以为生,便啸聚山林,以致社会动荡。
公元824年,唐穆宗李恒因误服金丹而驾崩,终年29岁,在位4年,其子李湛继位,即唐敬宗。唐敬宗继位后冷遇朝臣,耽于玩乐,沉迷蹴鞠和打夜狐,不爱理政。宦官王守澄与宰相李逢便趁机排除异己,败坏朝纲。
公元827年,唐敬宗李湛被宦官刘克明等人弑杀,终年18岁,在位3年。之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指挥神策军入宫杀死了刘克明,并迎立唐穆宗李恒次子、唐敬宗李湛的二弟李昂为帝,即唐文宗。唐文宗在位期间朝臣分为牛、李两派,互相攻击,政权乃至皇帝的生死废立都掌握在宦官的手中,对此不满的文宗欲铲除宦官势力,夺回政权,遂提拔郑注、李训为心腹。
公元835年,为了消灭宦官势力,唐文宗发动“甘露之变”,结果被宦官头目仇士良察觉,双方展开激烈战斗,唐文宗阵营战败,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全部被杀,唐文宗本人也被软禁。
公元840年,唐文宗李昂郁郁而终,终年31岁,在位13年。宦官仇士良随即拥立唐文宗之弟李炎为帝,即唐武宗。唐武宗在位期间贬逐牛党,并召淮南节度使李德裕为相,以至于形成李党独掌朝柄的局面。
公元845年,唐武宗颁布敕令开展灭佛运动,要求拆毁全国佛寺,没收大量良田和寺院财产,史称“会昌毁佛”。
公元846年,唐武宗李炎因长期服用丹药而驾崩,终年32岁,在位6年。宦官马元贽为了控制朝政,便拥立痴傻的光王李忱为帝,即唐宣宗。令马元贽没想到的是唐宣宗的痴傻全部都是装的,即位后的宣宗便褪去了痴傻的伪装,取而代之的是睿智坚定的眼神和脸庞。
唐宣宗在位期间勤于政事,整顿吏治,限制宗室和宦官,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对于宪宗一朝留下的老臣也是大举重用。为了防止自己在朝政中被下属蒙蔽,宣宗还将六品以上所有的官员的履历以及天下郡县情况全部熟记,简直是劳模典范。唐朝内政在宣宗的整顿下焕然一新,国力蒸蒸日上,史称“大中之治”。
公元851年,唐宣宗收复河西,随后又平定安南、安定塞北,昔日辉煌的节度使和权宦在宣宗的驭臣之术下都黯然失色,日薄西山的大唐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公元859年,唐宣宗李忱因服用太医李元伯所献的仙丹中毒而亡,终年49岁,在位13年,其子李漼继位,即唐懿宗。唐懿宗在位期间游宴无度、骄奢淫逸、任人不能,导致浙东、安南、徐州、四川相继发生动乱,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使唐朝丧失了宣宗一朝的成果。
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驾崩,终年40岁,在位14年,其子李儇继位,即唐僖宗,朝政大权由宦官田令孜把持。
公元875年,私盐贩出身的王仙芝率众于濮州濮阳起义。
公元878年,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起义军的新领袖。
公元881年,黄巢率军攻克潼关,直逼长安,宦官田令孜急忙带着唐懿宗逃亡蜀地,长安陷落。
公元882年,黄巢手下朱温投降唐军,唐僖宗大喜,赐名朱全忠。
公元884年,黄巢起义被平定,唐僖宗返回长安。但黄巢之乱已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唐朝元气大伤。
公元888年,唐僖宗李儇驾崩,终年26岁,在位15年,其弟李晔继位,即唐昭宗。唐昭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动平定四川陈敬瑄、河东李克用的战争,最终消灭田令孜,重挫李克用。然而中央禁军也折损大半,朝廷兵力不足,唐昭宗只得坐视宣武节度使朱温做大,逐步成为中原霸主。
公元895年,侍中兼中书令王行瑜擅权,要求担任尚书令,遭到宰相韦昭度抵制,王行瑜便联合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攻破长安,诛杀宰相韦昭度,并图谋废黜唐昭宗。好在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及时勤王,击败了王行瑜,收复了长安。
公元904年,唐昭宗李晔被朱温弑杀,终年37岁,在位16年,其子李柷继位,即唐哀帝。
公元905年,朱温大肆诛杀朝官,为自己篡唐称帝扫清障碍,史称“白马驿之祸”。
公元907年,朱温逼迫唐哀帝李柷禅位,代唐称帝,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至此复国202年、共立国274年的唐朝宣告灭亡。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