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文明大变局》:读懂中西文明变局,透视当前全球格局
近年来,世界变化非常之快。
各国的文化基因不同,造成了国与国之间很多的碰撞和紧张态势。
知己知彼,既了解中华文明自身的立场,也了解西方文明的发展脉络,双方才能更好地相处与合作共赢。
同时,以史为鉴,了解过去,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看待当下,展望未来。
这本书是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的扛鼎之作。他以“大历史观”将人类3000年世界文明娓娓道来,中西对比,纵深横阔,深入浅出。
3000多年前,人类文明出现“轴心时代”,几大文明古国都出现一批哲人,提出自己对文明的思考与主张。随后,影响后世几千年。
许老认为,中华文明和犹太-基督教传统、波斯传统以及伊斯兰传统之间,从开始就存在根本性的不同,时间走到今天,当前存在的种种冲突并非偶然。
中国文化基本观点:阴阳互动、伦理秩序、和而不同。
文化起始西周,汉朝建构,唐朝“儒释道”文化已形成,四方来朝,共享盛世。文化传承、整合、到明朝王阳明才彻底完成。清朝只是在吃文化的老本,并无创新。
原始儒家,强调人文精神,关怀人际关系,即“伦理”。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既是相对的,也是互动的。“君不君,则臣不臣”,反抗暴君,不算叛逆。
南宋,朱熹的儒家伦理,却将此相对互动转变成固定的结构,人与人的关系,则成为不容颠覆的格局。
明代科学制度将朱子学定为官方理论,科举的标准答案,及皇权的立场。
从此,知识分子变为没有独立思辨的书呆子,成为服务皇权的仆役。中央权力变大。
“天下国家”的结构,就只剩下了法家的管理制度,不再有儒家的人文精神与之制衡。
清朝,这种态势更甚,文官体系已不再能够制约皇权,随之带来政治统治结构僵化,眼界的闭塞。
当中国在形成大一统国家之时,欧洲走向了列国并立,直至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明清闭关锁国之时,正是西方开辟大航海和发现新大陆之际。中国错失了加入全球贸易的机会,国力逐步一落千丈。
然而,就在明清之时,西方解除了宗教束缚,迎来了文艺复兴,启蒙时代,工业革命,开启现代文明,引领着世界文明的方向。
希腊有诸多学派,与中国先秦思想类似。在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以基督教作为国教之后,西方文明才建构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中国文化关心人在人间和宇宙中的秩序,欧洲文化关心自然;中国的心态是追求和谐于宇宙之中,欧洲的心态则是从对抗中求胜利。
此外,许老还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方面,剖析了中西文明的不同,带领我们全景式地浏览历史。
许老对当今人类社会困境的的忧思,对于世界未来的期许,也都渗透于字里行间,充满人文关怀。
如今,已是全球化时代,东西方的交流与合作愈加紧密。
中西方如何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开辟新方向,走向全球共享的盛世,是许老留给我们的思考题。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