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本可以成为欧洲的一个强权,为何在近代衰弱得那么彻底?
别看现在波兰这么跳,人家祖上其实也是阔过的,曾经的波兰立陶宛联邦是欧洲最强的国家之一,领土面积一度位居欧洲前三,大部分领土辽阔肥沃,其谷物、皮毛制品长期畅销西欧,庄园经济对农奴的依赖也没有那么强,而且还没有困扰西欧的宗教矛盾。
巅峰时刻的波兰立陶宛疆域
不仅如此,波兰周围除了北部正在崛起的瑞典和东南部的奥斯曼帝国外,基本没有威胁的强敌,毕竟此时的英法尚未崛起,西班牙在不断征战中走向衰弱,奥地利受宗教狂热影响疲于和新教诸国交战耗尽国力,普鲁士公国不过是波兰的一介藩属,而俄国则多次被波兰击败。
波兰立陶宛联邦虎踞欧洲前三
可以说17世纪前的波兰是欧洲大陆当之无愧的强国,如果不出意外,日后的欧洲强权必有波兰一席之地,可惜波兰本身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这就是波兰立陶宛特殊的自由选王制度,由于未能及时更正其面临的问题,最终令波兰在近代开始衰弱,多次瓜分,一度亡国长达123年之久。
自由选王制度的诞生
自由选王制度诞生的直接原因就是波兰立陶宛联邦雅盖隆王室绝嗣,王室没有子嗣,贵族施拉赫塔没有胆量也没有权力让自己登上王位,在各方的妥协下,最终选择了自由选王制度,开启了波兰贵族共和制度的新的篇章。
1400年的波兰立陶宛联邦
理论上任何欧洲贵族都可以参与波立联邦王位的竞选,但候选人原本的头衔和势力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选举的过程和成功率,确定候选人后会有全国的贵族前往华沙去选举他们自认为最适合的国王。
这种自由选王制度看起来很自由,也避免出现一个晋惠帝这样的君主来治理国家的情况,但问题是参与竞选的贵族都是来自欧洲大陆,甚至还是其他国家的君主。
比如第一位选举王是亨利三世,他是法国国王查理九世的弟弟,而他的竞争者有谁呢?第一位是奥地利公爵欧内斯特,他的父亲是神罗皇帝马克西米连二世,另一位是俄国沙皇伊凡四世,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但问题是如果选出的国王身兼两国之主,可能统治重心更多的还是放在自己的母国,而不是波兰。
自由选王制度面对全欧洲
为何不选择自己国内的贵族呢?因为这是波兰贵族内斗的结果,让一个大贵族心平气和地去选举一个先前和他不过是平起平坐的贵族为国王,自然不甘心,也怕遭到清算,无法接受他的统治,因此才选择国外贵族。
选王制度的诞生给波兰日后发展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显而易见,自由选王制度最大的问题就是每次国王更替都会给国家发展带来很大不确定性,而且选王的过程很长,给波兰政局带来了很长的空窗期,这段时间的波兰处于政治真空的状态,稍有不慎就会面临政治危机。
而且选王选出来的都是外国的贵族,相当于将波兰的王位和政局对外公开,完全成为外国势力角逐的竞技场,而波兰人也没意识到这样的危机,自愿地为外国干涉打开大门。
自愿地为外国干涉打开大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波兰王位继承战争,1733年,法国、西班牙和萨伏依因为支持斯坦尼斯瓦夫一世与奥地利、俄国、萨克森和普鲁士爆发长达六年的战争,虽然法国西班牙联军获胜,但最终获得王位的却是俄国支持的奥古斯特三世。
即位后的奥古斯特三世对于波兰的事务毫不关心,只关心自己的家族萨克森威丁家族的扩张,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波兰逐渐沦为俄国的傀儡,对外基本没有什么自主权。
既然选王是贵族们选的,他执政的合法性完全来自于贵族的支持,国王既不具备的正统的血脉,也不具备真正的权威,这个情况和神罗有点类似,也因此选出来的国王权威性大大降低,权力也大为限制。
选王不具备大规模改革国家政治的权力,无力推动一项新的政策实施,他必须时刻与大贵族协商才能有效地管理国家,相当于国王和贵族联合统治波兰,国王对政局、对地方的管控力度都是严重受限了。
因此波兰大贵族屡屡发动内乱,挑战君主权威,也让大贵族们的权力膨胀,进一步拉大对小贵族之间的差距,反过来继续影响日后的选择哪位国王,可以说自由选王制正是诱使大贵族权力膨胀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选王不具备大规模改革国家政治的权力
不仅如此,选出来的国王也对波兰缺乏责任感,他们只看重自己的利益,对于波兰未来的发展没有长远的规划,对于这些外来君主而言,波兰的王位不过是他们谋取个人权力或者家族利益的一种手段罢了。
比如齐格蒙特三世,担任国王的时候是波兰国力的上升期,对内稳固和立陶宛的联合,对外则击败莫斯科公国,为波兰赢得一个稳定发展的外部环境,但不久却将波兰拉入和瑞典、莫斯科公国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浪费了波兰宝贵的改革与发展的机遇。
这是因为他曾经丧失了瑞典国王的王位,为此不惜多次向瑞典国王宣战,而波兰和瑞典的多次战争使得波兰彻底失去了利沃尼亚、里加地区,也在第二次北方战争遭受瑞典的入侵,大片波兰领土丧失,三分之一的人口在战争、饥荒与瘟疫中死亡,也让波兰赖以生存的农庄经济几乎被摧毁,这一时期也被波兰人称之为“大洪水”时期,足以看出这次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北方战争
而“大洪水”时期也成为波兰历史中不可逆的转折点,好在波兰凭借雄厚的国力积累与出众的军事实力才能勉强恢复,但注定无法再恢复其欧洲强国的地位。
处于四战之地的波兰
波兰是整个欧洲的心脏地带,其领土又是土地肥沃、一马平川的平原,对任何外来势力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诱惑,而且波兰可以连接东西,注定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
比如俄国一直视波兰为其向西扩张的跳板,也是参与欧洲政治的前线,而对于普鲁士和奥地利来说,波兰又是制衡俄国的缓冲地,这样的地缘政治决定了衰弱的波兰要么成为周围大国的傀儡,要么被彻底瓜分。
波兰位置
哪怕波兰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也来不及了,波兰已经丧失了成为欧洲大国的机会,一切自救行为都会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任何拯救波兰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最终引发三次瓜分波兰的悲剧。
过高的贵族特权
当然除了自由选王制度的弊端,波兰的贵族特权也是令波兰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波兰所处的土地肥沃辽阔,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波兰本身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国王对自己的领土无法实现有效的管理,而有限的人口又让土地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开发。
于是国王鼓励大批垦荒者前来移民,赋予地方的贵族一些特权让他们可以在地方上安心的进行生产,也让波兰贵族的权力得到了增加,由于依赖贵族和垦荒者开发这些偏远地区,国王无法进行中央集权以及加强地方的控制,更别说扩大王室的税收了。
波兰贵族
所以说波兰贵族的特权不能归咎于当时的君主缺乏政治智慧,而是一个不断扩张人口却又稀少的问题而决定的。
到了16世纪后,波兰大贵族的无限度扩张让他们的权力和土地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一个大贵族吞并的土地面积甚至可以接近一个西欧的国家,而在自己的土地上,贵族自然在土地上予取予夺,压迫农奴,最终导致了类似赫梅尔尼茨基起义、多罗申科起义的起义爆发。
多次起义将波兰卷入内战的旋涡,消耗了波兰的国力,给国家带来无尽的灾难,也让周围强敌开始觊觎波兰的土地,最终在1795年10月俄、普、奥三国共同瓜分了波兰,也让波兰从地图上消失长达123年,直到一战后才得以复国,所以说波兰本可以成为欧洲的一个强权的,却因为自身原因,最终在近代彻底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