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人涌入这座小镇,上班不打卡,白天睡懒觉,工作只在夜晚
艺述史官方原创
这里是“年轻人的天堂”
01
“我在这里做紫砂壶已经三年了,我喜欢茶具,更热爱紫砂壶”一位年轻人说道。
这位年轻人来自宜兴丁蜀镇,是当地的一位紫砂壶手艺人。
据他表述,在丁蜀镇做紫砂壶手艺,不用一大早打卡上班,一觉可以睡到中午,甚至下午。
至于喜欢熬夜的年轻人,这里更是一块理想的净土,因为在这里,熬夜不但不会影响手中的工作,还会对工作大有帮助。
或许有人还会问,这里的紫砂壶工作赚钱吗?
据这位年轻人透露,在这里做紫砂壶,如果手艺好的话,一只紫砂壶卖到几千几万都很正常。
他还说自己在拍卖会上,见到有些作品被拍卖到2000万。
听到这里,想必很多年轻人已经动了心。
但是,我们是否了解为什么有些作品会被卖到2000万,这些紫砂陶艺人的工作和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02
和江南其他地方一样,宜兴同样以风景秀丽著称。
至于丁蜀镇,更是依山畔水,堪称世外桃源、人间净土。
这样的工作环境比起拥挤的写字楼、狭小的办公室,不知道清爽多少倍!
除了工作环境,这里的工作时间就更有创艺了。
在白天,你几乎找不到什么上班者,更不用说打卡和排队挤公交。
上午,他们几乎都在安静的休息。
直到下午,他们才懒洋洋的醒来,躲在树林里喝茶、下棋,好不快活。
但是到了晚上,这里就变得热闹起来,一时间门庭若市,无数紫砂工艺工作者进入自己的工作室,精心打磨着自己手中的艺术品。
为什么一定要在晚上工作呢?
这并不是因为当地人属“夜猫子”,而是由紫砂工艺的特殊性质决定的。
紫砂制品和陶器不同,陶器是在陶盘上拉坯制成,无论是喧闹的白天,还是安静的夜晚,都不会影响其工艺的制作。
但紫砂工艺就不同了,它是由纯手工拍打拼接而成,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绝对不能精力分散,否则手上的艺术品就只能变成废弃品。
相比于喧闹的白天,安静的夜晚更能凝聚心神,使工作者精雕细琢,创造出令人惊艳的紫砂艺术品。
除了需要安静,在整个紫砂工艺的制作过程中,无论天气多么燥热,工作人员都是不能开空调的,电风扇也不行。
因为空调和风扇会使紫砂泥加速风干,使得制作工艺无法进行。
有时候,因为湿度不够,工作人员还需要对紫砂泥不断加水,但又要时刻把握尺度,不能太干,也不可能过湿。
总之,从事这样一份工作,耐力和细心是缺一不可的。
当然,仅仅靠这些还不够,真要能赚到大钱,还要有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终身学习的劲头。
而在宜兴,恰恰就是盛产这样的人。
这其中就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但可以把自己的紫砂壶卖到2000万以上,甚至自己的某些作品还被选入了博物馆。
03
他叫顾景舟,宜兴本地人,生于陶艺世家,受家庭环境和家乡文化氛围熏陶,从小就热爱陶艺,尤其喜欢做紫砂壶。
18岁时,顾景舟便学会了家传制壶秘诀,并开始独立制造和销售紫砂壶。
因其工艺精湛,顾景舟很快就赢得了周边人一致好评。
“这家教好的孩子就是不一样,瞧着壶做的,唯妙惟俏啊!”坐在茶馆的一位紫砂壶爱好者夸赞道。
另一位收藏者抚摸着手中的紫砂壶,回应道:“何止唯妙惟俏啊,我看这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来了不得”。
说罢,便将手上的紫砂壶收了起来。
“好好藏着吧,将来这孩子成名了,这壶可就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这样的赞誉之声自然是传到顾景舟的耳中,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骄傲自大。
顾景舟小时候没少听奶奶讲过江郎才尽的故事,他深知,一个人如果在小有名气的时候就骄傲自满,将来是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的。
他的内心一直在告诉他,这世界上一定有更厉害的人,有更精妙的紫砂艺术,他要去寻找,去学习。
进入上世纪30年代,离宜兴并不遥远的上海已经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一时间,这里聚集着无数的文人墨客、大家名师。
顾景舟也为这里所吸引,他暂时告别故乡,来到了繁华的大上海。
在上海期间,他认识了各种各样大师名人,见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珍品。
而他自己也如海绵一般,如饥似渴的吸收着各种有用的知识,并与自己的家传手艺加以结合,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不过,他也见到了不少洋人,他们有些对中国传统文艺,包括紫砂壶艺术,十分着迷。
但也有一些,洋人则对此十分鄙视。
“中国人就会搞点这些无聊的东西,怪不得是东亚病夫”。一位傲慢的洋人说到。
顾景舟听到后,并没有发火生气,他强忍着心中的愤怒,心中暗暗说道:“一定是我还没有学到真正的中国紫砂艺术,好,早晚有一点我会让他们看到真正的中国紫砂艺术!”
后来,顾景舟辗转到南京和北京,并进入了当地的博物馆,为馆内无比精美的中国陶艺文物所折服。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陶艺,我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
顾景舟暗暗发誓,从此他开始经常进出博物馆,他遍观历代各家名作,将它们全部细心揣摩,并与之前的所见所学融会贯通。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他感觉大功已成,便返回故乡,重新经营起紫砂壶技艺。
这时的他已是大师级别的人物,手艺更是炉火纯青。
“您那么好的手艺,是打算世代家传,还是传给外人?”一个家乡的普通手艺人问道。
顾景舟笑了笑,说:“当然是传给更多需要的人,不然一身好手艺岂不可惜”。
手艺人很是吃惊,一时间竟然楞的不会说话。
手艺人的惊讶并非没有道理,要知道在过去,非常盛行家族传承,别说是外人,但凡不是直系亲属,都别想学到人家一丁点手艺。
但是,顾景舟没有这么做。
他认为,此时已经是新中国了,旧社会那套陈规陋俗该改改了。
这种保守的做法,只对传承紫砂工艺有百害而无一利。
从1955年起,顾景舟便开始着手组建了紫砂艺术培训班,全力培养下一代紫砂艺术的传承人。
在他培养的二代弟子中,就包括了张红华。
和顾景舟类似,张红华也出生于宜兴的紫砂陶艺世家,从小接受着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
早年,张红华曾拜入另一位陶艺大师王寅春的门下,因其天资聪颖,又肯刻苦努力,赢得了老师的喜爱。
在学有所成之后,张红华并没有就此满足,为了练得一身更强的手艺,他于上世纪70年代,又拜入了已是我国陶艺界泰斗的顾景舟门下。
有了两位大师的栽培,张红华自然是习得一身好手艺。
但仅仅这些对她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
真正让人难得可贵的是,她在学习两位大师的基础上,又走出了自己的风格,开创了新的紫砂技艺。
如今,顾景舟的紫砂壶已被拍卖到单价2000万以上,张红华的作品拍卖价格也都在10万以上,最高的则在100万以上。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顾景舟的紫砂作品笋形水盂还被当成文物收入南京博物馆,供众人参观学习。
继张红华之后,下一代传承人已经成为了宜兴紫砂陶艺的新骨干,这其中就包括张红华的儿子鲍峰岩。
作为60后和70后的代表,同样出身名门的鲍峰岩也曾觅得名师,现已学有所成,其作品单价也已经达到30万。
宜兴紫砂陶艺的薪火相传,蓬勃发展,也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年轻人,他们有的来自当地,有的则来自外地。
04
“路子选对了,能把爱好当成自己的事业一直做下去,我觉得很幸运”。
这是一位80后的年轻手艺人说过的话。
她叫张丹,即不是宜兴本地人,也不出生在陶艺世家,她是纯纯是被宜兴丁蜀镇紫砂陶艺吸引过来的外地年轻人。
张丹从小就是一位陶器艺术的爱好者。
有一次,她来到南京博物馆参观,为顾景舟的作品笋形水盂所深深吸引。
回家后,她迫不及待的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顾景舟的生平以及宜兴紫砂陶艺。
从那时起,她就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去宜兴,去一睹大师们的风采。
终于,她的想法实现了。
在一次大学暑假期间,她只身来到丁蜀镇,这一去,便停不下来。
在里的师傅对这位外来游客很是热情,不仅带她参观了当地的紫砂陶艺生产现场,还给了讲解了顾景舟、张红华、鲍峰岩三代手艺人传承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她的内心。
除此之外,张丹还发现了一个意外之喜。
这里的人上班不打卡,白天不工作,这对于习惯晚上熬夜,白天睡懒觉的张丹来说,简直就是个福音。
于是,将来留在丁蜀镇从事紫砂陶艺工作的念头便在她心中敲定了下来。
为此,张丹把自己专业由陶瓷装饰改为了紫砂泥绘。
同样是刻画,紫砂要比陶瓷难得多。
如果是陶瓷,大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颜料和画笔来挥洒自己的才艺。
但紫砂不能,紫砂绘图的工具是篆刻刀笔,刀笔不比画笔灵活轻盈,它只能简单的勾画,不能挥洒自如,一旦有一笔用力过猛,整个紫砂陶器的绘制工作就毁于一旦。
虽然新专业很难,但张丹还是坚持了下来,毕竟自己选择的路,怎么都要走下去。
毕业后,张丹如愿以偿来到了丁蜀镇,为了掌握这门高深的手艺,她又跟随当地的老师傅学习了四五年。
这段时间,张丹收入非常低微,生活压力着实不小。
但在磨炼数年之后,她已经成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作品单价卖到28000元。
张丹只是一个缩影,有许多年轻人和她一样,怀揣着对紫砂工艺的热爱,来到这里,并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宿。
他们纷纷爱上这里,称呼这里是“年轻人的天堂”。
现如今已经有4万名紫砂手艺人来宜兴工作,另有6万人从事紫砂产业配套工作,总计达到10万。
要知道,当下丁蜀镇常住总人口也不过才22万,一种岗位的工作者竟已占据该地总人口的43.5%,可见该项工作是多么招人喜欢。
更何况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80后、90后的年轻人。
其实,除了紫砂陶艺,我们的祖先还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宝贵财富。
如春节的饺子、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等等。
它们不但给我们文化上的归属感,也给我们带来不少财富和就业机会。
比如一到春节,就会有人通过卖春联补贴家用;再比如不少人通过学习鲁菜、川菜等传统名菜,开店发财;还有一些人通过学习京剧、书法等传统文艺,现已成文艺界的名人。
既然祖先留给我们这么多好东西,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对此,你怎么看呢?
END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