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1962年,印度哪来的信心发动战争?尼赫鲁:背靠美苏,想不飘都难
843695

1962年,印度哪来的信心发动战争?尼赫鲁:背靠美苏,想不飘都难

历史研究室历史研究室2023-08-08 09:00:300

1962年,印军不断在边境挑衅我国,妄图发动战争树立自己的霸权地位,按理说50年代抗美援朝一战,志愿军打出了军威,彻底奠定了日后的大国国际地位,但还不到十年,印度居然就开始挑衅,他们到底哪里来的勇气呢?

光速投降

事实上此时的印度非常自信,虽然当时美苏正在全方位的对抗,但为了争取印度加入阵营,都在通过资金和技术援助拉拢印度,左手美元右手卢布的印度,小日子过的不要太好,反观此时的中国,中苏关系破裂,被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包围圈封锁,尼赫鲁怎么看都觉得优势在我,所以自信心爆棚想要争一争亚洲龙头地位,结果一战就打碎了尼赫鲁的大国梦。

左右逢源的印度

1947年,英国退出印度后,整个南亚地区成为一片没有世界霸权进入的无主之地,也让印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的机会,但随着冷战的爆发,美国和苏联都看中南亚这片区域,尤其是手握300万平方公里的印度,双方都在极尽拉拢,妄图将印度拉到自己阵营范围。

而尼赫鲁也看出美苏对自己的需求,自然想要左右逢源,首先就是美国,1949年尼赫鲁出访美国,想要求美国给印度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援助,美国的想法是让印度成为美国小弟,但印度却想和美国平起平坐,美国怎么会答应?谈了几天啥都没要到。

尼赫鲁和赫鲁晓夫

转眼抗美援朝爆发,中美关系迅速降温,为了遏制中国,美国需要拉拢一下印度,当场决定给印度1.9亿美元的小麦贷款,次年又提供200万吨小麦的贷款,顺便还向印度提供技术。

看到美国如此拉拢,苏联也坐不住了,毕竟印度还没表明倒向美国,现在还有机会试着拉拢,万一能拉过来呢,于是苏联人哼哧哼哧地跑到印度去援助和投资。

1955年,苏联帮助印度修建了一座钢铁厂,还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援助,也让印度和苏联的关系逐渐升温,一旁的美国看苏联出了这么多钱坐不住了,深怕印度被苏联拉过去,又掏出更多的钱援助印度,声称要在1963年之前要给印度提供40亿美元的援助

1961年,尼赫鲁和肯尼迪

就这样,为了拉拢印度,美苏不断抛出大笔援助维持和印度的关系,仿佛有“竞争”一样,也让印度左手接美元右手收卢布,吃的满嘴流油。

这也是尼赫鲁提出不结盟运动的本质,你以为尼赫鲁是为了第三世界好?其实他有自己的心思,只要要不结盟就不用加入任何阵营,便可以和双方同时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美苏必须大把提供资金援助印度才会在某些问题上选择性的站队

虽然印度这样看起来有墙头草,但没办法,谁让印度是南亚次大陆的第一大国呢,只要美苏想要把势力扩张到南亚就必须拉拢印度,而且印度正好夹在美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中间,有资格做这样的墙头草。

准备伙食中

膨胀的尼赫鲁以及印度的大国梦

靠着英国留下的工业底子和美苏的援助,六十年代初的印度已经成为当时亚洲仅次于日本的工业大国,而当时中国工业化还在起步阶段,此时尼赫鲁手握一手好牌,工业强大、美苏拉拢、自身威望强大,自然膨胀起来,居然构思了“大印度联邦”蓝图。

大印度联邦

在尼赫鲁的构思里,未来的印度必须强大,将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全部拿下,将印度包围在中间,想要威胁印度就得先越过包围圈,当然这不是尼赫鲁的吃饱了没事干瞎想,而是继承于英国的战略,毕竟最先提出这个想法的是英国人,尼赫鲁只是拿过来修改一下。

而在尼赫鲁眼中,周边缅甸、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小国没有一个能打的,唯有中国堪称对手,只有把中国的气焰打下去,印度才能真正成为东亚和南亚霸主,最终成为仅次于美苏之外的第三大国,没错,印度最终的想法是成为世界第三

现在有实力和印度争夺世界第三位置的只有中国,而中国和印度的问题就是西藏,此前尼赫鲁半推半就承认西藏和平解放,但作为回报,中国必须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要求将东段的藏南、西段的阿克赛钦,全部划给印度。

尼赫鲁

而当时中国正百废待兴,进驻拉萨已经是极限,基本没有实力越过麦克马洪线,也让尼赫鲁误以为中国默认的他的要求,为此周总理多次前往印度想要解决这个事情,周总理让步说藏南可以划给印度,但把阿克赛钦留在中国,平分争议地区,但尼赫鲁说不行,他全都要。

除了口头上的竞争之外,尼赫鲁还派兵前往藏南和阿克赛钦修碉堡,想造成已经占领的事实,五六十年代,中印的领土争议已经是必须要解决的大事了。

在中国眼里,为了和平发展已经给你一块争议的土地,现在居然都想要,那么既然不识抬举,那么一块也不给,在印度眼里,拿不到藏南和阿克赛钦,自己睡觉都不踏实,毕竟这里直接俯冲下来直接就包围了新德里。

印度的天时地利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对外纷争优先使用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战争解决,而一旦爆发战争,中国的全盘发展计划就要打乱重来,对于中国来说,代价实在太大了。

此前抗美援朝和金门炮战就彻底和美国划清了界限,在西太平洋被美国包围圈封锁着,而由于坚持独立自主,中苏关系不仅破裂,苏联还撤走了所有的援华专家,中国正在咬牙还着苏联的贷款,老蒋还时刻准备反攻,东南沿海笼罩着战争阴云。

不仅如此,国内刚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虽然有苏联之前的援助,但整个工业化的进程才刚刚起步,可以说万不得已,真的不能发动战争。

1959年12月,艾森豪威尔访问印度

对比印度,为了遏制中国,苏联和美国都在支持印度,妄图发动一场代人战争,苏联向印度提供15亿卢布贷款,15个师的苏式装备,美国向印度提供18个旅的美式装备,印度底气正足,不仅想要战争解决问题,还要通过战争获得南亚和东亚的霸权。

六十年代初正是印度最强的时候,也是中国最弱的时候,有实力,有美苏支持,尼赫鲁想不飘都难,在尼赫鲁眼里,中国不可能出兵打仗,即便出兵印度也不会输,毕竟此前印度仅仅48小时就取得了对果阿地区葡萄牙军的胜利,这让长期被殖民,缺乏自信的印度极度亢奋。

果阿的胜利让印度上上下下极为亢奋

这已经不是领土问题,而是国运之战

从1959年开始,印度便开始蚕食我们的领土,并且对我边防军金星挑衅,由于我国当时主要的矛盾是美苏,对印度的蚕食只能暂时忍耐,一方面加紧对前线进行物资运输,储备弹药和粮草,一方面则等待反攻的时机。

报纸宣传

仗肯定是要的打的,要是中国不能维护领土的完整,甚至在领土问题上输给印度,面临的局面将会是是在世界各国面前抬不起头来,失去了抗美援朝战争后建立的国威,甚至会打断国内建设的全盘计划,事情发展到这里已经不是单纯的领土问题了,而是由此引起的中印国运之争。

锡克族印军

但毛主席没有立即决定发动攻击,他在等待一个出战的机会,忍耐三年后,这个时机终于等来了,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苏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欧洲地区苏联百万大军随时准备集结横扫西欧,而在大西洋,美国的各个舰队都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等待进攻命令,也让我国迎来了难得的解决印度问题的窗口期。

1962年10月20日,我军发起反击作战,打响了第一场自卫反击战,仅仅8天就全歼了印度第七旅,但印度还没有收到警醒,反而寻求美苏援助后加大进攻的力度。

鉴于印度的咄咄逼人,毛主席决定必须给印度一记重击,只有把印度打痛了才能停止这场战争,11月16日,全线反击爆发,不仅夺回了之前被印度占领的瓦弄地区,还全歼印度三个旅,短短两个月,印度全线溃败。

被俘的印军

看到败象已露,尼赫鲁不敢相信自诩世界第三的印度陆军居然就这么被打败了,就在他怕我国继续进攻印度本土的时候,我国在已经取得军事完胜的背景下发布停火声明,主动退到退到实际控制线一侧20公里,让尼赫鲁长吁了一口气。

毛主席适可而止的做出了撤军决定就是希望印度能够回归到和平谈判的局面,而这一战也摧毁了尼赫鲁的大国梦,本来打算打出个世界第三的,结果却惨遭失败,他积攒大半辈子的政治威信荡然无存,两年后尼赫鲁郁郁而终,尼赫鲁一死,大部分的改革成果都被推翻,而他之后上台的政治家大都碌碌无为,彻底断了印度崛起的可能。

反观我国却再一次打出了边疆的和平,为国内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尤其是西南方向,对当时的中国,其意义不言而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