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中的用材智慧
引言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建筑市场中历史建筑保护、既有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相关项目的份额不断增加,传统营造行业呈现持续回暖的态势。因此,采用适宜的方法深入挖掘生命力顽强的中国传统营造智慧,可以增加世人营造之智源[1]。传统营造研究主要包括材料、工艺和形制等三方面内容。其中材料是营造的物质基础,宋《营造法式》提出“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的观点[2]。影响材料在建筑中使用的核心要素是材料自身特性和社会习俗两方面。
传统材料类型和特性
传统建筑营造又被称为“土木之工”,土和木是最重要的营造材料,而石材则在产石区应用较为普遍。
土材
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天然材料,因其取材便捷、加工方便的特点,在各种文明发展初期就被广泛采用,并在一些文明中沿用至今。由于土松散的特性,因此需要加工后才能用于营造,加工途径有三种:一种是夯土技术,即将土置于筑板之内并用杵夯实,待定型后去掉模板即可;另一种是将土和其他辅助材料加水掺和、搅拌成泥后放置于模板中制成小型的长方体形状的土坯,也称做土墼或土砖,主要用于砌筑墙体;第三种是将土制坯后烧制成砖、瓦使用等。只要不是在水中长浸泡,夯土或土墼有很好的承载力和耐久性,这一点可以通过在干旱少雨的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有多处超过三百年的夯土碉楼,同时在雨水充沛的闽中、赣南、粤北等地也有大量夯土碉楼的存在得到证明。
木材
影响木材特性的相关因素有:不同树种有不同的性能,经过长时期的历史变迁,我国形成了“南杉北松”的大体格局,杉、松都是直长条件好的木材;樟木、柏木则有较好的防虫性能。用作大木作常常用软木,自重轻且便于加工;而小木作多用硬木,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同一树种的横纹和断纹,也有不同的性能,例如:用作木槡的木材往往要顺纹平放,以隔断柱础潮气沿木纹渗透。木材的不同部位,如树根、树干和树梢也具备不同的性能。例如:义乌市匠师口诀“大头取其牛腿、琴枋,小头取其斗、升、卷梁,中间取一根好栋梁”就表明了木材的不同部位在建筑中的不同用途1。树木生长的环境是向阳、背阴和野生、培植性能也不一样。一般是向阳较好,背阴则不佳,野生木材因生长年份长和不施肥料等原因比种植林性能略好。树木的砍伐时间,例如,南北朝《齐民要术》同样提出了蠹虫的问题,“凡伐木,四月、七月则不虫而坚肕……凡有子实者,候其子实将熟,皆其时也”[3]。树木生长和存放时间的长短,木材自身有一定的老化周期,用于建筑有最合适的时间范围。木材本身的干湿度、木材的加工处理的方式和该木料使用的周边的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材料特性[4]。匠歌云:“干千年,湿千年,干干湿湿两三年”反映出干湿度对木材性能的影响。
石材
石材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不可再生的天然材料,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石材相对于土、木等建筑材料具有更好的强度和耐候性,因此在产石区或运输方便经济发达的地区也被广泛运用。石材在传统建筑营造中,主要指标是硬度高低和形状大小,对于色彩和纹样则权重不高。例如: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武翟山村石头房子,匠师们根据不同材料的硬度来决定加工的精度和建筑上的使用位置:青石(石灰岩)较软,上面加工平整,制作錾道和雕花装饰(当地匠师称为,一寸七錾子,即52mm内有7条錾道。另外还有一寸五錾子、一寸三錾子的做法),用于门窗洞口、门砧、腰枕和门窗上下石;红石略硬,略作找平,用于砌墙;黄石(当地称磨石)最硬,仅仅加工需要砌筑的上下左右四个面,其他保持凸凹原状,用黄石砌筑的墙体,当地称为疙瘩墙。
相对于现代建设中广泛使用的混凝土、钢材和玻璃等建筑材料,传统建筑材料的物理学和化学性能都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其劣化速率和使用环境中的日晒、虫害、菌害、火灾、雨雪和霜冻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科学手段也很难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这就导致了匠师在面对具体材料和营造问题时的实践经验就非常重要。
用材策略
《周礼·考工记》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5]官式建筑营造可以在较大的区域内鸠工庀材,而乡土建筑营造则限于地理、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往往是由本地匠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因材施用的结果。在具体的营造实践中,由于当地物产状况和屋主自身的经济实力,匠师往往有“紧着料子做”的习俗。
大材重用
一般情况下,匠师会优先满足厅堂、外立面和门窗洞口等有承受荷载或观瞻需求的公共空间用料,其它房间要求较低,具有一定的自由度,甚至有的建筑会依据材料长短决定建筑空间。例如:浙江省金华市和衢州市等地的宗祠中的主要建筑正贴使用大料做插梁架,而边贴或次要的房间一般采用用料较小的穿斗式构架。又如,在滇中“木匠首先在木料中挑正厅用的柱子,有些人家的料子买的好些,柱子就做得大点,又牢实又好看;也有些人家料子买的丑,连柱子料都难得选好的,边上的柱子有些就用点弯木料”。[6]再如,鲁中地区石头房子营造中的墙体厚度由内外两层组成,约500mm左右。砌筑时外侧是大石头砌筑,称为“包大墙”;内侧用小石头砌筑,称为“帮里子”。在营造之初,石匠要“滤石头”,即挑选石头,其原则是:先大后小;先结构构件后非结构构件;先重点部位后一般部位。具体的顺序依次是:门窗过梁石、门砧石、腰砧石、角石和墙石等2。
稀材显用
物依稀为贵是价值规律决定的,能够使用稀缺的材料本身就是营造者身份地位的一种体现,因此在营造中会把稀缺的材料用在重要的、可供观瞻的位置。例如:在木材充裕、石材欠缺的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先贤祠中,室内金柱用了四根石柱,而容易淋雨的檐口却用木柱(图1)。而在广东省中山市,木材和石材都比较容易获得,在当地的祠堂建筑中檐柱用石柱以抵御潲雨,而金柱因为潲雨风险小用木柱(图2)。
图1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先贤祠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2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左步村欧氏大宗祠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旧材降用
传统营造中建筑材料有循环利用的习惯,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出“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这也表明对于各种废旧材料的运用甚至可以反映一个都料匠水平的高低。材料废旧会导致各项性能劣化,因此往往会降级使用:首先是木材,匠谚曰:“大破小,使不了。”意思是一个大的构件改做成小的构件往往比较充裕。例如:将旧房子的大料如柱、梁和檩等构件破解成枋、椽等小构件。其次是砖材,将废旧砖块打碎加上沙土和石灰可以用做垫层;较完整的旧砖可以用来砌筑基础、围墙或不重要的建筑中的墙体。在营造实践中工匠积累了大量经验,可以做到乱中有序,体现了另一种美感。例如:北京地区的“碎砖墙”工艺;山东的旧砖石墙;闽南的“出砖入石”和扬州的“乱砖墙”工艺皆属此类工艺[7]。
碎材拼用
拼合梁技术在《营造法式》中已有记载,明朝以后大木逐渐难得且价格较贵,人们发明了用小料拼帮组成大料的方式,广泛应用于官式建筑和乡土建筑中。用小料拼合成断面较大的梁、柱和枋等构件。拼合的方式有榫接、串接和铁箍绑扎等方式。匠师常常采用地仗刷漆做法遮蔽拼帮痕迹。例如:浙江省宁波保国寺的用小料拼成的瓜楞柱和民居中的拼帮梁枋和撑拱(图3、图4)。
图3 浙江省宁波市保国寺大殿拼帮柱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1])
图4 浙江省宁波市拼帮梁示意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弯材顺用
由匠语“木有三善,曰长,曰直,曰肥”,由此可知,短、弯、瘦的材料也可认为劣材。在官式建筑营造中,常常用砍、刮、刨等去荒工序将木料加工成规格材使用。无论是宋《营造法式》的“材份制”,还是清《工程做法》的“斗口制”,均是将很粗大的圆木取直,加工成方形断面,这种做法不仅浪费木料,而且木材的韧皮几乎都被去掉了,大大减弱了承受荷载的能力,弯曲严重的木材根本不能使用。而官式建筑群中的次要建筑和乡土建筑受经济限制,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仅将原木去皮,而结疤、弯曲等疵病被保留。例如:山东民居建筑的木构架,常用弯木梁,当地甚至有“有钱难买弯柁”“弯梁比平梁有劲”的说法(图5)。
图5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岚峪村弯柁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用材习俗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除了受材料本身的特性影响外,还受到地方习俗的影响。人们根据当地的历史演义、民间典故、民间信仰和材料名称的谐音等赋予各种材料以独特的意义。
吉材点用
在传统的营造习俗中,一些吉祥的材料被认为具有魇胜和禳解的作用。由于这些有特殊寓意的材料往往并非当地主导的建材,因此只能在营造中点缀使用。例如:山东省泰安市地区存在一些谐音附会的用材讲究,如“枣脊榆梁,桃门杏窗,梿子床”3。“枣脊”,即枣木脊檩。大家知道枣树直材较少,并不适合做脊檩,但是契合当地婚嫁的嫁妆中有红枣、花生、桂圆和石榴,暗喻新婚夫妇“早生贵子”的习俗。榆梁,即榆木梁。在豫北地区有“榆木万年活”的说法,时间长了会走形,并不适合做梁,但因其谐音“余粮”,因此人们喜用榆梁来期盼家庭富足。当地人认为桃树上住有仙家,而桃木是伐邪制鬼的材料,因此在鬼魅出入的门口处用桃木门扇可以辟邪;杏窗,当地人们认为窗是房子的眼睛,杏谐音“幸”,有青睐的意思;梿子床,梿子谐音“恋子”,暗示夫妻恩爱,因此一张床上一定要多少用点梿木。
凶材禁用
所谓“凶材”一般是文化习俗上的一种解读,即一些“不吉”的材料因被解读为会给主家带来灾祸,因此在某些部位禁用。常见的解读类型有三类,一种是文化联想,例如:湘西土家族民居营造中,有“头(梁)不顶白(柏树)”的说法,“柏”与“白”同音,因此梁木的材料多用椿木和杉木。[8]这个应该是避讳当地的丧礼上人们戴的白色孝帽。二类是谐音联想,例如豫东地区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内不栽鬼招手(杨树)”的禁忌,其解释:“'桑’谐音'丧’,开门见'桑(丧)’,不吉;柳树暗喻风情,屋后栽柳则后代的女性水性杨花;院内不栽杨树的原因是杨树树叶刮风时沙沙作响,家中来小偷时主人不能听到。”但是,俗语“桑木门枕出贵人”。“桑”谐音“丧”,本来是不适合用在民宅中,但因其材性坚实,就可以变通用作门砧。这和门光尺中“害”字本来是不吉的字,但是可以用在厕所里面就比较吉利了的道理一致,这里包含了道家相生相克的思想观念。三是材料本身性能的因素,例如:民间有匠谚“干榆湿柳,木匠见了就走”,另有习语“干榆湿柳——劈不开”,这是因为干燥的榆树材质比较硬,解木和挖眼都十分艰难;而湿柳比较松韧,解木锯条很难拉动,斧子砍则非常有弹力,刨子也不能将表面处理光滑。这两类都属于费工不出好活的材料,因此匠师有所避讳。
师法自然
人们见惯了自然界中自然生长的树木,因此在建筑材料使用中也保持了这个习惯,房屋的柱子讲究和自然界生长态势一致,忌讳倒置,有史料可以佐证。首先,宋《杨文公谈苑》记载:“造屋主人不恤匠者,则匠者以法魇主人。木上锐下壮,乃削大就小倒植之,如是者凶。以皂角木作门关,如是者凶。”在华东地区根据东南大学李新建老师调查:江苏省南通市等地讲究的人家在建房时必须注意所有的用料均须按自然树木生长规律,树根在下,树梢在上,否则认为不吉,俗语是“瓦房三间,不用倒木半寸”。[9]在华南地区,根据华南理工大学李哲扬先生研究,“潮阳棉城青龙门正是此类,金柱被倒置”,是因为工匠蓄意发泄不满而为[10]。
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技艺能够绵延数千年,得益于主要营造材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并未发生根本性变革。材料自身特性和地方文化习俗是影响材料选择和使用的最关键因素。通过梳理传统的营造智慧可以启发建筑师更深刻地理解传统营造,同时促进建筑遗产保护实践中的价值判断,确保在遗产实物保护中也能够同时保护其营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彰显中国建筑文化的延续性和自明性,这有助于促进人民的文化自觉、自信。
注释和参考文献:略
作者:胡英盛,刘军瑞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2022年12期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