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清回忆录-59
走进军校
“招兵买马”
1949年5月下旬,我赶到南京,见到了刘伯承司令员和李达参谋长。他们宣布了我的新岗位:二野军大校党委书记兼政治部副主任。
当时,新解放了大片地区,解放军本身也扩大了很多,建军和建政都需要大量干部。解放全国的战争任务还没全部完成,中央军委已经把解放、开辟和建设大西南的任务交给了我们二野。所以,解决干部问题成了二野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云、贵、川、藏地盘很大,需要的干部自然少不了,二野正在组建和扩大军政大学机构,准备在南京地区招收大量知识青年,将他们培养训练成优秀干部。
刘伯承司令员对我讲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最后说:“总之,要你去招兵买马,扩大队伍,越多越好。”
李达参谋长说:“现在,二野军大的学生陆续报到了,人很多,可是没房住,没饭吃,缺教员,少干部。你去,先抓好住房、吃饭问题,把教育训练工作准备好。”
我立即意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和艰巨性,没敢耽误,很 快就到二野军大报到了。
二野军大的前身是中原军区军事政治大学。渡江战役后,于1949年5月4日由许昌迁到南京,扩充编制,改称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校址就设在南京孝陵卫原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旧址。刘伯承司令员兼任校长和政委,徐立行同志为教育长,我为校党委书记兼政治部副主任。由我和徐立行主持学校日常工作。
为加强学校各大部的领导,我们选调了一批能力较强、有办学校经验的干部。校领导班子很团结,工作很协调。
二野军大校部设有教育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供给部、卫生部等部门。政治部又下设组织部、宣传部、保卫部。有四个学员总队、22个大队,其中,女生大队和文艺新闻大队为直属大队。总队领导按师级干部配备,大队领导为团级。各级班子中,除留有原中原军大的全部人员外,又从华北补训兵团抽调了三个旅建制部队的干部,并从二野各兵团、各军及二野直属单位抽调了大批干部,加强和充实了学校的各级领导与教学力量。班子和组织机构健全了,学校各项工作很快开展起来。
建校初期,困难很多,招生、住房、伙食、教材、教具等大量具体问题千头万绪。为了让学校尽快走上正轨,我和徐立行、宣传部长张衍、校务部长武承先、供给部长张友亮、卫生部长江光权等同志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既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又注意协同配合,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
学校具备了接受学员的基本条件后,立即开始“招兵买马”。
5月13日,学校在《新华日报》上刊登了招生简章,预定招收3000人。没有想到,报名的头四天就来了4000多人,且日趋蹈跃。报名工作从5月18日开始延续到6月18日结束,累计报名人数达21237人。经考试,录取了11867人,加上部队选送的,实招收13000多人,远远超过了中原军大前两期的总和。
这些学员大部分是宁、沪、杭一带的城市知识青年,80%为高、初中的学生,10%以上为大学和专科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高,政治上也比较敏感。他们有的冲破家庭的重重阻拦,有的抛弃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有的甚至是告别爱侣来参军的。他们痛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迫求真理,渴望为建立新中国奉献青春。总之,这是一批热血青年,像我们校歌中所唱的“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我们也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这些学员在国民党统治区成长,接受的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文化教育,绝大多数出身于有产者家庭,思想观念基本还是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他们对新旧社会缺乏本质认识,对我党我军的性质、宗旨、任务不太了解,对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不少人崇拜西方文化,有亲美、恐美思想,对美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他们长期生活在城市,轻视体力劳动,脱离实际,感情脆弱,思想方法偏激,政治上摇摆不定。南京又曾是国民党经营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刚刚解放,社会形势一时难以稳定下来。残余的国民党军、警、宪、特也在进行破坏捣乱,国民党经常派飞机飞临南京、上海进行扰乱,美帝国主义也扬言要出兵干涉。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对学员的思想也带来不小影响。
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对二野军大十分重视,都曾亲自来军大讲课作报告。刘伯承不仅是中外著名的军事家,也是军事教育家,有着丰富的军事教育思想。在兼任中原军大校长和政委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就给人留下过深刻印象,如:“治军先治校”,“学校是军队的缩影”,“军校应该成为军队的模范,因此治校必严”等等。对于学员,他强调自觉的意识:“来者欢迎,去者欢送”。所有这些,对我们具体抓军校工作的同志来说,是一套完整的办学指导思想。
1949年6月23日,二野军大正式开学。开学前的16日下午,刘伯承司令员来军大作过一次精彩的报告。会场设在军大操场,集合了全校22个大队的全体学员。刘司令员的讲话极有鼓动性,走上讲台,他大声说出的第一句话是:
“我以千百倍的热情欢迎大家来到军大!”
操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刘司令员首先阐明了人民军队的本质,然后说:“按照一 般的理解,有军队和无军队,军队多和军队少,武器好和武器坏,在一起打仗,一定是前者胜,后者败;然而,我军这22年的战斗中违反了这个常理,后者却打败了前者。这是什么道理?这不是一个谜!很清楚,因为前者仅仅代表少数的剥削者的利益,而后者则代表90%以上的人民大众的利益”。“在中国这样半封建、半殖民地、军阀统治的国家,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地位”。
刘司令员接着谈了军大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最后,他特别强调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和必须在实际中锻炼的问题,号召同学们自己动手,改变学校条件,准备克服困难,甚至准备牺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司令员讲过的两句话: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要流血牺牲的,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啊!大家来到军大,也就是来参加革命的,大家怕不怕?”
学员们的回答很响亮:“不怕!”
但操场上接着出现了交头接耳。刘司令员心里有数,紧接着重申了他一贯主张的原则,对学员说:“我们是来者欢迎,去者欢送。如果你走了又想回来,我们还欢迎。”
多年后一起回忆,一些当年的学员对这两句话也记忆犹新。两句话,一句是单刀直入,触及到生死观,坦率告诉大家革命就要艰苦奋斗、准备流血牺牲。另一句话,则表现了刘司令员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坦荡胸怀。话不多,分量极重。
后来的办学过程中,我们也正是从解决革命生死观这根本问题入手,使学员们在理想的追求上产生了新的飞跃,激发出了无私无畏的革命斗志。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