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掌握天下兵道,扭转乾坤格局 | 白话《乾坤大略》 全文
843941

掌握天下兵道,扭转乾坤格局 | 白话《乾坤大略》 全文

新用户38922816新用户389228162023-08-09 17:52:510

《乾坤大略》是明末清初王余佑所著的军事著作,共十卷。该书将天下成败剖析为十事,也就是十大端、十大方略。《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

《乾坤大略》是一本专注于战略的兵书。它涵盖了从先秦到清代现存的兵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兵书分为兵法和兵略两类,兵法主要阐述用兵的理论,而兵略则记述用兵的实际案例。《乾坤大略》属于兵略类的著作,它专门收录了一系列的大略书。该书着重论述王霸大略的重要性,通过研究全局形势、追寻皇帝的兴衰得失,提出了关于争霸、改变乾坤的大略方法。

王余佑出身世宦之家,少年时就有才誉,早年攻读孙、吴书,研习武艺,志在维护明朝统治。李自成农民军攻克北京后,王余佑与父亲及兄弟辈,在家乡组织武装力量,对抗农民军政权。曾攻下雄县、新城、容城等县,捕杀农民军政权的地方官吏。清军入关后,王氏一门又发动抗清起义,起义失败,后王余佑隐居于五公山中。晚年博览群书,潜心韬略及古今兴亡之道,以讲学著书终老乡里,1684年,王余佑卒,年69岁。

兵起先知所向

兵打仗之前谈论很多,没必要详细了解。已经开始打仗了,就要重视进攻,速度要快。进攻就会占据优势,速度快就能抓住时机,转瞬之间就能决定胜败!这是必须知道的方向。而方向又要以敌人的强弱为依据:敌人弱,可以直捣黄龙;敌人强,就应该从旁边削弱他的势力,这是个定律。

那么如何削弱敌人的势力呢?就是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他的薄弱环节,抓住有利时机进攻。避开敌人主力,敌人来不及防备,就像从天而降。抓住有利时机进攻,我们的正义之声先大振,远近都会闻风而动。不看看唐太宗攻占咸阳吗?一攻就胜利了。不看看黥布逃回长沙吗?一退就失败了。微小啊!不能在一瞬间失误。

霸王的大战略,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个!所以不惜详细记录下来。了解这个道理的人,当然不会有多余的想法了。至于一时的胜败,一件事的优缺点,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军队进攻一定有奇策

军队只有一条路吗?不是这样。既然目标明确,正道就不必说了。但是如果没有奇策来辅助,就不能取胜。项羽在巨鹿与章邯作战,然后刘邦得以乘虚进入关中;钟会在剑阁抵挡姜维,然后邓艾得以越过险阻进入蜀地。所以每一场战斗都有自己的奇策,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奇策,整个天下都有自己的奇策。有时候正道也可以成为奇策,奇策也可以成为正道,但一定要说:必有奇策!

如果军队进攻而不懂奇策的人,是愚蠢的君主,是晦暗的将领,这种行为叫做“弃师”。不看看苏轼撬门破墙、翻墙逾户的例子吗?他的论述非常精辟,无法改变。过去刘濞攻打大梁,田禄伯请用五万人沿着江淮河谷前进,收复淮南、长沙,会合武关;岑彭攻打公孙述,从江州逆流而上攻破侯丹的军队,直接攻占武阳,绕到延岑军的后面;曹操在官渡抵抗袁绍,准备向延津进军时,暗中派轻兵袭击白马,就是用这种策略。

然而,用兵时千万不要说:我们的军队可以一路直进,不用麻烦地走旁门左道。这样只会给人和国家带来侥幸心理,要警惕啊!

图片

初起之兵遇敌以决战为上

兵打仗时,肯定有经过的城市和没有经过的地方。一定要打仗吗?不是我们喜欢打仗,而是不得已才与敌人相遇,不打仗无法退敌。因为军队已经深入敌境,敌人一定会倾全国之力来侵略我们,怕我们的声势壮大;如果此时不猛战疾斗,一旦被敌人乘机入侵,就像鱼散鸟惊一样,就无法挽回了!如果能出其不意,一战挫败敌人的锐气,那么敌人就会丧胆,我军气势倍增,士气高昂,然后就可以攻取敌人以图谋胜利。古时候所说的一战而定天下,就在于这个道理啊!汉光武帝在昆阳、唐太宗在霍邑的战斗,都是很好的例子。过去沈田子率领千余人在青泥遭遇姚泓数万大军,他说:“用兵贵在出奇制胜,不必在于人数众多。现在众寡不敌,势不两立,如果敌军包围圈固若金汤,那我们就没有逃跑的余地,不如攻击他们。”于是打败了姚泓的军队。这真是深得要领,百思不得其解的道理啊!决战的关键在于出奇制胜、设伏击。战斗固然无可避免,但如果不得其法,带来的祸害比不打还要大。古话说百战百胜,但在我看来,不仅仅是百战才能胜。从哪里说起呢?我说的是刚开始打的那场战争。用乌合之众对付追风逐电的铁骑,在广阔的原野上摆开阵势,堂堂正正地与之一较高下,不用智者也知道毫无胜算。出奇制胜、设伏击更是不必再多说了。孙膑以弱胜强破庞涓之兵,韩信以市井小民击败陈余,李密以一群盗贼打败张须陀。用少胜多、以弱胜强,这些都是善战的方法。当然,作战的方法不止这些;但对于指挥作战的人来说,要在出奇制胜、设伏击这两个方面寻求突破口,这样才能万无一失;否则必然失败。

乘胜略地莫过于招降

战失其道,未有不败者;战得其道,未有不胜者。胜则破竹之势成,迎刃之机顺矣。自此招揽豪杰,部署长吏,抚辑人民,收按图籍,颁布教章。所谓略地也,顾其策何先?曰:是有机焉!蹈之而动耳,不烦兵也。

昔武信君下赵十余城,余皆城守,乃引兵击范阳,不能下。使非纳蒯彻之说,以侯印授范阳令,而使之朱轮华毂以驱驰燕赵郊,则三十余城乌能不战而服乎?善乎!李左车之对淮阴也,曰:“将军虏魏王、禽夏说,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余万众,威震天下,此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战争胜利的原因,则是找到了正确的方法。胜利就会像砍竹子一样顺利,迎刃而解。从此招揽英雄豪杰,部署长吏,安抚百姓,收编图籍,颁布教令。所谓攻略土地,关键在于策略,这个策略很重要!只要踩着这个节奏行动就行了,不需要费太多兵力。

过去武信君攻下了赵国的十多个城池,其他城池都固守不动,他就带兵攻打范阳,却没能攻下来。如果不是采纳蒯彻的建议,把侯印交给范阳令,让他开着华丽的车马在燕赵之间奔驰,那三十余座城池怎么能不战而降呢?真是高明啊!李左车对淮阴侯说:“将军俘虏魏王、擒获夏说,不到一个早晨就打败了赵国二十多万大军,威震天下,这是将军的长处。但士兵们疲惫不堪,实际上难以再战。现在让疲惫不堪的士兵驻扎在燕国的坚城之下,燕国如果不投降,齐国又在边境上加强防御以自保,这就是将军的短处。为将军计议,不如按兵不动,向北靠近燕国的路,派能言善辩的人带着一封简短的书信到燕国去,宣扬将军的优点,燕国一定不敢不听从。燕国一旦服从,往东进攻齐国,即使有智者也为齐国出谋划策。战争本来就是先声夺人再实力取胜的道理,说的就是这个。”时至今日回想起来,就算孙、吴再世也很难做到这些!但要不是在取得胜利之后,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为什么呢?因为胜利后人们害怕我们的威势而依附于我们,利害关系迫在眼前而祸福也让人心惊胆战,所以说服容易实行且跟随者也会顺从。但如果自己已经没有可以依靠的东西了,只是靠虚假的言辞来骗取众人的支持,这就像做梦的人掉进井里一样,怪不得呼喊也没人听见。这点也必须注意啊。

将军最擅长的就是这个。但是士兵们疲劳不堪,实际上难以再战。现在把疲惫的士兵驻扎在燕国的坚城之下,如果燕国不投降,齐国又在边境上加强防御以自保,这就是将军的短处。为将军着想,不如按兵不动,向北靠近燕国的路,派能言善辩的人带着一封简短的书信到燕国去,宣扬将军的优点,燕国一定不敢不听从。燕国一旦服从,往东进攻齐国,即使有智者也为齐国出谋划策。战争本来就是先声夺人再实力取胜的道理,说的就是这个。”时至今日回想起来,就算孙、吴再世也很难做到这些!但要不是在取得胜利之后,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为什么呢?因为胜利后人们害怕我们的威势而依附于我们,利害关系迫在眼前而祸福也让人心惊胆战,所以说服容易实行且跟随者也会顺从。但如果自己已经没有可以依靠的东西了,只是靠虚假的言辞来骗取众人的支持,这就像做梦的人掉进井里一样,怪不得呼喊也没人听见。这点也必须注意啊。

攻取必于要害

《兵法》里有句话:“有些城市是不能攻击的。”我们应该把这些城市作为我们的主攻目标。但对于重要的地区,如果我们不占领它,就会进退两难,受到地形和形势的限制。所以我们要反过来,故意暴露自己的锋芒,试探敌人的反应,就像探喉咙一样轻松拔除敌人的要害。以前高帝长驱直入关中,已经经过宛城以西。张良说:“如果现在不下宛城而向西进攻,前面有强大的敌人,宛城在后面袭击我们,我们就会腹背受敌,这是一条危险的道路。”于是他们连夜回师围攻宛城,最终攻克了宛城,才能顺利前进。

如果我们派一支深入敌后的军队,一定会想方设法歼灭敌人的主力,但是留下一个障碍来留下后患,这难道是好计策吗?古代常常有一些军队在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却因为一座险要的城市而制住了自己的前后,几乎毁掉了整个大业,这都是因为谋略不够周密。狄青攻占昆仑山,真是太神了!否则的话,就要费尽力气、花大价钱去攻打它,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吗?我只知道要不顾一切地迅速攻占它,何必还要攻打呢?

据守必审形胜

能够占领却不难守住,守住了却不难掌握主动权才是真正的困难。以前项羽放弃了敖仓不去防守,放弃了关中不住在那里,结果最后还是被汉军利用来收复了天下,这是最明显的例子。其他的比如陈豨不知道占据邯郸去阻挡漳水,董卓不知道守住旧京洛阳,从古到今,因为这些原因而遭受祸患的人,数都数不过来。但是南宋的君臣们守江却失策了,这一点尤其令人觉得可笑。试着把各位大臣的奏议仔细看看,就明白了。

立国在有规模

隆中数语,野夫常谈。然而也曾经有人仔细研究过这些话吗?现在他们的言论是:“荆州北面依靠汉水、沔水,利益全部到达南海,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通往巴、蜀,这是用武之地。益州地势险要,肥沃的田野千里,高祖凭借它成就了帝业。如果跨有荆、益两州,据守险要的地方,西面和各戎族相结,南面安抚夷越,外面和孙权结好,内部实行政治修明;如果天下发生变乱,就命令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宛、洛方向进攻,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开出秦川。”天下规模,哪个比这更大呢!所以,当时英雄的看法,大致都是相同的。周瑜已经打败了曹操,对孙权说:“现在曹操既已失败,正忧心于内部,没有精力与将军连兵对抗。我请求和奋威将军一同前进,夺取蜀地并吞并张鲁,然后留奋威将军固守那里,与马超结成援军。瑜返回与将军占据襄阳来逼近曹操,北方就可以图谋了。”江南地势优越可以进而窥视中原的议论,大概本出于此。

后来,六朝胜败之事不常有,能力都不够。至于南宋各位先生,有其言论而没有其事,然而他们的言论也是非常精确和详尽的。他们说:在建业立都,在武昌建立行宫,并重视襄阳的防守,来牵制中原的期望。又说:天下形势,在西北方足以控制东南方,在东南方不足以控制西北方等话语,关系极其重大,如果圣人复生,也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

如果在朝廷之上设置中书以总揽军政大权,国之外设置专阃以总领征伐,管理度支,安抚驾驭军民,适中宜,得次序,崇尚大体,树立宏纲,破除旧的规章制度,布施简快的新条款,使人人一心,处处向向,这是立国的初政,又不可以一事不周全的。唉!贼寇和帝王,无须看其成败,他们的规模气象,大概已经不同了。

兵聚必资屯田

干戈经常举起,人民不能安居乐业,郡县萧条冷清,没有鸡犬声。如果大兵一旦兴起,立刻会看到这一番景象。俗话说:“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也会生长。”确实不是虚妄之言。像这样,而拥有大量兵力去征伐,没有可掠夺的,更不要说运输了!古时所谓百万之众,没有粮食一天都坚持不下来,正是这种情况!李密以霸王之才,只是因为用粮不节俭,最终导致米尽人散的忧虑。过去汉朝的兴盛,依赖敖仓的粮食;唐朝的兴盛,依赖黎阳的利益。现在天下都穷困,既没有秦朝、隋朝的富有来给予他们,能凭借什么来成就汉唐的大业呢?

屯田这种办法,可以说是用人力来补充天工。其方法不一,有兵屯,有民屯。大致创业的屯与守成的屯是不同的。有宏图大略的人,应当在这里寻求办法,用不着详细记载。

克敌在勿欲速

你见过博虎的人吗?在平原广泽之中,他不害怕马儿奔跑而去追逐老虎。但是当老虎负隅顽抗时,就应该设置网罗、挖掘陷阱,围绕它的出路旁睨等待,长时间等待自会困住它。如果奋不顾身,直接前进和它战斗,很少有不伤害人的。

我用兵,从初起时直到势成,敌人的境地日益收缩,力量也日益集中,这也像负隅之虎一样。我想要一举消灭它,怎么能不加强对它的防御呢?

从前周世宗已经平定了关南,在行营宴请各位将领,讨论攻取幽州。各位将领说:“陛下离开京城已经四十二天,兵不血刃,攻取了燕南之地,这是不世的功业。现在敌人的骑兵都聚集在幽州之北,不应该深入进击。”世宗最终还是收兵回朝。宋朝曹彬、潘美等将领北伐,辞行时,太宗说:“潘美只先趋云、朔,你们用十万兵力,声称攻取幽州,而且行动要谨慎,不要贪图功劳。”等到曹彬等乘胜前进,所到之处都取胜,每次胜利的报告传来,皇帝都惊讶进军的速度如此之快。后来果然因为各位将领贪图功劳轻进,到涿州,最后被耶律休哥打败。这难道不是明鉴吗!

所以想要战胜敌人的,就要强化自己的势力,增强自己的力量,严谨自己的制度,利用自己的武器,然后堂堂正正地布阵,摆正自己的旗帜,宣布对方的罪恶,实施讨伐,才是全胜的策略。不然,我们就应该蓄积全力等待时机。经纶百务,振举远猷,大势既已确定,它将会流向哪里呢?

补遗

十卷中,已足够了,完全了。还需要补充吗?回答是:为了“十胜”而设立的。江南脆弱,谁不知道这个事实。然而探究它所以胜利的原因,不在于强弱啊,而是取决于人的运用啊!于是并列了“十胜”中相配合而胜利的着作、编中未收录的,偶尔在这里记下来。此外,还有王文成公破宸濠始末,兵略最精,不可不一览。

【深度解读】

作为兵书之一的《乾坤大略》,它不仅从战略的角度剖析成功和失败的关键,更展现了智者的智慧和胆识。其内容包括诸多重要原则,如乘胜略地、决战待时、攻取要害等,都对战争的胜败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将《乾坤大略》的智慧与当下社会现实相结合,或许也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些启示。“历史总是循环往复,尽管时代不同,但人性与人的行为却常常如出一辙。”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类似战争的挑战,虽然不是以兵器交战的形式,但涉及到竞争、斗争和攻守之间的较量。这不禁让人思考,我们是否可以从兵书中的智慧中获取一些应对之道呢?

乘胜略地之道告诉我们,在蓄势待发的时候,我们应该洞察机会,抓住时机迅速行动。就像攻略地理,我们要善于观察环境,抓住变革的机会。决战待时之道告诉我们,不要贸然行动,而是应该谨慎思考,选择最合适的时机进行决策。攻取要害之道则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集中力量攻破对方的薄弱点,找到制敌的关键。

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个人的职场竞争,还是企业的市场竞争,甚至是国家的战略部署,我们都可以从《乾坤大略》中汲取智慧和启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面临的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挑战,但智慧和胆识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灵活运用智慧和策略,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正如庄子所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让我们借鉴《乾坤大略》的智慧,勇往直前,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