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杜甫五排《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读记
844253

杜甫五排《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读记

紫网2023-10-13 18:07:350

杜甫五排《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读记

(小河西)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朝廷防盗贼,供给悯诛求。下诏选郎署,传声典信州。

苍生今日困,天子向时忧。井屋有烟起,疮痍无血流。

壤歌唯海甸,画角自山楼。白发寐常早,荒榛农复秋。

解龟逾卧辙,遣骑觅扁舟。徐榻不知倦,颍川何以酬?

尘生彤管笔,寒腻黑貂裘。高义终焉在,斯文去矣休。

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林热鸟开口,江浑鱼掉头。

尉佗虽北拜,太史尚南留。军旅应都息,寰区要尽收。

九重思谏诤,八极念怀柔。徙倚瞻王室,从容仰庙谋。

故人持雅论,绝塞豁穷愁。复见陶唐理,甘为汗漫游。

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夏,时杜甫居潭州。信州:今江西上饶。唐属江南西道观察使管辖。《元和郡县图志》卷28:“信州,上饶。中。”王崟(yín):时任信州刺史,事迹不详。【相关史料:《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乌丸王氏:给事中文济孙、左千牛将军仁忠子:“崟,怀州刺史。”《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中“度支”、“户部”、“左司”、“吏部”员外郎有其名。独孤及、岑参与之有赠诗。《唐代墓志汇编》大和067郑当《大唐故太原王氏夫人墓志铭并序》:“曾王父讳崟,实亚宗伯,王父讳楚,拥节黔巫。”(亚宗伯:礼部侍郎。)】或信州刺史王崟任期届满北归,路经衡州或潭州时遇杜甫,杜甫以此诗相送。

朝廷防盗贼,供给悯诛求。下诏选郎署,传声典信州。

苍生今日困,天子向时忧。井屋有烟起,疮痍无血流。

壤歌唯海甸,画角自山楼。白发寐常早,荒榛农复秋。

诛求:强制征收。《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biǎn)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 杜预注:“诛,责也。”《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行者有锋刃之忧,居者有诛求之困。”

郎署:《匡谬正俗》卷5(唐-颜师古):“郎者,当时宿卫之官,非谓趣衣小吏。署者,部署之所。…郎署,并是郎官之曹局耳。”《陈情表》(唐-李密):“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张铣注:“郎署,尚书郎。”

传声:传播声音。《捣衣》(北魏-温子昇):“香杵纹砧多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

井屋:村落,人家。《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唐-韦应物):“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

创痍:创伤;指受伤者。《三国志-吴志-程普传》:“攻城野战,身被创夷。”《后汉书-袁谭传》:“冤魂痛于幽冥,创痍被于草棘。”

壤歌:《击壤歌》(先秦):“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后为颂盛世之典。《田》(唐-李峤):“宁知帝王力,击壤自安贫。”

海甸:近海地区。《北山移文》(齐-孔稚珪):“张英风于海甸,驰妙誉于浙右。”张铣注:“海甸,所理邑近海。而在浙江之右也。”

荒榛:杂乱草木;荒芜。《陵峰采药触兴…》(东晋-帛道猷):“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唐-孟郊):“品松位何高,翠宫没荒榛。”《旧唐书-哀帝纪》:“洛城坊曲内,旧有朝臣诸司宅舍,经乱荒榛。”

大意:朝廷为防盗贼,愁于为供给而强制征收。下诏从郎署选官,传令是主持信州。苍生今日之困,正是天子往日所忧。村落里有炊烟升起,受伤百姓不再有血流。击壤之歌只有信州,防贼的画角响自山楼。白发老人常可以早睡,荒芜的田园恢复了春种秋收。

解龟逾卧辙,遣骑觅扁舟。徐榻不知倦,颍川何以酬?

尘生彤管笔,寒腻黑貂裘。高义终焉在,斯文去矣休。

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林热鸟开口,江浑鱼掉头。

解龟:解下龟印(辞官)。《初去郡》(南朝宋-谢灵运):“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李善注:“解龟,去官也。”《哭王彭州抡》(杜甫):“解龟生碧草,谏猎阻清霄。”

卧辙:《后汉书-侯霸传》:“遣使征霸,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使者车,或当道而卧。皆曰愿乞侯君复留期年。”后用为挽留去职官吏之典。《去东阳与吏民别》(梁-沈约):“无以招卧辙,宁望后相思。”

遣骑觅舟:典“孝廉船”。《世说新语-文学》:“张凭举孝廉。…张(凭)还船,同侣问何处宿?张笑而不答。须臾,真长(指刘惔)遣传教觅张孝廉船,同侣惋愕。即同载诣抚军(简文帝曾任抚军大将军)。至门,刘(惔)前进谓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即用为太常博士。”详见《杜甫五律《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读记》。

徐榻:指东汉豫章太守陈蕃为徐稚特设之榻。典“陈蕃悬榻”。详见《杜甫五古<赠李十五丈别>读记》。《赠李十五丈别》(杜甫):“山深水增波,解榻秋露悬。”《滕王阁序》(唐-王勃):“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颍川:黄颖川。曾任颍川太守的西汉名臣黄霸。详见《杜甫五古<赠李十五丈别>读记》。《赠李十五丈别》(杜甫):“昔在尧四岳,今之黄颍川。”

彤管:赤管。汉时朝廷发给尚书省官员赤管大笔。后用作咏尚书省官员之典。详见《杜甫五律<春日江村五首>读记》。《春日江村五首》(杜甫):“赤管随王命,银章付老翁。”

貂裘:貂皮制成的衣裘。《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江上》(杜甫):“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

大意:离任比得过黄霸的百姓卧辙,被招用像刘惔遣人寻觅孝廉舟。像陈蕃悬榻礼待人才不知倦,像黄颍川受百姓欢迎咋奖酬?俺身为郎官的彤笔已生尘,俺只剩件脏而不暖的黑貂裘。您的高风亮节永远在,您的温文尔雅去便休。别离如同雨水一样各分散,行迹像孤云一样自飘浮。林中热了鸟儿会开口,江水浑了鱼儿会掉头。

尉佗虽北拜,太史尚南留。军旅应都息,寰区要尽收。

九重思谏诤,八极念怀柔。徙倚瞻王室,从容仰庙谋。

故人持雅论,绝塞豁穷愁。复见陶唐理,甘为汗漫游。

尉佗:赵佗,曾任秦南海郡尉。《史记-南越列传》:“乃召贾以为太中大夫,往使。因让佗自立为帝,曾无一介之使报者。陆贾至南越,王甚恐,为书谢。…乃顿首谢,愿长为籓臣,奉贡职。”《三国志-吴志-陆瑁传》:“昔尉佗叛逆,僭号称帝。”

北拜:败北。《史记-项羽本纪》:“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不敏启》(唐-柳宗元):“秉翰执简,败北而归,不可以言乎文。”

太史南留:《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张晏注:'自陕已东,皆周南之地也。’”《敬简王明府》(杜甫):“叶县郎官宰,周南太史公。”

寰区:天下。《同沈恭子游虎丘寺有作》(南北朝-清远道士):“及此寰区中,始有近峰玩。”《解闷》(杜甫):“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

徙倚:徘徊;留连。《思慕》(魏-吴质):“徙倚不能坐,出入步踟蹰。”《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庙谋:庙算。《后汉书-光武纪赞》:“明明庙谋,赳赳雄断。”李善注:“庙谋,庙算也。”《奉送袁高使君…》(唐-皎然):“国难倚长城,庙谋资大贤。”

陶唐:唐尧;贤明的帝王;陶唐之世,开明盛世。《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孔安国传:“陶唐,帝尧氏,都冀州,统天下四方。”《魏都赋》(晋-左思):“鉴茅茨于陶唐,察卑宫于夏禹。”《读李相心中乐》(唐-鲍溶):“果闻丞相心中乐,上赞陶唐一万春。”

汗漫游:世外之游(形容漫游之远)。《淮南子-道应训》:“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汉高诱注:“汗漫,不可知之也。九垓,九天之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李白):“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遨游太清。”

大意:臧玠之乱虽平定,俺像太史公尚南留。战乱应当全平息,天下应当统一收。朝廷应当想谏诤,八方应当思怀柔。远瞻王室俺流连徘徊,仰仗您从容出谋划策。老友心中有高雅的理论,俺在绝塞也豁然穷愁。如能再次见到开明盛世,俺甘愿在万里之外漫游。

这首排律共18联。首8联写王崟典信州。“朝廷”三联写选任。朝廷为防盗贼,愁于为供给而诛求。下诏从郎署中选人,传令是主持信州。苍生今日之困,正是天子往日所忧。“井屋”三联写政绩。村落有炊烟,百姓无血流。击壤之歌唯信州,防贼画角响山楼。白发老人常早睡,荒芜田园复秋收。“解龟”二联写离任。离任比得过黄霸的百姓卧辙,被招用像刘惔遣人寻觅孝廉舟。像陈蕃悬榻礼待人才不知倦,像黄颍川受百姓拥戴咋奖酬?“尘生”4联写离别。俺这个郎官的彤笔已生尘,俺只剩件脏而不暖的苏秦敝貂裘。您的高风亮节永远在,但您的温文尔雅离便休。别离同雨水一样自分散,行迹像孤云一样各飘浮。林中热了鸟儿开口鸣,江水浑了鱼儿掉头游。(潭州天热,湖南“水浑”,俺也准备掉头了。)末6联写期望。臧玠之乱虽平定,俺这个太史公尚南留。战乱应当全平息,天下应当统一收。朝廷应当思谏诤,八方应当念怀柔。远瞻王室俺流连徘徊,仰仗您从容划策出谋。老友心中有高雅的道理,俺在绝塞听了也豁然穷愁。如能再次见到开明盛世,俺甘愿在万里之外漫游。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