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战争最大误判:尼赫鲁根本没想到,我军会重兵反击
作者:我看行历史
1962年10月12日夜,刚从前线视察完毕的印军第四军军长考尔中将,风尘仆仆赶回新德里,准备向尼赫鲁当面汇报军情。一路上,他有些坐立不安,总感觉有大事要发生。因为临行前,他对印军第四师师长普拉沙德说:“我将说服陆军总部下达命令,让部队撤出克节朗河。”
考尔为什么要这样做?
道理很简单,在之前僧崇哨所的战斗中,印军旁遮普联队的两个阵地不仅被我军轻松拿下,而且考尔也亲眼看到越来越多的我军部队正沿塔格拉山脊向下调动。他已经认识到,如果印军贸然越界的话,我军将做出最强烈的反应。因此,只有面见尼赫鲁说明情况,才有说服陆军总部把部队撤下来的可能。
【印军第四军第四师师长尼兰詹·普拉沙德少将】
按理说,作为印军王牌部队第四军的军长,面见尼赫鲁,应该当机立断、痛陈利弊才对,但是在尼赫鲁目光的注视下,考尔却低下了头。
此刻的考尔内心非常矛盾,他知道,自己准备提出的建议,对“里窝那计划”意味着什么。
考尔焦灼地思考:该说些什么呢?是说自己之前制定的那个计划是个愚蠢透顶的方案?说旅长不想开打,拿辞职一事来要挟自己?说糟糕的天气、薄弱的后勤补给,普拉沙德师长的苦苦哀求?还是说中国军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越来越多的部队?
一时间,考尔竟不知道如何开口。
意想不到的是,尼赫鲁急不可耐,先开口问道:“我的山鹰,'里窝那计划’进展得怎么样了?后天能发起进攻吗?”
【尼赫鲁】
还没等考尔回答,尼赫鲁居然陷入自我陶醉之中,只见他手舞足蹈起来:“当胜利的消息传到新德里,你可以想象,我们的百姓会是怎样喜悦和欢呼?他们会忘记贫穷和饥饿,手牵着手走上街头,敲着牛皮鼓,摇着风铃,跳起多彩多姿的卡塔卡利舞,我会永远感激你的。”
听到尼赫鲁那有些激动的声音,考尔抬起了头,透过客厅里壁炉的火光,他发现眼前这位老人的眼眶里,全是喜悦的泪水。
在考尔看来,尼赫鲁描绘的画面实在是太美了。就像夜空中的银河一样,是那么遥远而又壮观。
不过,把改写印度的命运全押在自己的肩上,考尔觉得特别的沉重。更何况,之前在前线的所见所闻,让他深刻地意识到,不能再让眼前的老人沉迷在图画里了。应该让他看到严峻的现实才行。这样一旦出了问题,自己也好趁早脱身。
想到这里,考尔小声地对尼赫鲁说:“叔伯,执行那个'里窝那计划’目前有很多困难,原定的进攻日期恐怕要向后推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行。”
话音刚落,尼赫鲁似乎一下子清醒过来,他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什么?”
面对尼赫鲁有些惶恐不安的目光,考尔一字一顿地列出了四大困难。
第一个困难,由于高山雪原的恶劣气候,印军的部队不能按照指定的时间进入指定位置。
第二个困难,驻守前沿各哨所里的印军士兵,既没有御寒的厚棉衣,也没有充足的粮食弹药,进攻时所用的重武器,更是无法运到山上,后勤补给非常糟糕。
【左起:考尔中将,印度总统拉金德拉·普拉沙德,莱·普森中将】
第三个困难,由于隶属关系不明确,莱普森中将明着不管不问,暗地里处处与考尔作对。无论是第33军长辛格中将,还是达尔维旅长,都不认真执行他的命令。考尔这个第四军军长,只不过是个空架子,一兵一卒也调不动。
听到这里,尼赫鲁假装不安地问:“有这种事?”实际上,对于这一点,尼赫鲁自己心知肚明,因为考尔所属的第四军起初就是一个空架子。
原来,之前第33军长乌姆拉欧·辛格,曾与尼赫鲁的意见产生严重分歧,他认为赶走我军部队的作战行动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被解除了里窝那作战的指挥权。
不过,为了尽快实施里窝那作战行动,为了不在兵力对比处于劣势,弹药供应的问题上拖时间,只有找一个对作战计划不抱任何怀疑的人才行。因而,尼赫鲁选择了从未带兵指挥部队作战的参谋局长考尔,担任第四军军长。考尔虽然不知道这些内情,但是他也不想在这个一举成名的机会面前,出现任何闪失。
所以,在讲到面临的第四个困难时,考尔忐忑不安地说:“中国军队显然对我们的进攻已有所防备。他们会不会集结兵力进行反击呢?就算我们能攻破他们的防线,也不可能歼灭他们的主要兵力。一旦开战,如果他们反击过来,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这一点,考尔说得没错,仅从克节朗河附近的态势来看,如果印军采取任何渡河行动,中国军队做出的反应,将不在局限于克节朗河一线。而达尔维的第七旅,实际上已处于最危险的地位,只有停止前进,将部队撤到后方的哈东山口布防才是上策。
考尔把自己的困惑,一股脑儿的和盘托出,顿时轻松了不少。
面对考尔提出的困难,尼赫鲁站了起来,缓慢的在客厅内踱步。经过思考了片刻之后,尼赫鲁对考尔语重心长地说:“好吧,我的山鹰,你提出的困难,我可以尽力为你解决。”
接着,尼赫鲁说:“明天我任命你为东北军区的司令,负责边境部队统一指挥,调辛格中将到克什米尔地区,让莱普森中将暂时休假。关于后勤保障,我可以跟梅农谈谈,让他想办法尽力解决。从美、苏两国购买的直升机、运输机,很快可以到货,我都调拨给你们使用。”
随后,尼赫鲁斩钉截铁地说:“关于中国军队的反击问题,我认为不必过虑太多。目前他们国内矛盾重重、困难很多,他们战略的重点在东方,他们不必要也不能再调动重兵,来夺取这荒无人烟的戈壁和雪山。”
最后,尼赫鲁强调:“我认为'里窝那计划’必须执行,否则,我们的威信将损失殆尽,我们将要垮台。当然我并不是逼迫你贸然进攻。作为这场战争的总司令官,你应该显示出你的勇气和才智,进攻日期由你来决定。”
由于喜马拉雅山到了10月下旬开始下雪,漫长的冬季即将来临,显然用半年的时间做准备再采取行动,尼赫鲁肯定不会答应的。最终,考尔觉得不能放过这次让自己功成名就的机会,他对尼赫鲁:“叔伯,我打算把全线进攻的日子定在10月20日,在这之前做好一切准备,我将把最后的胜利奉献给您。“
尼赫鲁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我的山鹰,这我就放心了。”
可是在达尔维旅长和普拉沙德师长看,在增派更多部队之前,仅靠第七旅担任进攻的尖刀,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第七旅不但需要储备一个月的粮食,一个野炮营和炮弹;还要有大量的轻重机枪、迫击炮所用足够的弹药才行。这些物资加起来有580吨,光靠飞机在一个不靠谱的地方空投,几天之内根本无法完成物资准备工作。
结果,好大喜功的考尔没有坚持正确的意见,还是贸然发起进攻,为印军后来的惨败埋下了伏笔。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