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战国叫蜀郡,在秦汉叫益州,为何现在叫四川而非七川或三川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其出土的文物距今已经有3000~5000年的历史,这也是中国境内发现最为神秘、文化内涵最丰富的遗址,因为到目前为止,也不能确定遗址属于哪个朝代,更不能确定遗址中出土的文物是什么用途。
但三星堆遗址无疑证明了一点:四川拥有非常古老的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一部分。
南宋《路史》:蜀之为国,肇自人皇,其始蚕丛、柏濩、鱼凫,各数百岁。号蜀山氏。盖作于蜀。蚕丛纵目,王瞿上。
四川在上古时期被称为蜀国,传说蜀人起源于蜀山氏,蚕从、柏濩、鱼凫都是古蜀国的首领,据说他们活了一百岁,号称蜀山氏。
《史记 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三星堆青古大立人
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始祖,他居住在叫轩辕的山丘,娶了西陵氏的女儿为妻,名字叫嫘祖,西陵据说在今四川省绵竹市盐亭县,嫘祖就是古蜀国的人,黄帝儿子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昌仆,生子高阳,高阳就是后来五帝之一的颛顼。
从这些记载来看,上古时期的四川与华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古蜀国经历蜀山氏、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开明氏等上古部落的统治后,在战国中期,古蜀国被秦国灭亡,秦国在当地设置了巴郡和蜀郡,巴郡在今重庆一带,蜀郡在今四川一带。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四川地区仍然称为蜀郡,西汉时期,四川为益州刺史部,东汉时期,废州立牧,四川为益州,是当时天下十三州之一,虽然名字被改为益州,但是文人墨客更喜欢称四川为蜀,毕竟蜀作为四川的代名词已经存在了数千年。
唐朝李白《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三国志 黄忠传》: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
古蜀国
四川当时的地名虽然是益州,但史书上也经常称为蜀,唐朝时期,四川地区被一分为三,分别是:剑南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
剑南道主要是指剑门关以南的四川故地,治所在益州蜀郡,今成都;山南东道主要在今河南南部、湖北中西部、湖南北部、陕西南部和重庆地区;山南西道主要在陕西南部以及四川剑门关以北地区。
唐朝时期,一旦发生动乱,唐朝皇帝都喜欢到四川避难,共三位皇帝到过四川避难,公元965年,北宋灭亡后蜀,在四川地区设置西川路,设西川转运使,治所在成都府,几乎管辖整个四川。
东汉四川属益州
西川路下辖25州3军1监,分别是:益州、眉州、蜀州、彭州、绵州、汉州、嘉州、邛州、简州、黎州、雅州、茂州、维州、陵州、梓州、遂州、果州、资州、普州、昌州、叙州、泸州、合州、荣州、渠州、永康军、怀安军、广安军、富顺监。
973年,北宋将西川路一分为二,分为西川路和峡路,西川路下辖28州2军,治所成都府,峡路下辖17州3军,治所在夔州,今重庆奉节。
公元1001年,再次更改四川地区的行政区域,将之前的西川路和峡路废弃,改为4路,分别是:益州路、梓州路、夔州路、利州路。
益州路下辖14州1军,分别是:益州、眉州、蜀州、彭州、绵州、汉州、嘉州、邛州、简州、黎州、雅州、茂州、维州、陵州和永康军,大概范围在今四川中部及西部,包括成都、眉山、绵阳、广汉、乐山、简阳、雅安、北川、汶川、理县等地,治所在益州,今成都市,后益州路更名为成都府路,益州被提升为成都府。
益州路、梓州路、夔州路、利州路
梓州路下辖11州2军1监,分别是:梓州、遂州、果州、资州、普州、昌州、叙州、泸州、合州、荣州、渠州、怀安军、广安军和富顺监,治所在梓州昌城县(今四川三台县潼川镇),大概在今四川成都以东,包括四川遂宁、内江、自贡、泸州、宜宾、南充、重庆合川、重庆潼南、重庆荣昌等地。
夔(kuí)州路下辖3军1监10州,分别是:大宁监、云安军、梁山军、南平军、夔州、达州、黔州、施州、忠州、万州、开州、涪州、恭州、珍州,治所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夔州路大概范围在今重庆直辖区,包括四川达州、重庆彭水、重庆奉节、重庆忠县、重庆万州、重庆开州、重庆涪陵、贵州正安、湖北恩施等地。
利州路下辖1府11州,分别是:兴元府、剑州、利州、阆州、洋州、巴州、蓬州、文州、龙州、兴州、集州、壁州、三泉县,治所在利州(今四川广元)。利州路大概范围在今四川绵阳市梓潼县、平武县,巴中市、广元市和陕西的汉中市等区域。
从这些更改来看,在北宋时期,四川从1路更改为2路,然后又从2路更改为4路,将4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并在当地设置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四川之名才首次在历史上确认下来。
四川省地图
北宋的地方行政区域是按路、州(府、军、监与州同级)、县三级制,路是一级行政区,州、府、军、监是二级行政区,县是三级行政区,北宋全国起初有13路,后改为15路,18路,23路,到南宋时,全国就只有16路,路相当于如今的省,是一级行政区域,
北宋在四川地区设置了4路,相当于4个一级行政区,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四川地区合称是“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呢?
因为北宋最初设置的是西川路,后来改为西川路和峡路,川峡二字等于是西川路和峡路的合称,由川峡二路改为川峡四路,这是从行政角度来解读。
此外,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解读,川最早的意思指的河流或者水道,甲骨文中就有川这个字,结合地理来看,四川除了长江之外主要还有四大河流,分别是:金沙江、岷江、沱江、嘉陵江。
四川水系图
四川可以理解为四条河流的意思,虽然四川这个名字不是来自于四条河流,但是西川这个名字在宋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唐朝诗人李商隐写了一首诗,名字叫《送崔珏往西川》,这里的西川指的就是四川。
《旧唐书 杜甫传》: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
唐朝分剑南节度使,设置了剑南西川节度使这一官职,管辖区域在今天成都平原及其以西以北和雅砻江以东的地区,西川和蜀一样,也成为四川的代名词,所以在史书和诗词中经常出现四川一词,代指四川,所以宋朝才会设置西川路。
峡字可以为长江三峡,如今的重庆地区在古代都属于四川,重庆最有名的就是三峡,三峡是重庆与湖北宜昌共有,北宋因此把四川东部称为峡路,而四川西部被称为西川。
西川的本意是剑南节度使管辖范围的西边,而川又带有河流的意思,西川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指河流的西边,这条河可以指长江,长江的西边就是西川,四川的命名仍然与河流有关,设在四川的四个一级行政区被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