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帝尧“光被四表”:现代研究重大发现,古人测量过欧亚大陆?
844603

帝尧“光被四表”:现代研究重大发现,古人测量过欧亚大陆?

紫网2023-10-14 12:57:310

尚书尧典记载:帝尧“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到达)于上下”。其中,“四表”为大陆四至与大海之间畔上(今称海岸线)的标志点,以某个点为中心,然后向东南西北发散,一直到达海边,所到达的四个海岸线的点就是“四表”。

按照正常理解,“光被四表”大概率是古人吹嘘帝尧,不可能是真实历史,类似情况在史书上并不少见。但对上世纪发现的高度疑似尧都平阳的“陶寺遗址”,现代学者再度研究之后,却发现“光被四表”未必虚构,上古先民极有可能测量了欧亚大陆,如此也就解释了山海经中离奇的地理记载。

神奇的陶寺遗址

位于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始于距今4300余年,时间、空间、文化等都与史书上的帝尧高度一致,因此普遍被认为是“尧都平阳”。该遗址已有丰富的天文知识,比如以下两件遗存:

首先是木胎漆绘圭尺,用于测量日影长度。圭尺上有20个标出的刻度,其中第11个突出(距离顶端39.9厘米)。现代复原实验发现,当地夏至正午日影长度与第11刻度重合等,圭尺上的20个刻度代表20个节气。同时,周髀算经记载地中标准为夏至正午日影长度“一尺六寸”,恰好符合第11刻度,说明陶寺先民认为自己就位于“地之中央”,故而被称为“最早的中国”。

其次是陶寺古观象台(下图),用于观测日影确定节气,与木胎漆绘圭尺一样,可以得到20个节气,包括二分二至,印证了帝尧“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的记载。但学者何驽研究发现,观象台东1号缝不可能用于太阳日出观测,而应该是18.6年一个周期的“月南至”观测缝。因此,帝尧时极有可能已经“阴阳合历”,即帝尧“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

因此,陶寺先民拥有极为丰富的天文知识,而天文强的,地理往往也不差,两者属于互补的关系。那么,陶寺先民有没有可能测量欧亚大陆呢?

难以解释的谜团

陶寺先民想要到达“四表”,以当时的生产力而言,按理说不太可能,但文献、考古发现的一些细节,却又表明存在这种可能。

学者何驽研究发现,陶寺遗址纬线约N35°53′,经度线约E111°30′,以此向东南西北延伸,东表在山东胶南市朝阳山嘴矶头,西表在叙利亚拉塔基亚省(濒地中海,或古属流沙),南表在广东阳西沙扒月亮湾,北表在俄罗斯拉普捷夫海南岸上(濒北冰洋)。以现代公里计算,东西表间距7563公里,南北表间距为6113公里。

山海经记载了东西、南北的长度,即“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这个数据肯定与现在的不符,但以当时里长来说,却比较符合现代间距。

首先,学者徐凤先《中国文明早期对于大范围地理距离的认知》,以陶寺一尺25厘米、一步等于五尺计算,认为“早期的1里=1000尺=200步=250米”。以此来看,山海经记载的东西表长为7000公里,南北表长为6500公里,与现代的极为接近。

其次,陶寺夏至日影是“一尺六寸”,嵩山日影是“一尺五寸”,周髀算经记载“影差一寸地差千里”,即陶寺嵩山相距千里。今天襄汾嵩山直线相距大约500里,如此来看周髀算经对此记录的年代,一里大致等于如今的250米,可以得出与徐凤先推算的相同结论。

因此,山海经中一里大约等于今天250米的话,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疑问:如果古人没有相关测量,那么山海经中的东西、南北表距,为何与现代的测距大致相同?

最后,关于山海经可能描述了欧亚大陆、乃至描述世界的地理,文献上还有两个重要记载:

首先,帝尧为了推算日月星辰运行规律,以便制定历法确定农时,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别前往“旸谷、明都、昧谷、幽都”,观察相关天象,最终确定“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因此,帝尧时代古人为了制定历法,曾经有过大范围的观测。

其次,周髀算经记载的夏至日影是以陶寺为中心,故而“正南千里,勾一尺五寸,正北千里,勾一尺七寸”,但更提到“髀无影”——太阳直射点。因此,说明古人向南北都有过超远距离的立表测影,且至少多次测量北回归线上的日影,否则不会提到“髀无影”等。

由此,尧典中的“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或许并非虚言,而是上古先民对天文地理探索的结果,最终在数千年的探索过程中慢慢形成了《山海经》。

值得一提的是,南岛语系分布范围北起台湾岛和夏威夷群岛,西至马达加斯加,东到复活节岛,南抵新西兰的广阔海域内的岛屿上,如今研究发现南岛语系起源于中国东南沿海,在数千年内逐步扩散到海中岛屿上,既然能够达到海中岛屿,自然也可能回来,因此山海经中的海外地理,也未必不是古人探索的结果。

参考资料:《尚书》、周髀算经、《徐凤先:中国文明早期对于大范围地理距离的认知》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