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汉语对联3副妙绝天下的好对联,文采飞扬,对仗工整,快来看看吧
844796

3副妙绝天下的好对联,文采飞扬,对仗工整,快来看看吧

紫网2023-10-14 15:38:360

对联俗称对对子,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历史上流传着不少经典妙联,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我是真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3副妙绝天下的好对联,文采飞扬,对仗工整,快来看看吧。喜欢对联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第1副对联:天地自成文,湖山有美;国家期得士,桃李无言。

此联是清代著名对联高手彭元瑞在浙江学使署题写的对联。对联背后还有一段典故。

乾隆丁酉科(1777年)科举考试,彭元瑞担任浙江乡试的主考官,以“地有湖山美”为诗题,得“梅”字。

之所以彭元瑞会出这样的题目,是因为宋代的宋仁宗《赐梅挚知杭州》中开篇有两句:“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梅是指梅挚,意思是韵脚要用平水韵的十灰韵。

结果彭元瑞误记成了“地有湖山美”,属于出题有问题,后来彭元瑞自请罚俸,成为一时谈资。

(彭元瑞博闻强记,之所以记错了,估计要怪苏东坡。苏东坡的《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写道:“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这样一来,吴山与湖山就有些混淆了。)

但彭元瑞身为一代文豪,“言可为典”,湖山有美从此流传开来。

事实上,单纯从诗来说,改“吴”作“湖”,句法浑括,韵味更加了。

如果我们现在网上搜《赐梅挚知杭州》,看到的结果直接是“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看来,彭元瑞的记错,也被后人直接“抄袭”了。如果不明白这个典故,就会误以为宋仁宗写的真是“湖山美”了。

言归正传,由于“湖山美”这段韵事,彭元瑞直接在浙江学使署写上了这副对联。

上联所谓“天地自成文”,一方面赞美的是西湖风景与杭州风光,一方面也是在自我美化:“虽然我记错了前人诗句,出错了诗题,但是天地自成文,我这个湖山美显然更佳呀。”

下联则围绕考试院而发,科举考试的目的在于“得士”,而身为主考官,则是“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做事力求实际,不尚虚声,就叫“桃李不言”,显然这也是彭元瑞的自我美化。但确实也符合考试院的氛围,确实说得冠冕堂皇。

所以说,此联不但文字优美,而且兼顾了浙江学使署与彭元瑞个人,一语双关,妙不可言。

第2副对联:一代英雄儿女手;百年恩怨布衣时。

此联出自清代青田籍文人端木国瑚《淮阴吊韩信》的诗联,所写的乃是大名鼎鼎的汉代名将韩信。

此联站在后人缅怀吊古的立场上,对于韩信的生平加以浓缩的概括,具有一种穿透风云的力度。

上联所谓“一代英雄儿女手”,英雄与儿女看上去是天差地别的两极,但在韩信身上却具有一种冥冥的宿命感。

当韩信没有发达的时候,全靠着漂母这个女子赏识激励。当韩信意气风发时,却死在了吕后这个女子手中。

有一联写韩信曰:“存亡一知己;生死两妇人。”一代英雄儿女手与生死两妇人意思类似,但以气势韵味而言,我更欣赏一代英雄儿女手,因为这里面既有豪情万端,又有无可奈何,仿佛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回响,令人不自觉泛起空茫思绪与悠悠叹息。

下联的“百年恩怨布衣时”,大约写的是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

韩信布衣时忍受这么大的屈辱,功成名就后却没有对当年侮辱他的流氓加以报复,相反,韩信提拔流氓为楚中尉,令人感叹韩信的博大心胸。

当然,“百年恩怨布衣时”如“一代英雄儿女手”一样,并不专指一事而发,而是有着更高的含义,即所谓“诗味”。

当韩信为布衣时,虽然遭受了屈辱,但生命安全无虞,优哉游哉,何其自在?当韩信功成名就时,虽然意气风发,却难免遭人算计,兔死狗烹,何其凄凉?

换言之,此联所写既针对韩信个人,又具有普适性,在吊古感慨的深度上花了大功夫,自然令人赞不绝口。

第3副对联:气绝凌云,他日岂遗司马稿;泪倾流水,此时先碎伯牙琴。

此联是端木国瑚给朋友林石笥所作挽联。

上联以汉代才子司马相如为对比,赞美了林石笥的才华。

凌云,典出汉武帝赞叹司马相如《大人赋》的名句:“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

司马相如死后,汉武帝派人去找卓文君要司马相如的遗稿,卓文君说司马相如没有遗稿,只要“言封禅事”的一封《封禅书》,“他日岂遗司马稿”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下联则是伯牙子期知音相遇的高山流水来表达作者对林石笥去世的不舍。

整个对联通过用典把林石笥的形象立起来了,在文辞对仗与感情真挚上都颇有水平,故而此联传为一时佳作。

最后分享网友“孟德明”的对联:“道也千秋,从来天地上中下;生着一笑,亘古肚腹早晚中。”

大家有没有自己创作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1块钱是情,2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