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古诗词日历 |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845049

古诗词日历 |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紫网2023-10-15 09:06:140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清秋时节,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后,“我”重新登上了南楼。再过几日,便是中秋,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自己就又得匆匆忙忙离开这里了。望着这早已破烂不堪的黄鹤矶头,不知昔日老友,是否有再来过?眼前满是这苍凉的旧日江山,为我添却了无尽的绵绵新愁。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与好友再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却终于不再有年少时的豪迈意气,徒增萧索。

注释

唐多令,词牌名。汀洲:水中小洲。二十年:南楼初建时期,刘过曾漫游武昌,过了一段“黄鹤楼前识楚卿,彩云重叠拥娉婷”(《浣溪沙》)的豪纵生活。南楼,指安远楼。黄鹤断矶:黄鹤矶,在武昌城西,上有黄鹤楼。断矶,形容矶头荒凉。浑是:全是。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刘过的一首饮酒词。人到中年,他写下最“苍凉”的一首《唐多令》:初读只觉惊艳,再读已是人生。“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一名“南楼”。建于宋淳熙十三年(1186)。姜夔曾自度《翠楼吟》词纪之。刘过重访南楼,距上次登览几二十年。词前小序中的“龙洲道人”,为词人自己的号。“侑觞”,劝酒,佐助饮兴。一位姓黄的歌女向他乞词以助酒兴,于是就有了这首《唐多令》。刘过的词风,整体与辛词相近,抒发抗金抱负,风格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这首词却有一些不同,显得“俊逸纤秀”,别有一番风味。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言小集时间,正是芦叶摇曳、寒风瑟瑟,水落石出的中秋时节。“二十年重过南楼”,言小集的地点在武汉安远楼。上阕前三句是说,清秋时节,沙洲上到处都是摇曳的渐黄的芦叶,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后,“我”重新登上了南楼。在一片秋景中,词人登高望远,抚今追昔,思绪万千。二十年,仿佛弹指一挥间,初来还是少年,再来已是中年。用蒋捷的一句词来表达刘过此时的心境,也许更为合适,那就是“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柳下系船犹未稳”,言离别。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自己就又得匆匆忙忙离开这里了。“能几日,又中秋”,言具体时间,即小序中交代的“八月五日”。并与芦叶、寒沙等秋景相呼应。上阕写秋景叙别事。下阕抒情。抒的是什么情?是“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的“故人之思”;是“旧江山浑是新愁”的“家国之思”;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的“年华之思”。“黄鹤断矶”,即黄鹤矶,位于武昌城西,上有黄鹤楼。故人曾到否?有没有老朋友曾经在此期间登临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情愁依旧在黄鹤楼的天空飘荡。

“旧江山浑是新愁”中有一份故国之思。当时,北宋灭亡,刘过主张北伐,却与辛弃疾一样得不到重用,报国无门亦是登楼之一痛。但最打动人的,仍是最后这三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他道出了饮酒的主题,饮酒的心境,饮酒的凄凉心事,成为众多饮酒词中的名句。人已不是当年的人,酒也不是当年的酒,黄鹤楼也不是从前的黄鹤楼,江山也不是从前的江山,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与好友再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却终于不再有年少时的豪迈意气,徒增萧索罢了。综览全词,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借酒言情,借酒言志,一吐心中之块垒,将故人之思、家国之思、年华之思融于一体,感慨系之,一气呵成,是为饮酒词中的绝妙佳作。遇见是缘,

点亮在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